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蜀汉的复兴-第2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嘿!这就等着关中大决战了。那石苞老贼定然不是大将军的对手!”

    “是啊是啊,别忘了我们的大司马还在他背后呢。要是他和大将军激战正酣的时候,我们的大司马”

    “哼哼,就凭那老贼,面对我们的大将军,能撑到大司马出手?说不得大司马一觉醒来,长安就已经到手了。”

    就在众多吃瓜群众展开各种yy的时候,三个身背红色彩旗的骑兵驱动着胯下战马以极高的速度奔跑了过来。

    “捷报!大捷!炎兴五年八月初四,大司马与大将军联手在茂陵与贼酋石苞决战!得世宗武皇帝庇佑,我军大胜!长安,光复矣!雍凉,光复矣!”

    “大汉万岁!”

    “大汉万岁!”

    “酒馆在哪里?今夜不醉不归!”

    “同去同去!为大将军贺!为大司马贺!为我大汉贺!”

    这三位信使的到来,犹如平静的湖面被砸下一块巨大的石头。在一阵阵涟漪中。整座成都城,都迅速的陷入了一种痴狂的欢乐气氛之中。

    “臣大司马彝、大将军维平北将军俶等叩首陛下。炎兴五年,王师再次北伐。幸赖列祖列宗庇佑,各军将士忠勤王事,各方豪杰踊跃归附王师一克陇西,再下凉州,三取长安贼军狼奔豕突,贼将非败即亡。至炎兴六年八月,雍凉已尽光复矣。汉室之复兴,至此业已杳然在望关中,千里沃野,强秦以此为基,遂横扫六合,鞭挞宇内。长安,帝业之都,前汉定鼎于此,遂长有天下,四海宾服。加之关中百姓不见汉旗久矣,不闻汉歌亦多时矣。升斗小民,欲见陛下之御撵,犹如久旱之禾苗渴盼甘露矣。虽然,潼关未下,长安实乃边境,但臣等已于华阴再筑新关,加之贼军二十万皆已全歼,贼已破胆。故长安实乃固若金汤耳。况岂不闻‘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乎?故臣等斗胆议于陛下,请迁都长安,昭告世人,汉归矣!”

    西元268年八月下旬,在初步定下针对异族的方略后,关彝和姜维等人联名向刘禅起草了一份奏章,议题只有一个:迁都。

    大司马这会在蜀汉内部的声誉已经远超诸葛丞相了。但是雍凉这两州呢,各族首领,各世家大族是认大司马的。但普通老百姓不认啊。所以,还得刘老板亲自出马来关中晃悠一圈。才能真正的让关中的老百姓归心。

    再说了,以后大司马这位权臣就要在关中常驻了,不把皇帝带在身边怎么行?

    作为权臣,关彝的姿态一向摆的很低。但是呢,你要是以为他的姿态低就可以不听他的,呵呵,一定会有无数的大臣出来劝说你听他的。那语气会一次比一次重。所以,这封关彝和姜维的联名奏章,并不是请求,而是要求。

    而当关彝提出这个要求之后,前面大半年基本都很安静的成都政坛,似乎一下子活了过来。

    九月初一,子时。

    成都是没有夜市的,就算是那些勾栏瓦肆到了这个点也差不多偃旗息鼓了。所以当高逢的坐车在这个时候从西向东横穿成都城时,车轮在地面摩擦发出的声响变得特别突兀。

    高逢,是蜀汉前右将军、玄乡侯高翔(就是街亭之战中在马谡后面防守列柳城那位)的儿子。高翔死后,高逢袭爵。这时候除了乡侯爵位之外,也是尚书台的尚书之一。

    高家祖籍扬州富春,算是东吴皇室老乡。早年高家的先祖跟随刘焉进入益州并且扎根。到了高逢这会,已经是第三代了。

    所以,高家是东州派。

    “哎,这个时候太子见召,可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啊。”长叹了一口气,高逢把头靠在车窗附近,心情有些忐忑。

    虽说高家是东州派,但总的来说,高家在东州派里并不算什么了不得的大家族。其存在感一直都很低。

    雍凉入手,整个蜀汉朝堂的利益将重新分配。这一点高逢当然知道。可是他也清楚以今日高家的能力,要想入局参加分配方案的制定是绝对不可能的——跟在其他几个东州大佬家族后面,吃点汤汤水水,其实他也很满意的。

    可是这时候太子居然召唤他去府上,而且是深夜时分。这真是让人感到疑惑又忐忑啊。

    车里的主人在思考着最近朝堂上的种种变化,车外的马夫继续催动驽马前进。一会儿,一片白色进入了高逢的视野。

    这是一座门脸很大的府邸,一看就是一位达官贵人的家宅。而这座府邸现在门口的凉亭、匾额什么的,全都是一片白色。和最近成都城内到处都是喜庆的红色很不相符。

    “且停一下。”

    “家主有何吩咐?”

    “这里是哪里?哪位过世了?”

    “回禀家主,这里是宗府。镇军大将军(宗预)于昨日夜间过世了。”

    “原来是宗德艳啊。呵呵,宗德艳也走了么?果然是乐极生悲啊。”

    为什么说又呢?因为自茂陵大捷的消息传来的当天,躺在病床上的廖化听到这消息后,在病床上大笑三声,又大叫三声“好!好!好!”之后顿时气绝。而这位宗德艳,是最近荆州派丧失的第二位大佬了。

    “知道了,继续往前走吧。”

    “诺。”

    马车继续前行,在转过一个弯角后,新出现的一座府邸门前,却是完全另一番景象。

    如山的竹筒堆积在门外的凉亭内,大部分都有被火烤而炸裂的痕迹(爆竹的本来面目)。毫无疑问,这一家子人最近都高兴得要疯了。

    “且停,这一家又是哪家府邸啊?”

    “回禀家主,此乃奉车都尉府上。”

    “嘁!你家老爷我一天到晚公务繁忙,哪里记得清这是哪个奉车都尉。”

    “呃,家主,这家姓法。”

    “哦,原来是翼侯的府邸呀。”

    翼侯,是法正的谥号。这是刘备给的,取的乃是朕之辅翼的意思。作为帮助刘备获取汉中,并且成功进位汉中王的最大功臣,法正当得起这个称号。

    法正死得早,刘备还没称帝就挂了。刘备在世的时候呢,对他的儿子法邈很是关照,还未成年就赐爵关内侯。可惜没多久刘备也挂了。之后法家就有点凄惨了。

    诸葛亮不喜欢法正,因为法正抢了他在刘备面前的专宠。至于东州派和益州派?哼哼,要问他们最讨厌的人,第一是张松,第二是孟达,第三就是法正了。

    所以法正的儿子法邈在蜀汉政权内混了这么多年,也只是当过一任下郡太守。现在只有一个奉车都尉的虚衔和关内侯的爵位。其存在感一直极弱。

    可是这会儿法家为啥这么高兴?天天没事烧竹筒玩?

    高逢略微一想,马上就反应过来了:“坏了!我说为什么像我们高家这样的家族居然也能让太子深夜召唤了呢。原来,这所谓的东州派,因为雍凉的入手,已经趋于瓦解了啊!”

    法正祖籍哪里?雍州的扶风啊!雍凉归于蜀汉之后,法家就不再是客居于益州,一天到晚被益州派各种鄙视的东州派了。法家将以征服者和胜利者的身份回到祖籍所在地,成为新兴的雍州大佬!

    非止法家,还有孟家、射家这些祖籍雍州的东州派骨干们,全都因此而可以回归祖籍。另外吴家、裴家等东州大佬们,其祖籍虽然不在雍凉却在河南。而毫无疑问,拿下了雍凉的蜀汉,进攻河南也是不太遥远的事情了。这些人,都不算东州派了。

    东州派,作为蜀汉政权原有的三大派系之一,因为雍凉的纳入,顷刻之间已经是土崩瓦解了。

    正因为如此,这一次刘谌才会召见高逢吧。因为高家祖籍扬州——毫无疑问,那一定是蜀汉最后才会去考虑征伐的地方。

    “原来老爷我现在成了东州派大佬了!”很是自嘲的摇头苦笑后,高逢抬首长叹了一口气:“可惜整个派系都已经瓦解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哪里还有入场的资格呢?这时候去,不过是出于对我们的尊重,通报一声结果罢了吧!”

第三零二章 战后的余波(二)() 
?    “下官高逢,拜见太子殿下,拜见诸位上官。”

    果然不出高逢所料,等他去了太子府上,发现太子、张绍、罗宪、霍弋、简单、孙刚、关索等朝堂地方巨头,以及从前线返回的霍在、罗袭等人,已经齐聚一堂了。而且看他们疲惫的神情,想来是已经商讨、争辩许久了。

    “我果然就是个来听结果的。”看到这个场景,高逢不自觉的再次自嘲一笑。

    雍凉到手,益州独大或者益州孤撑大汉的局面被彻底改变了。大势的剧烈变化,必然带来利益的重新分配和朝堂的重新洗牌。

    虽说关彝努力的通过复兴社股份的稀释而尽最大可能的团结一批人。但是复兴社现在也就装下了几十个家族而已。从总体而言,以前蜀汉的政治生态里的四大派系,仍然还是存在的。

    这四大派系里,元从或者说复兴系毫无疑问再次拥有了获取更多官位和实权的资本。而东州派已经趋于瓦解。至于剩下的两派……

    对于益州籍士人们来说,他们的心情是复杂的:拿下了雍凉,这个寄生殖民政权终于不用只在益州这一根大腿上吸血了。但是,在剥削会明显减轻的同时,益州对于大汉的重要性,也将无可避免的削弱。

    用现在已经在家闲居的谯周的话来说就是:这几十年下来,随着荆州派、东州派老人们的逐一凋零,益州人在朝堂上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大。虽然很多官位都是有名无实的虚衔,但这么发展下去,随着荆州派、东州派的青黄不接。益州人迟早会拿到大汉朝堂上的实权。到时候的蜀汉,不管统治者再怎么不乐意,也会变成又一个东吴。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大汉拿下了雍凉。益州人苦苦熬了那么多年,眼看就要摘桃子了,结果!整个政权突然可以不用依赖益州人了。

    而荆州派呢?呵呵,由于人才的青黄不接,关大司马早就不怎么待见他们了。但是以前大司马为了维持蜀汉政权不至于彻底世家化,所以还得捏着鼻子给荆州派足够的权势。但是现在呢?荆州派若是再不能提供足够的、高质量的人才。毫无疑问,他们的地位将会持续弱化。

    可是失去了荆襄大地的持续供养,荆州派哪里就突然能拿出那么多的人才来呢?而且按照大司马的国策,就算拿下了雍凉。短期内大汉的主攻方向也不是荆州啊。

    不光他们不高兴,皇室其实也不怎么高兴。

    原因当然就更简单了:你关彝已经是大司马开府录尚书事了,已经是县侯了。现在你却立下了远超诸葛丞相的功绩。该怎么封赏呢?封公吗?这一步一旦跨出,曹操、司马昭的阴影就将无可避免的遮蔽住大汉的天空啊。

    对,作为刘姓皇族,我们是最希望大汉这个政权能够兴盛的。可是这有一个前提:这个政权得姓刘啊!但这么发展下去,这个政权恐怕要不了多久,他就要姓关了!

    所以,别看关彝和姜维拿下了雍凉,为蜀汉彻底解决了生存危机。但对于利益即将受损的三大派系来说,他们还真的不怎么高兴。至于皇室,恐怕是惶恐多于兴奋了。

    所以对于关彝来说,北伐成功的喜悦也就维持了一小会。如果他在接下来的利益分配和人事调整中没有做到最好。北伐的成功或许就是他身死族灭的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