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蜀汉的复兴-第3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地的重要性本将就不再强调了。总之,我们先于汉军拿下并坚守这里的话。之后的冀州战局我们将处处占据主动。若是不然,则我们只能背靠大陆泽与汉军相持。诸君,背靠大湖与敌军相对,若是战事稍有不利,我军就会崩溃!”

    陈骞的进军速度不算快,但也绝对不像以前司马邕支援胡奋那样慢得不行。

    这一支洛阳中军,齐装满员十万人。其中两万骑兵,八万步兵。在装备上,由于司马炎将杨骏拿掉,改以司马骏主管武库。所以各类盔甲还算是齐整。至于粮饷什么的,由于是裴秀主管这一块,那当然也是足额供应。

    再加上这支中军虽然有六万人都是新兵,但到底是由杜预亲自训练了一年多。所以,一路开出来,这支军队士气还算高涨。

    统帅这支军队的,除了大将军陈骞外,还有蒋班、焦彝、王浑、胡烈、杨肇等人,全都是在战场上真刀真枪厮杀过的经年大将。

    可以说,这是晋国最强的集团军,也是晋国武力最后的精华。

    这支军队在三月二十日从洛阳开出,然后在黄河登船,行驶到黎阳之后登上黄河北岸。到了四月五日这一天,他们已经来到了华北第一大城邺县,距离瘿陶只剩下了三百余里。

    “三百里!骑兵全力奔驰起来只需要两天。本将的意思,由本将与玄武(胡烈)亲率两万骑兵全力奔驰北上,务必要早于姜伯约抵达瘿陶!”

第四五七章 老骥不伏枥(一)() 
?    “轰隆轰隆隆~~”

    四月初七,辰时,瘿陶城北十里。

    一阵阵低沉的雷鸣声在地面响起,两万名骑士,四万多匹战马出现在地平线上。在经过了两天零一夜的高强度奔驰后,姜维军抵近了瘿陶县城。

    “报~启禀大将军,我军斥候送来情报。瘿陶城四门紧闭,但城墙之上并无多少守军。城南方向未见大面积马蹄印迹。”

    “善!看来我们到底是领先了陈休渊一步。传令,加派一支斥候队,继续向南前出,本将要时刻知道南边的晋军来了没有,到了哪里。”

    “喏!”

    “再令,全军换马,取土。”

    “喏!”

    安排完这些后,这一年已经七十一岁的姜维兀自一提马缰,一人单骑就往瘿陶县城冲了过去。

    “大将军?大将军!”

    他这么一跑,身边的赵统、马杰等大将及其亲卫们只有紧紧跟上。好在季汉的低级军官始终都是三国军队里最优秀的,大将们这会去观看城池,剩下的中低级军官们还是有条不紊的执行姜维刚刚发布的命令。

    十里地,对于奔驰的战马来说不算太长。很快的,姜维等人的视线了就出现了瘿陶城低矮破旧的城墙。

    是的,就是低矮破旧:并州的介休是座内地小城,但好歹并州地面异族不少。所以城墙啥的就算地基不牢,但也还算完整。而瘿陶这个地方,从黄巾之乱平定之后,这个地方就再也没有遭受过兵灾(曹袁争斗时,冀州战场局限在了邺城附近)。加上这里又是传统的汉族绝对优势聚居区。所以这里的城墙,约莫只有一丈二(不足三米)不说,很多地方的城墙都有不同程度的侵蚀、垮塌而没有休整。而且不光是城墙难以入目,便是这城墙下面的护城河,也早就瘀滞成了一条臭水沟。

    “大汉大将军姜维在此,城上何人主事?出来答话!”

    少顷,一个身穿晋国低级官服的人影在城墙上站了出来:“在下瘿陶县令高建,见过汉国大将军。”

    “高县令可听到这不断逼近的雷鸣?本将十万大军旦夕将至,何不早早投降保全一县百姓?如若不然,贵县顷刻之间化为齑粉也。”

    站在城楼上的高建此时已经额头冒汗,唇干舌燥,他哆哆嗦嗦了好半天,总算吐出一句完整的话:“大将军容禀,在下祖籍陈留圉县,故而不敢直接开城投降。请仿高柳例,百日之后若援兵不至,一定开城投降。”

    陈留郡的圉县高氏,在东汉后期也是了不得的大家族。其代表人物就是袁绍的女婿,并州刺史高干。不过到底是选错了效忠对象,所以后来慢慢的落没了。

    但是人家好歹仍然算是当地二流世家,家大业大。所以高建是不敢轻易投降的。

    “原来如此。”两人短短的对话间,后方汉军骑兵已经陆续赶到了。姜维轻轻一笑:“吾要攻城了,高县尊还请坐观就好。”

    随着姜维的指令,两万汉军骑兵纷纷催动战马,奔向了瘿陶城墙。

    随着跑在最前面的一个军侯大吼一声“起!”,最接近城墙的一个骑兵锋矢阵里的五百余名骑兵整齐划一的把没有出鞘的马刀从斜下往着斜上方一甩!马刀的刀柄处挂着的一袋泥土顿时趁势而起,在半空中划出一道抛物线后,重重的落在了瘿陶城低矮的城墙根脚下。

    “居然是积土成山的攻城之法?!”到底是世家子弟,高建这点见识还是有的。

    但是看破了有什么用呢?瘿陶这种内地小城,平时是没有什么常备军驻扎的。现在全县也就五十个郡兵——那不过是本地的百姓轮流服徭役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这些家伙平时维持下治安问题不大,但要说作战的能力?那是无限接近于零啊。

    看着半个时辰不到,汉军数万骑兵往返十数次之后,本方一段城墙已经已经快要被迅速增高的土堆填平了。高建把心一横:“大将军停手!下官请降!”

    “善!马上打开城门,我军定然秋毫无犯!”

    很快的,城门打开了。在入城前的那一刻,赵统终于没有忍住:“大将军,我们全是骑兵,根本不善守城。而且就算是步兵来了,这样的城池面对晋军的十万中军也是守不住的。更不用说我们来得太急,随军粮草都不够的问题了。”

    “呵呵呵,伯治啊,你想到哪里去了?本将为什么要守这座城?”

    “啊?大将军的意思是?”

    姜维对着赵统微微一笑,轻轻一抖缰绳进了瘿陶城。

    “汝便是高县令?”

    “不敢,下官表字献策。大将军叫下官的表字就是了。”

    “嗯,献策啊,汝这瘿陶县,有多少口啊?”

    “大将军容禀,本县民册上有一万三千户,四万七千余人。县城内常住人口五千余人。另外,本县是交通要道,来往客商众多,所以,此时县城里有约莫八千余人。”

    “很好。”姜维转过身来对跟随自己多年的习隆道:“尔等都听见了,速速去把这里的百姓都组织起来,给我把这城池的城墙至少推倒一面!”

    “喏!”

    “啊?大将军,原来你根本就没想到要依城固守?”

    “然也。如伯治所言,我军兵力不足对方一半,而且骑兵过多,加之来得过急,兵粮不足。所以绝对不能固守如此一座城墙残破不堪的小城。但是晋军不一样,他们有足足十万人,若是全师进入此城,不管城墙再低矮都足以坚守。那时候我军就处处被动了。所以本将能做的,只能是把这里的城墙扒掉,让陈休渊去野外扎营。如此,我军才能充分发挥骑兵占优的优势,不断的袭扰对方,以此寻找战机。”

    “原来如此,末将受教了。”

    汉军辰时开始攻城,巳时未到便已进城,然后迅速的开始了摧毁城墙的工作。

    午时刚过,瘿陶城南侧城墙首先被扒倒。到了未时一刻的时候,东侧的城墙也被扒倒。

    “报~~大将军,南方斥候传来消息,晋军大队人马距离此地已经不足二十里。”

    “呵呵呵,晚了。传令,全军从城里撤出,然后在城东列阵!”

第四五八章 老骥不伏枥(二)() 
?    “来者可是姜伯约当面?东阳陈骞有礼了!”

    “天水姜维,见过休渊兄。久仰大名多年,今日终得一见,真当浮一大白。”

    瘿陶城外,四万名骑兵以及近十万匹战马,分为两队,其摆开的阵型,各自绵延数百米,纵深亦达数百米。一时之间,风吹猎猎,旌旗招展,在宽广的平原之上,显得极为壮观。

    但是现在,四万名骑士都不约而同的约束住自己胯下的战马。双方战阵之中都尽可能的没有发出声响。无数人、马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越众而出的两位须发苍白的老人身上。

    远远的看了一眼被扒掉两面城墙的瘿陶,陈骞很是无奈的对着姜维拱了拱手:“伯约来得好快!”

    “侥幸侥幸,面对大名鼎鼎的陈休渊,不敢怠慢啊。”

    两人寒暄已毕,姜维一抖缰绳,更加贴近了陈骞:“休渊兄,今日战局已经明了。何苦再做无谓之功?”

    “呵~骞可不觉得战事已经明了。”

    “嗯。”姜维也没有和陈骞辩驳的兴趣,只是另开了一个话题:“休渊兄今年贵庚?”

    “骞今年七十有二。”

    “呵呵呵,看来这休渊兄三字还没有称呼错。维今年七十一岁。”

    “哈哈哈~~伯约,你我都垂垂老矣,这一次的大战,很可能就是你我最后一战。所以,无论战事进展到何处,骞都必然奋战到底!”

    “休渊兄此言甚是有理,维与邓士载鏖战多年,可惜他最后一仗的对手居然不是我。这实在是人生憾事。这次若能与休渊兄尽兴一战,真是足慰平生。”

    “善,昔年骞与石仲荣、邓士载,皆于微末之间受宣皇帝(司马懿)提拔重用,如今,邓士载已经阵亡多年,石仲荣也于去年病死于床榻之上。骞有时午夜梦醒,只觉得悲从中来。这次交战,但愿你我皆不留遗憾!”

    “然也。昔年曹孟德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呵呵呵,老马跑不动了靠在马槽旁边畅想过往驰骋天下的辉煌,那是何等的悲哀。休渊兄,先前劝你放弃是维失礼了。你我将死之人,但愿在这一次交战中,能够为自己的残生添上最后一抹亮色!”

    “诚哉斯言,伯约,暂且告辞,且请保重。”

    “告辞,保重!”

    两人各自回归本阵之后不久,双方的骑兵都开始逐次转向,然后徐徐退走。只留下了瘿陶城里的官民们一阵阵恍惚。

    “大将军,现在瘿陶城墙已毁,我军何去何从?”

    “嗯,取舆图来。”

    很快身边的侍卫递上舆图,陈骞在战马上匆匆一览后道:“传令全军,南下,我们去任县。”

    “任县?”

    “然也,根据进奏曹的情报,这一支汉军的主力约莫四万到六万之间,其中以骑兵为主。而我军呢,却是八万步兵和两万骑兵。在机动力上,我军不及汉军,但论到攻坚能力,至少这支汉军是极为有限的。所以,地处交通要道的瘿陶既然无法守,那我们就再找一座县城就是了。而且,和地处大陆泽之北的瘿陶比起来,任县这边有三条河流交替流过,再加上大陆泽形成的洼地。可以最大限度的限制汉军的骑兵。”

    “大将军高见,我等明白了。只是……”

    “只是什么?”

    “大将军容禀,瘿陶往西,就是赵国。现在赵王正在邺城坐镇,负责我军的后勤……若是我们放弃瘿陶,导致赵国有个闪失……”

    “哼!老夫当年就是因为汝南王的瞎指挥,导致被陆抗那匹夫给戏耍。现在这瘿陶城防都没了,若是十万人驻扎在这里,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