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营的名号,个个畏之如虎,避之不及,寻常百姓更是只知道临高刘将军,不知当今圣上。无法无天、扰乱纲常的逆贼,难道不应该铲除吗?我卢化愚一个小小知县,官面上奈何不了他,辞官之后更只是一介布衣,告状无门,但是匹夫之怒,亦可血溅五步,只要能取其性命,赔上我这条命也在所不惜。”

    孙元化听了卢庚余的述说,忍不住问:“就算你有破城之恨、断腿之仇这样的理由,可是犯不着辞去官职、舍弃一切来临高找夏将军玉石俱焚啊?朝廷任命你为一方父母官,是要你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可不是让你凭借匹夫之勇来逞英雄的”

    卢庚余恨恨地回答:“初阳先生说的我何尝不明白。如果只是这些事情,说不定我也忍了,惹不起躲得起,老老实实劝课农桑,造福百姓。可是这逆贼命人开采亚玉岭的铁矿,以高额工钱为诱惑,蛊惑县内百姓给他挖矿、炼铁,如今百姓只知道挣工钱,无心耕作,田亩都抛荒了,夏税秋粮完全收不上。秦知府本就对我不满,现在更是借上缴粮赋的机会再三斥责,给我的考绩也是下等,就算我不辞官,恐怕这个知县也做不了多久了”

    原来如此,孙元化算是明白了卢庚余看似荒谬的举动背后真正的缘由。县城被攻破也就算了,毕竟石英带兵进城后并没有大肆报复,事后也没有任何人来追究昌化县的失城之责;断腿虽然让人懊恼,可毕竟是意外导致,也不值得杀人泄愤;另外告状无门,同僚和上官都忌惮琼州营,还反过来制止他的“正义之举”,这些事情虽然憋屈,但对其知县的位置又没有什么影响。真正让卢庚余绝望的,是琼州营产业迁移,把钢铁厂的重心转到了昌化,利用铁矿的地理优势,就近采矿炼铁,招募了大量当地百姓做工,影响了本县税赋的征收,最后还直接拉低了昌化县的考绩,晋升提拔成了泡影,甚至知县的位置都可能保不住。

    刘烨听到这里,对卢庚余的恨意略微减少了一点,这不过是个受到工业化浪潮冲击的古板官僚而已,重农抑商的怨念很强,其执政理念还停留在“农夫、山泉、有点田”的阶段,一旦脱离了千百年来的传统执政模式,就无所适从。他的刺杀行动与岛津千代比起来,非常业余,就算岛津千代不出手,自己应该也能保证性命无忧难不成自己四肢健全还跑不过一个瘸子?

    旁边的严光忍不住说:“你真是个榆木脑袋!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终日劳作,一年下来又能落下几粒米,照样吃不饱穿不暖。如今我们把钢铁厂建在昌化,让当地百姓能拿工钱,比起以往的收入增长数倍,难道不是造福百姓?”

    卢庚余倔强地反击:“铁矿终究有采完的那天,百姓不可能世世代代都有工钱拿,到时没了这个活计,田亩又抛荒了,当地百姓又怎么活?”

    孙元化暗自点头,不管卢庚余的观点是对是错,至少他在考虑自己乌纱帽的同时,也考虑了百姓的将来,也算难能可贵了。这个人,值得一救。

    梁小明也忍不住加入了辩论:“昌化土壤沙化严重,土地贫瘠,不够肥沃,而且含盐量较大,本就不适合种植粮食。你不顾实际,硬要百姓‘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只能是陷入越种越穷、越穷越种的恶性循环。”

    卢庚余闻言一滞,无言以对。昌化的田亩确实产量很低,远低于周边各州县,历任知县都因为上缴粮赋不足额,考绩上不去,像走马灯一样换,可是没有谁能破解这个难题。卢庚余也没有好办法,上任几年,每年的夏税和秋粮对他来说,都是一道鬼门关,怎么都没法完成粮赋任务。

    孙元化温言劝道:“你劝课农桑的想法没错,想要足额缴纳粮赋报效朝廷也没错,只是各州县土地肥沃程度不一样,亩产有高有低,不能一概而论。如果真如梁老弟所说,昌化土地贫瘠不适合耕种,那么凭本事挣工钱养活自己也是一条出路。”

    卢庚余低声道:“可是赋税”

    严光哼了一声:“钢铁厂的工钱丰厚,百姓有了钱可以向周边州县买粮,可以缴纳折色。赋税又没规定只交粮食,按折银交足折色照样可以。”

    卢庚余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这些人七嘴八舌说了一通,乍一看离经叛道,可是细想起来却不无道理。

    孙元化转身向刘烨求情:“将军,昌化知县今日之举也只是一时糊涂,将军又毫发无损,老夫斗胆替他求情,还请饶他一命。”

    刘烨倒没想到孙元化要求情,不知道该一口回绝还是顺势答应,沉吟起来。

    严光听了孙元化的话之后,想在将军面前表现自己,慢悠悠地说:“今日若是放过了他,以后随便哪个阿猫阿狗都有胆子来刺杀将军反正失手了也没有性命之忧。”

    孙元化反驳道:“若是冒犯了将军就杀,那么澄迈知县、琼州知府都可以杀了。杀官对将军的名声不利,将来不管是做朝廷栋梁,还是逐鹿天下,都需要官员阶层的支持。汝可知千金买骨的典故?”

    刘烨不得不承认,孙元化说的有道理。既然当初能饶过辱骂自己的澄迈知县和发兵攻打临高的知府,那么放过前昌化知县似乎也没什么问题。在不触及核心利益的前提下,放过这些官员,将来进军内陆,就能起到千金买骨的示范效应,那么拉拢他们的阻力和难度就小很多毕竟琼州营的路线不是直接造反称王,朝廷的官员有很大的利用价值。

第350章 风波平息() 
刘烨想了一会,觉得孙元化说得不无道理。这个脑袋一根筋的前县令杀与不杀只在他一念之间,既然留下他的性命还有一些作用,那么放他一马也不是不行。

    刘烨看了看面无表情的岛津千代,心想莫非冥冥中有因果轮回?前脚饶恕了这个日本妹子,后脚她就收拾了刺客。看来好人还是有好报的。反正专业的刺客都放过了,这个客串的刺客放过也无妨,好事成双嘛!他挥了挥手:“既然孙先生求情,就给你面子,放过他吧。”

    卢庚余楞在当场。他来刺杀就做好了受死的准备,却没想到最后是这个结局。

    孙元化恨铁不成钢地低声提醒:“还不赶快谢过将军不杀之恩?”

    刘烨摆摆手,示意无所谓,他不在乎这个前知县是否感恩戴德。然后对众人说:“这样的事情不能出现第二次。将军街要杜绝闲杂人等靠近,整个临高要严查来历不明的人员像这次行刺就是利用乞丐身份做掩护。话说回来,我就不明白了,临高境内怎么还会有乞丐?只要有手有脚、人不傻,不管是种田还是做工,都能养活自己,怎么还会沦落到街头乞讨为生的地步?”

    卢庚余正在发呆,闻言下意识地插了一句:“百姓维持生计并非易事,难不成临高就是世外桃源,人人有饭吃、有衣穿?”

    刘烨鄙视地看了他一眼,不屑回答。

    孙元化代为解释:“临高、澄迈、儋州三县赋税皆由琼州营包揽代缴,寄在大户名下的‘隐田’都被清查出来,可供征粮的田亩翻了几番,而且废除了特权,士绅一体纳粮,官府完成赋税轻而易举,百姓则只需每亩缴纳两石粮食,余下可以自留。现在三县百姓只要种五亩地就能养活全家,种十亩地还能存下余粮,日子比以前好过得多。尤其在临高境内,家中劳力富裕的还可以进工厂做工,女子也能进纺织厂、被服厂,补贴家用,比澄迈、儋州收入更高。正如将军所说,只要有手有脚,临高就不应该有乞丐了。”

    卢庚余目瞪口呆,官府完成了赋税任务,百姓安居乐业,这不就是自己做县令时最向往的境界吗?没想到居然在自己眼中的恶人治下实现了。原来刘烨并非只会揽权的跋扈武夫,还为百姓做了这么多事情。如果这次侥幸刺死了刘烨,让临高等三县的百姓回到几年前民不聊生的状态,自己岂不成了罪人?想着想着,一时间汗如雨下,懊恼不已。

    刘烨没有理会卢庚余心里是怎么想,继续说:“现在博辅港开设了税关,临高县内来往的人更多更复杂,不能依照县衙以前无为而治的模式来管理,必须采用全新的管理模式。孙先生和严先生留下,和我商议此事,李福你把县太爷也叫来。其余人暂时先散了吧。”

    说完刘烨进了南园,除了孙元化和严光留下,其余人各自散去。

    卢庚余呆立在街上,脚下是随从的尸体,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孙元化叹了一声,对他说:“我叫人把你随从的尸首好生安葬,你如果无处可去,先在我那里住几天吧。”

    卢庚余没有更好的主意,加之对这位救了他性命的前巡抚大人非常敬重,便点头答应:“多谢初阳先生收留。”

    回到南园,刘烨不知道该怎么安置刚刚立下功劳的岛津千代,以及其麾下的日本武士。想来想去,吩咐府中下人将南园前院的厢房腾出来几间来,让岛津千代带着手下先将就着当然,岛津千代一个人享有独住一间的特权然后在将军街腾出块地皮,给他们建座院子。

    他对岛津千代说:“今天你立了功,也让我有点意外,之前的事你都放下了?”

    岛津千代低头行礼:“千代已经是您的家臣了,为主公分忧是份内之事。以前的事情,多半都与岛津家有关,现在千代除了这个姓,和岛津家已经没有太大关系了,没有什么放不下的。”

    看来这个喊打喊杀的女汉子被父亲和弟弟的“抛弃”怨念很深啊,刘烨心想。不过这样也好,至少不会出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今天的表现证明了岛津千代在积极地进入新角色,自己起码不需要太提防了,以后就慢慢的用功名利禄来培养他们的忠诚度吧。

    “现在暂时没有合适的地方安置你们,你们就先住这个园子里,等到建好房子了再搬过去。至于你,是和手下武士住一个院子还是单独建座宅邸?”

    岛津千代摇摇头:“千代没有任何职司,单建宅邸受之有愧。按日本的规矩,我们是贴身护卫主公的,理应住在主公府邸,不过我看这个园子没有围墙隔开内院和外院,恐怕会冒犯女眷,对主公不敬。就让他们搬出去住,等待主公出行时再随行保护,而我就住在这里,早晚都能保护主公和女眷。”

    刘烨对她的回答很满意,不仅摆正了自己的位置,考虑的也很周到。家中有女眷,一群大老爷们老住在南园也不太方便,倒是岛津千代自己身为女子,住在南园没有性别上的障碍。

    “很好,就按你说的办。你放心,只要你和手下尽心竭力做好份内的事,不管是名份还是俸禄我都不会亏待你们。”

    岛津千代鞠躬致谢:“哈依,多谢主公。”

    安排了日本武士一行人之后,刘烨与孙元化、严光来到议事厅,商议以后怎么管理临高的问题。

    “把二位先生留下来,就是想听听你们的意见。”刘烨开门见山,“原来的临高人口稀少,加上其他事情太多,无暇考虑这些问题,现在税关建立后,流动人口多了数倍,鱼龙混杂,管理上不能再放任自流了。”

    孙元化和严光非常赞同,尤其是今日出现了刺杀的事件,一个文人就能近身行刺,给他们敲响了警钟。

第351章 下一盘很大的棋() 
孙元化问:“将军还要把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