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2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白了。那么,贵部如果攻城,是何种战法?”

    军官嘿嘿一笑,心想,咱们琼州营攻城可不是傻不愣登地架起云梯拿人命去堆,小城用炸药炸开城门,大城用臼炮轰,轰到你欲仙欲死,不得不出城迎战,不过这些干嘛要告诉你们倭人,而且你们也没这些家伙。

    他含糊回答:“通常攻城无非是蚁附而,拿人命去填,琼州营多了些火器而已,倒也没什么特别的战法”

    岛津光久听出了他语气的敷衍,显然回答不尽不实,不过人家不打算说,他也不好追问,只是不动声色点了点头:“明白了。我们虽然有两千人左右,但是攻城显然力有不逮,只有另辟蹊径了。”

    军官有些好奇,他倒想看看,这些只有一双手一把刀的倭人到底是怎么攻城的。只见岛津光久用日语叽里呱啦和手下说了一大堆,旁边的武士频频点头,然后领命而去,分头布置,可是看了半天,都不见砍伐树木赶制攻城云梯等常规动作,不由心嘀咕,这是几个意思?什么攻城器械都没有,难不成要用牙齿把城门咬开吗?

    城墙,负责防御的总指挥千户谭争紧张地指挥士兵和民勇搬运檑木、滚石等守城的器械,并且让人架起铁锅烧水,准备应付随时可能到来的攻城。

    据探子回报,倭寇昨天已经出现在临海附近,抢掠了不少大户,只是害怕被发现踪迹,探子不敢靠太近,到底对方有多少人也不清楚。根据谭争的经验,倭寇向来不可一世,抢顺手了多半会攻打县城,毕竟江南的府城拥有的财富不是乡下地主老财能够拟的。

    临海知县冯苏也在城墙之,因为与谭争的意见不一致,彼此看不顺眼,两人近在咫尺也没什么交流。要不是被知府命令组织本县民勇协助守城,冯苏才不想和这个怕死的千户一起杵在城墙。

    谭争也不去理会他,自己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县城不失,自己还是世袭的千户,安安稳稳做自己的土皇帝,才不会和这些只会耍嘴皮子的官一样冒进,他们追求的是名垂青史,自己只想维持现状,道不同不相为谋。

    正午时分,太阳照得城墙的守军昏昏欲睡时,城外远远出现了一群人影,一路小跑往县城方向而来。有人大声呼喊:“倭寇来了!”

    所有人都惊醒了,谭争也趴在墙往下张望。眼见这些人越来越近,服饰打扮与大明百姓完全不同,头发剃成半月形,身穿着花布单衣,下身仅着短裤,穿着异常简陋,倒是手的倭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看去锋利得很。

    以谭争的认识,这些人定然是倭寇无疑了。只是人数为什么这么少?

    他睁大眼睛再三观看,不管怎么数,撑死也一百多人,这是近段时间造成整个台州乃至浙江恐慌不已的“倭寇大军”?

    不仅谭争看傻了眼,知县冯苏也是看得一愣一愣的。难不成这一百多人,出入台州各县如入无人之境,还吓得浙江官员把求援的急报送到了京师?

    简直是耻辱!反应过来的冯苏下了这个结论。台州一共几十万军民,若是被一百多倭寇踩在脚下不敢反抗,简直荒谬至极。临海县被这么一小撮匪类堵在城内不敢出战,先不说会不会被朝廷责罚,以后包括知府、知县在内的大小官员都会成为官场笑柄。

    他找到谭争,义正言辞地质问:“谭千户,倭寇只有区区百人,难道你还死守城池不愿出战,眼睁睁看着倭寇屠戮我县子民?”

    谭争脸青一阵白一阵,他也没想到对方这么点人,居然敢深入江南内陆杀人放火。虽然曾祖父血淋淋的教训告诉他,即使百八十个倭寇,一个千户所也未必打得过,但是这种自曝家丑的话怎么好说出口?

    冯苏得理不饶人:“谭千户,敌寡我众,悬殊如此之大,如果你还避敌怯战,我首先告知府台,然后再向浙江都指挥使司参你一本!”

    谭争一时无话可说。这时一百多倭寇来到了城下,在弓箭不能及的地方站定,用听不懂的话叽里呱啦叫嚷起来,表情轻佻蔑视,一看知道不是好话。见守军没什么反应,倭寇们脱下短裤,背朝城墙方向,露出了只有兜裆布的光屁股,用手拍打,羞辱之意非常明显。

第418章 埋伏() 
眼见倭寇用极其下流的姿势对己方进行羞辱,冯苏气得七窍生烟,吹胡子瞪眼地对谭争厉声呵斥:“谭千户,你若还有一点血性,就不会任凭这些丑类如此羞辱!如果你还不敢出战,也罢,你给我一句话,让本官带着你麾下千户所的军户和民勇们出战。”

    谭争被怼得没有退路了,若是真让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带兵出城,他在台州府也抬不起头了。他再探出头看了看城下那一百多倭寇,再观察了一下周围,似乎没有另外的动静,心里盘算了一下:千户所能拉出三百多青壮,加上六百多民勇,一千来人对付一百倭寇,十打一,怎么看胜算都很大。倭寇再厉害,总不见得个个三头六臂?

    他咬了咬牙,妈的,拼了!回头对手下几个百户下令:“把所有人都召集在一起,加上民勇,一起出城,砍了这些倭寇的级向朝廷讨赏!”

    百户们都兴奋起来,以多打少这种事情,他们是非常乐意干的。以前倭寇闹得最凶的时候,一个真倭的级可以换一百两赏银,现在行情可能不如嘉靖朝那会了,不过五六十两赏银总是有的。这一百来个倭寇,在他们眼中,就是行走的银锭啊!干了这一票,抵得上好几年的饷银了。

    在这样的思路下,守军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效率也很高,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集结,然后打开城门,嗷嗷叫着冲了出去,民勇们紧随其后。

    看见乌压压一片人冲了出来,挑衅的倭寇似乎被吓住了,呆了一会,跳起来转身就跑。

    看见倭寇的反应,原本提心吊胆的谭争放下了心,原来倭寇也怕会死!他激动起来,曾爷爷手里没做到的事情,在他这一辈手上要做到了,一百个真倭寇啊,打败这些倭寇,就可以告慰先祖了!

    倭寇逃得很狼狈,追击的途中还能看到他们掉落的草鞋。传说中倭寇令人心悸的来去如电的度也不见了,这些倭寇跑得似乎很慢,双方的距离在一点点的缩短。

    远处的一处山坡上,琼州营军官目瞪口呆地望着前方,这他妈的也行?派出百八十个人,到城下拍拍屁股,就把守军勾引出来了?这些守军都是猪脑子吗?

    他见“诱饵”把守军引到了这个方向,已经只有几百步了,忍不住问:“为何还不下令主力出击?”

    岛津光久摇了摇头:“还不行,得让他们追上,双方纠缠在一起再出击,否则会把守军吓跑的,用你们明国的话来说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军官忍不住看了他几眼,心想这厮到底是底气足还是狂妄自大呢?琼州营以少打多的战例也有很多,但是用的是步枪加刺刀两**宝,有时候还动用了火炮,从头到尾纯以冷兵器对拼的战斗从未有过。都说“伤敌一千,自损百人独自抵挡上千人,只怕会一触即溃吧?

    在“诱饵”们故意放水下,谭争的人马“顺利”追上了倭寇,大喊大叫着扑了上去。

    这时,原本“仓皇逃窜”的倭寇们突然停下,转身,“刷刷刷”抽出了自己的武士刀。一名头目模样的倭寇打开一把折扇,有字画的那边朝内,扇动了几下。如同是听到了号令一般,所有的武士“哈!”地齐声大喊一声,高高举起了武士刀,一跃而起,朝追兵们的面门砍了下来。

    明军根本没想到这一百人居然失心疯了调转头攻击,有些措手不及,最前方的几十人来不及挥动兵器抵挡,就被当头一刀砍中面门,一命呜呼。

    谭争正领兵追得兴起,突然见到这反转的剧情,吓得一个哆嗦,差点下意识地转身就跑。不过随即反应过来,临阵脱逃是大忌,把后背露给敌人无异于送死,再说这些倭寇终究只有这么点人,自己一千多人一拥而上,乱拳也能打死老师傅。

    他鼓足了勇气,举刀大喊:“弟兄们莫慌,倭寇再能打也就这么些人,一起上啊!”

    人多势众给了明军勇气,他们并没有因为几十人的伤亡退却,而是继续冲了上去。

    倭寇头目继续挥舞着扇子,冲着前方点了几下。武士们一击得手之后,双手持刀举在胸前,手臂紧贴身体,嚎叫着往对面迎了上去,与追兵战成一团。

    倭寇这边,不管是萨摩藩的武士还是召集来的浪人,都是三天两头打仗,无论是战斗经验还是搏斗技巧都远胜明军,就连武器的坚固和锋利程度也比明军的普通装备高出一大截。反观明军这边,虽然人数是对手近十倍,可是军户们长期疏于战阵,又缺乏操练,大多都是临时拿起简陋武器的农民,凭借人多打群架吆喝几声还成,一对一厮杀根本不是倭寇的对手,往往几个回合就被砍下了脑袋。民勇们就更别提了,他们原本只是守城时用作搬运守城器械的苦力,既没有打仗的经验,也没有战斗意志,更加不是倭寇对手。

    一百名倭寇与上千追兵纠缠在一起,慢慢占据了上风的居然是人数少的这边。

    山坡上,琼州营军官张大了嘴看着几百步外的战斗,他知道卫所军渣得很,只是没想到渣到了这种地步,简直闻所未闻。难怪岛津光久这么自信,敢用一百人做诱饵,而且这“诱饵”还敢返身迎敌,以十分之一的兵力拖住了对手。

    旁边的岛津光久见时机成熟了,猛地站起来,高举武士刀,大喝一声:“呀几给给!”

    武士们全部站起身,举刀喊叫着“呀几给给!”从山坡上冲了下去。

    正在和一百名倭寇苦战的军户们根本没想到对手还有埋伏,一看对面山坡上漫山遍野的都是倭寇,一下子都懵了。

    谭争看见这变故,终于知道怎么回事了。张大了嘴看着上面蜂蛹而来的倭寇,面上尽是恐惧之色。一百个倭寇都搞不定,这下突然冒出一两千人,再打下去岂不是死无葬生之地?

第419章 倭寇的本性() 
就在明军发愣的当口,近两千武士飞快地跑下了山坡,一头撞进了混战的人群当中。岛津光久一马当先,挥舞倭刀,左劈右砍,对付明军如同砍瓜切菜一般。

    原本明军连一百个倭寇都打不过,又何况是几千人?这些生力军的加入,便成了压垮明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谭争最先崩溃,他哇哇大叫着转身逃跑,为了跑起来更轻便,一边跑还一边解下身上厚重的盔甲,随手抛在路边,最后连手里的刀都扔掉了。

    见主将都逃了,剩下的军户和民勇丧失了最后一丝斗志,丢下一地的尸体慌忙逃跑。倭寇们如何肯放过这样的大好机会,挥舞着武士刀衔尾追击。

    城墙上,冯苏目瞪口呆望着战况大反转,这转折太突然,他一时半会接受不了,明明是以多打少,怎么一转眼就冒出了数不清的倭寇?

    一旁的民勇提醒道:“县尊,倭寇追着谭千户他们一路过来了,是不是立刻关闭城门?”

    冯苏犹豫起来。虽然谭争胆小怯战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这次中埋伏有大半原因是因为他的挤兑和怂恿,如果按照谭争的策略稳守县城,至少不会出现眼下这般惨败,要是在这个当口关闭城门,把出城迎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