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3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名海商见刘烨举手投足一股上位者的气质,不敢小觑,回答:“正是。鄙人姓黄,这位兄弟贵姓?也是做海上买卖的?”

    刘烨含糊应下:“是啊,鄙人姓刘。不知道这个缴税是个什么章程,能不能疏通一二”

    “万万不可。”那名姓黄的商人连连摆手,“这里的税关不比陆上的官府,收的税极重,而且从上至下不收贿赂,针插不进,水泼不进,无从下手。一旦被抓到行贿,连船带货全部没收,受贿的管事则打三十大板,然后送去挖矿。鄙人就亲眼看见同乡送了五百两银子,几万两的船货就被查封没收,血本无归,代价实在太惨重。”

    刘烨很高兴,脸上却做出遗憾的神情,问:“照黄兄这么说,就没有空子可钻了?可是这税听说收的极重,恐怕承担不起啊?”

    黄姓商人热情点拨他:“刘老弟是初次出海吧?这里的税确实重,尤其是生丝、瓷器、茶叶,更是高得离谱。不过细想起来,赚的银子只会更多,这里的话事人倒也不是杀鸡取卵。而且他们讲信誉,收了税之后,不管下南洋还是去日本,都不会再收其他的杂费,干净透明,一目了然。最重要的是,在海上比以前安全多了,大小海主几乎都被剿灭,遇到风浪还可以向巡逻的战船求助。他们收了钱就肯帮忙,比起官府,倒是要好得多”

第705章 台南城() 
刘烨又问:“那黄老哥有没有想过逃税呢?毕竟茫茫大海,巡逻的战船也不可能次次都能抓到你啊?”

    “这个更行不通了。”黄姓商人头摇的像拨浪鼓一般,“抱着这种侥幸心理,万一在海上被巡逻的战船碰到了,拿不出完税的证明,船货照样没收,血本无归,为了省那么点银子,太不划算。更重要的是,现在日本只开放长崎一处港口,倭人和这里的人串通一气,没有这边的完税证明,那边奉行所的町人不准你卸货上岸交易,堵死了最后的一扇门。所以,思来想去,只有老老实实缴税”

    刘烨听见黄姓商人的说法很是高兴,从普通商人口中听到的话比层层传递上来的报告可信度更高,由此可见,整个台南税关的运作还是很成功的,严格的制度最大程度减少了贪腐发生的几率,让税关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高效、廉洁的环境下运行。

    这个时空比起后世,最大的优势在于不需要考虑人权和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问题,可以用极其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制裁,遏制贪腐。不管是对受贿的税关管理人员杖责后发配去挖矿,还是没收行贿海商的船货,在后世都是无法想象的,套用后世的话来说,“是对民主和法制的肆意践踏,对人民财产**裸的侵犯”。

    梁小明作为分管技术的二当家,这次也跟来台湾视察。等和黄姓商人分开后,他忍不住小声问:“这样野蛮的方法真的好吗,是不是太过了一点?”

    刘烨直接回答:“比起老朱剥皮塞草灌水银,这样已经很客气了好吧?我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提升所有人的素质和水准,就只能用最直接、最简单粗暴的方法了,事实证明,这样做是有效的。”

    梁小明忧虑地问:“商人逐利,就算惩治一两个人,其他人为了高额的海贸利润还是会前赴后继加入海商的队伍。可是税关的人呢?光靠发配挖矿会不会让税关的人寒心,最终离心离德,无人可用?”

    “你想太多了。你只看到商人逐利,却忘记人心都是趋利避害的。我虽然用高压的手段制裁贪腐之人,可是经济待遇却极其优厚,税关的一名普通管事一年所得不亚于一名知府——包括朝廷的正常俸禄和各种灰色收入——他们和朝廷官员不同,即使不贪腐,靠着正常的俸禄就能过上富足的生活,又何必铤而走险?”

    一路讨论着高薪养廉的制度,一行人来到了热兰遮城之下。

    刘烨抬头看着城堡大门,正中位置刻上了“台南城”三个大字,看来是为了正式取代“热兰遮城”的名号,抹去荷兰人在这个岛屿留下的痕迹。

    进入城内后,处处可见人流熙熙攘攘,热闹程度丝毫不亚于本时空内陆的大城市,大多数是黄皮肤黑头发的亚洲人,以明人为主,也有来自日本、朝鲜的商人、雇佣兵、水手,但也有金发碧眼的人出没。向路人一打听,才知道这些白人既有来自巴达维亚的商人,也有大员商馆退出热兰遮时留下的留守人员——这些人没有官方背景,来到远东冒险的目的就是为了发财致富,东印度公司虽然退回了巴达维亚,但是他们不甘心失去一切,选择继续留下,有本钱的就自立门户跑起了海贸,没本钱的就应聘到税关做了通译,待遇也很可观。

    由于刘烨来台南视察没有事先告知,台湾总督朱大典和税关总管郑鸿逵都不知道大boss来了,自然也没有派人出城迎接。直到一行人到了总督府被卫兵拦下,朱大典才匆匆忙忙出来迎接。

    “侯爷来了怎么不告知一声,我好带人出城迎接啊!”

    刘烨笑道:“我是来看延之先生和鸿逵的差使办得如何,肯定不会事先通知,免得你们粉饰太平糊弄我。这从码头过来,一路上所见所闻,税关的事听起来还不错,就看你屯田的事如何了。”

    朱大典笑道:“几个月的时间有些仓促,很多事不够细致,可能要被侯爷责怪了。不过丑媳妇总要见公婆,该看的还是要让侯爷看的。现在刚下船,舟车劳顿,不如先进去休息,吃顿便饭,等明天再看如何?”

    “不碍事,坐这几天船不算什么,我是来做事的,不是来度假享福的。你把手头的事放一放,陪我去转转,饭回来再吃。”

    朱大典见刘烨摒弃了官场上迎来送往的那一套繁文缛节,也不再坚持。

    “那好,我去安排几辆马车。屯田的范围很宽,即便只走台南附近也要大半天,还是乘车方便。”

    即使在柬埔寨的要求下一切从简,最终队伍还是发展成十几辆马车、几百人的护卫。除了岛津千代的拔刀队,刘烨并没有带护卫队前往,下船时只有几十人跟随。但是朱大典坚持从总督府调了几百人的护卫,理由是为了刘烨的安全。

    刘烨和朱大典同乘一辆马车,有些不解地问:“延之先生,郑芝龙已经化为尘土,红毛也退出了台南,按理说在台南没有敌对势力了啊,为什么还要如此如临大敌?”

    “侯爷有所不知,岛外的敌人没有了,不代表岛内就平安了,那些当地的土人经常出没,给咱们的屯田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他们倚仗对地形熟悉,经常跑出来制造事端。”

    刘烨拍了一下脑袋,忘记了这些原住民了。听前任大员长官普特曼斯和大员舰队指挥官范博梅尔提起过,光是大员周围的原住民社就给荷兰人的扩张制造了很大的麻烦。荷兰人和为他们聘用的明国人不断的遭到了土人的袭击,在普特曼斯上任之前,荷兰人就有整整五十名荷枪实弹的士兵在土人的袭击下全军覆没。虽然土人的文化水平和武器还停留在几个世纪前,但是他们对地形非常熟悉,在丛林打起游击战来,即使只有长矛和吹箭也能给火器部队造成很大的伤亡。

第706章 海外粮仓() 
听朱大典提起当地土人的威胁,刘烨忍不住问:“那么延之先生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朱大典回答:“正面对抗的话,土人其实不堪一击,别说徐将军的百战精兵了,即使是他新编练的新军,训练个把月,不用火器,拿根长矛就能轻松击败对方。可是土人神出鬼没,不知道会什么时候出现,在哪里出现,落单了就会遭到毒手,大军开过去他们又跑得没影了,实在不堪其扰”

    这种套路刘烨很熟悉,美帝陷入越战泥沼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北越的雨林游击战,这种不正面对抗、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术让美军很受伤,空有强大的军队和精良的装备,却是大炮打蚊子——大材小用,耗费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取得的战果却不成比例。台湾还是个没有开发的莽荒之地,与越南雨林有相似之处,丛林深处是土人的天下,另外瘴气、毒虫,毒虫、蛇蚁都是移民和军队的敌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敌人并不比鞑子和流寇更好对付。

    “属下想到的应对办法有二:一是劈山开路。凡是垦荒屯田所及之处,树林全部砍光,连根一起烧掉,让土人无处可藏;二是藏军于民。发给移民长矛等武器,告诉他们,垦出来的土地都是他们自己的,赶跑了土人就是保卫自己的家园,同时我们开出一两银子一个人头的赏格。这样一来,移民的抵抗意识非常强烈,虽然冲突中互有死伤,但是移民的人数远远多于土人,而且还源源不断有新移民加入,就算一命换一命,土人也终究会灭绝。”

    刘烨一听,这第一种办法和美帝臭名昭着的“牧工行动”很相似。越战中,美帝不堪北越游击战的袭扰,为了给大规模地面战争开路,连续九年喷洒落叶剂,让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雨林变得光秃秃一片,让北越的军队和基地暴露在轰炸机的视野之内,这也是美帝发动越战遭受国际舆论甚至国内反对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朱大典的策略造成的破坏当然和落叶剂无法相提并论,虽然破坏了丛林,但是没有其他的灾难性后果,这个年代也谈不上环境保护,刘烨也就默认了这个方法,没有提出异议。

    至于第二种办法,和tg的人民战争有异曲同工之妙。刘烨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了地雷战、地道战的电影画面。他不得不佩服朱大典的创造性思维,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官僚,能够想到激发移民保卫家园的意识,直接让移民带着长矛和锄头击退土人、开拓荒地,确实难能可贵。虽然这样做牺牲了部分移民的性命,但确实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至于损害了台湾原住民的利益,这个就顾不上了,原始积累的阶段,确实是伴随着血腥和暴力的,汉化和改造土人、民族大团结那是将来的事了。

    “延之先生的法子很好,用军队去剿土人只能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武装移民,随着垦荒一齐推进,蚕食土人的地盘,是一个绝佳的办法。”刘烨对朱大典的努力作了肯定。

    朱大典微微笑道:“多谢侯爷夸奖。”

    马车走了一个多时辰,来到了一片平坦的地带,朱大典请刘烨下了车。刘烨四处看了看,被眼前的一幕吸引住了。

    放眼望去,四周都是成片的稻田,黄灿灿的谷穗在阳光下发射着金色的光芒,微风吹过,稻田里犹如波浪起伏,洋溢着丰收的味道。远处,已经有成群结队的人在收割成熟的稻谷了。

    朱大典介绍:“这里是最早开始垦荒种植的区域,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了。据老农们说,台湾这地方气候温暖,雨水充足,一年可以耕种两期,一到七月可以耕种一次,七月到腊月又可以耕种一次,谷物颗粒饱满,收成比西北强上太多。”

    刘烨陶醉地呼吸着空气里传来的水稻和泥土的味道,这是丰收的香味,是他开发台湾最大的目的。内陆战乱四起,土地兼并严重,加上小冰河时期的严酷气候,很难打造这样的粮食产地。有了琼州和台湾的粮食,他才能有底气争霸天下,挽救更多的华夏子民,扭转这个古老国家的命运。

    品味了一番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