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蜀汉的复兴-第3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老夫当年就是因为汝南王的瞎指挥,导致被陆抗那匹夫给戏耍。现在这瘿陶城防都没了,若是十万人驻扎在这里,这中军里新兵这么多,一旦被敌军骑兵突破一点,说不得我军就要全军崩溃……我等武人,既然上了沙场,就当一切以战胜为念。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要去想!说到底,这是事关大晋的生死存亡之战,难道身为皇族的赵王,还敢因为这点小事断了老夫的军粮不成?全军即刻南下,派出传令兵,让后面的步兵到了任县后就不再前进,立刻加固城防!”

    “喏!”

    而在另一边。

    “大将军,现在我军何去何从?”

    “呵呵呵,现在嘛,当然是北撤了。”

    “呃……撤到哪里?”

    “取舆图来……嗯,我们先撤退到距离瘿陶四十里的杨氏县。在那里等待我军的后续部队。”

    “领命!”

    传令兵们去传达姜维的命令了,赵统等人却围在姜维身边没有走开。

    “大将军,您观陈休渊的后手当是如何?”

    “呵呵呵,陈休渊,当世良将也。这样的人当然会非常清楚的认识到本方的优势和不足。以我之见,既然瘿陶不好守,那他就不得不南撤,嗯,估计是到任县去驻守吧。”

    “大将军,虽说摧毁了瘿陶城墙,让敌军不得不南撤找一坚城进行驻守。但是我军兵力终究不足,只要敌军进了一座城,不管那座城池的城墙多么低矮,我军到底是很难拿下的。”

    “嗯,伯治说得很对。所以我军不能主动去攻城。吾意,我们退到杨氏后,只管撒出骑兵,时刻监控陈休渊的动向。只要他不北上试图修复瘿陶城墙,我们就不必与其立刻展开决战。”

    “大将军高明,呃,末将还有一问?”

    “伯治请讲。”

    “若是我军援军未至,那陈休渊就率领主力集体北上呢?”

    “呵呵呵,陈休渊不会这么傻。我军机动力比对方强那么多,他怎么会傻乎乎的来主动攻击我们?他能够做的,就是驻守在冀州,让幽冀的世家们心存念想,不至于全然的倒向我们。然后,我军的粮道虽然已经通畅,但是长安的粮食要运过来,路途到底是太长了。而洛阳那边要运粮过来却相对快捷。所以,长时间对抗下去,我军很可能提前粮尽!”

    “啊?这匹夫怎么如此没志气?又想学以前司马懿把丞相磨走那般对付我们?”

    “呵呵呵,这才是司马家赖以生存的看家法宝啊。吾观陈休渊以往在荆州、扬州的战绩,虽然十战之中起码可以有八成以上胜绩。但是其指挥基本都是稳固防守,消耗敌军锐气……一句话,几无惊艳之感。这和邓士载的风格完全不同。可以说,他才是真正得了司马懿的真传。只不过,此一时彼一时也,现在的晋国不是以往的伪魏,现在的大汉,也不是以前的大汉了。此战,老夫必胜!”

第四五九章 皇室的示范() 
?    农历五月,关中平原上一片金黄。又到了风吹麦浪的时节。

    “哧~哧~刷~”

    在长安城不远的一处麦田里,一个头裹淄巾,双腿裤脚高挽的青年男子,虽然已经是满头大汗,呼吸粗重,但仍然动作娴熟的把数十支小麦杆用另一根小麦杆精细的绑了起来,形成了标准的一捆。

    “陛下,陛下,你都持续劳作一个多时辰了,这会儿日头毒得很,还请暂且歇息一下,下来喝一碗冰镇酸梅汤吧。”

    “呼~~~”刘谌起身,很是随意的用满是草屑的手抹了抹额头:“也好!那就休息一下吧。嗯,张大婶、李二妹,王大爷……都停一下,过来喝碗汤解解暑。”

    随着刘谌的呼喊,原本一直都是不停晃动,但却看不到人影的田间,陆陆续续的出现了七八个农夫的身影。他们完全没有第一次见到皇帝陛下的惶恐,神色很是正常的围聚了过来,跟着刘谌进入了田垄旁边搭建的凉棚。

    “啊~~”一大口冰水镇过的酸梅汤下肚,刘谌舒服的呻吟了一声,然后把两只满是泥土的双脚随意的朝着精致的软塌上一放:“怎么样,王大爷,朕的割麦速度越来越快了吧?”

    “呵呵,圣明无过陛下。昨日陛下一个时辰割麦只有小半分地,今日一个半时辰,已经割了一分多地。果然是能者无所不能。”

    “那是那是,我们都说啊,没想到陛下做农活也是一把好手。这样的人,就算是个普通后生,在我们村上,也是极受大姑娘们喜欢的呢。”

    “放肆!”旁边的大妈们固有属性发作,有些得意忘形了。而刚才答话的王老头可还记着面前的这位可是皇帝。赶紧的站起身来呵斥那个发傻的村妇。

    被邻居老头这么一呵斥,这张姓大妈才顿时醒悟过来:面前的这位可是皇帝啊,自己居然想着给皇帝介绍女朋友?!

    “无妨无妨。”刘谌随和的摆摆手:“张大婶啊,别哭啊。朕和你们可是一起劳作好几天了,你看朕是那种开不得玩笑的人么?来来来,喝汤啊,待会儿汤就又热了起来,喝起来味道就不好了。”

    从去年五月开始,到这一年的五月。汉晋之间的这场两国全力以赴的战事已经持续了一年。

    由于大量精壮要么参军,要么做民夫搬运兵粮。所以季汉现在全国劳力极度匮乏。

    春耕的时候还好一点,得益于曲辕犁的全面推广和畜力的充沛,无论雍凉还是益州的女子、老人们都迸发出极大的力量,基本保证了春耕面积较归元元年以前没有明显的缩水。

    但是到了秋收的时候,畜力的作用就不是很大了。无论小麦、水稻,抑或土豆,那都是需要人力一茬一茬的去收割的。

    所以,从这一年的五月初,季汉种植冬小麦的区域陆续进入收割期开始,皇帝刘谌亲自带头,季汉各级政府官员全部都下到了田间地头,帮助各地百姓割麦。

    “儿臣叩见父皇。”

    正当气氛有些尴尬的时候,一个稚嫩的童声响起,却是刘谌的长子,年方八岁的刘承,捧着一束自己割好的麦子,在宦官的陪同下,摇摇晃晃的走了过来。

    “哟!阿宽今天不错嘛,居然割了这么多。”

    “嘿嘿。”得到父亲称赞的孩子,其脸上迅速的浮起一抹发自内心的微笑。但是少顷就把脸垮了下去:“儿臣是比昨天多了一些,但是和阿姐比起来还差得远。”

    “哼,刘阿宽,你又在叽歪什么?你比我小了那么多,还指望和我割的一样?”随着一个空灵之中带了一点彪悍的声音响起,一个身材姣好,虽然满脸都是尘土草屑,却仍然掩饰不了其精致五官的女孩子走了过来。正是刘谌的长女,关彝的长子关复未来的正妻,季汉新一代的长公主刘婉儿。

    “嗯,婉儿啊,你比阿宽大三岁啊。”伸出另一只手,温和的替刘婉儿擦了擦脸:“怎么噘着嘴?哪里不高兴了?”

    “父皇,檀奴(关复)才十三岁,居然要上战场了。”

    “哦,我当何事呢。他是大司马的儿子,理所当然要在这个时候上战场嘛。”

    “可是,他才十三岁啊!而且这家伙就是个废物,四年多了,对上北宫三郎一次都没赢过。这样的小身板去了战场,能够起什么作用?”

    “哈哈哈哈~~婉儿啊,北宫三郎那是天赋异禀,打不过很正常的。檀奴这两年在五丈原学院里,体术已经从倒数第一升到中下段了。考虑到他的同学普遍比他大很多,能做到这个份上,已经很不容易了。”

    “哼,还是大多数人都打不过嘛。哎呀,父皇啊,你是皇帝啊,下一道圣旨,让檀奴不要去并州,让他在长安陪我玩儿嘛。”

    “岂有此理,晋国冥顽不灵,在并州和冀州负隅顽抗。国家不得已二次征兵,已经明文规定五丈原学院四年级学生全部参军。檀奴是这一级的学生,那就不能有任何例外。若是事事都有例外,那还有什么规矩可言?”

    看着自己的女儿直接把头扭到一边不理自己,刘谌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只好转过身来对着惊魂已定的张大妈道:“张大婶,你儿子又从军去了,你就这么舍得?”

    “嗨!陛下啊,我家那老三去年在潼关被石头砸晕了,回家修养了几个月。现在都跟好人一样了,如何不能再从军?别的不说,我们这一亭,附近的几个亭子里,除了家里是独子的,但凡好脚好手的男子全都去从军了。他一个二十来岁的好人,待在亭子里,就不怕别人戳脊梁骨?他不要脸我还要脸呢!”

    姓张的村妇说得轻松,但是刘谌却是知道:张家老三当时被潼关城墙上的石块砸得昏迷不醒好几天,醒来之后也经常头疼。回来修养的时间还不太长,在赶上季汉二次征兵后,就又报名了:这样经历过生死的老兵当然是各级征兵官最喜欢的,他非常顺利的再次入选了。

    “陛下诶,亭里每一旬都有城里的先生来宣讲。草民们也知道现在朝廷很困难,但是只要熬过去了,什么就都好了!”

    “哎,确实如此,只是,朕也不知道需要熬多久啊?”

    “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三年……陛下,城里的先生说得很清楚,只有我们大汉的百姓才有自己的田地,只有我们大汉的百姓在受灾之后朝廷才会各种方法赈济,只有我们大汉的百姓,参军之后家属才有各种优待。老妇人活了五十多岁了,以前这里叫魏,后来叫晋,但都没有在大汉活得舒服!以前不要说陛下来帮我们割麦了,除了收税的时候,平时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就连一个小吏都看不到!所以,就凭这一点,我们就要支持陛下打到底!”

第四六零章 君臣一心否(一)() 
?    回到皇宫,负责政务的简单、糜照等人早已等候多时。

    这一年来,简无双等复兴社留守人员,对自己的兄长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他们很清楚,今上乃是英主,性格不是很温和。当年乃是迫于形势立了他做太子。在刘禅禅位以后,这位上台,双方能否有效的合作,说实在的,大家心里都没底。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这位新皇上位后比刘禅好打交道多了:平时一般不管事,你需要他出面镇场子的时候他一定不会推辞。非但如此,对于朝廷内那些因为各种原因和复兴社始终走不到一块的人,这位皇帝还主动的进行劝解或者镇压。

    自家老大可能和能够召唤流星雨的大魔导师刘秀一样,都是位面之子吧?这种性格的皇帝都能弄得服服帖帖。

    其实,若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了解到几千年后的历史发展进程后,其所作所为,应该也和现在的刘谌差不多吧?

    “臣等拜见陛下。”

    “众卿免礼。嗯,现在全国的秋收陆续开始了。你们那边有什么需要朕去做的没有?”

    “臣等不敢,陛下主动到田间割麦,已经足以垂范全国。目前,雍凉二州各郡县官员,均已约定,农忙的这十几天,除必要的留守人员之外,其余人等全部下乡割麦。”

    “善!农民辛苦一整年,最要紧的就是春耕和秋收的这两段时间。今年的小麦收割期如此,一两个月之后,益州那边的稻谷收割,也是如此。”

    “臣等领旨。”

    “大司农,现在府库内还有多少存粮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