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的运气不错,这个岛正好处在船只漂行的线路上,不用怎么费劲,船一头撞上了海滩,船头狠狠插入了海沙之中,船身猛地一震,就此不动。

    众人在船老大的带领下,跳下了船,淌过浅浅的海水,踏上了结实的地面。这一路担惊受怕,所有人都筋疲力尽,直接躺在了岸边的沙滩上,任凭雨点落在身上,一动也不想动了。

    原本以为这个岛上就只有他们这些人了,没想到老天爷又给他们送来了人作伴。就在众人死鱼一般躺在沙滩上时,风雨中又一声巨响,一艘船在不远处搁浅。众人一看,居然是自己人。

    船上哗啦啦跳下一群人,看到这边也有搁浅的船,往这边跑了过来。两边一碰头,还都是火器营的袍泽。死里逃生,一群大老爷们忍不住呜呜抱头痛哭了起来。

第113章 海战取胜() 
左武卫问了他们情况,原来第二轮炮击后,除了当场沉没的船,许多船都和他们一样,顺着东北风一路漂了下来。由于船只四处散开,贼人几艘大船难以兼顾,不少船居然就逃过了第二次的炮击。

    左武卫说:“这么说来,还会有我们的船漂过来。我们得想法子救人,让他们看到这边,大伙聚在一起,人多力量大,再想法子逃回内陆。”

    他是火器营守备,眼下他的官职最高,成了所有人的主心骨,这个提议得到所有人赞同。于是找到了一个石壁凹陷处,寻来一些没有湿透的树枝,用火石点燃。半湿的树枝燃烧发出呛人的浓烟,直冲半空,远远就能看见。

    不知是本就要撞上这片沙滩,还是看见了火光和浓烟,相继有破烂不堪的船在附近搁浅。此时日头还没有完全落下,有的船只偏离了这个小岛,官兵们就跳入水中,往火堆这边游了过来。有人体力透支,消失在海水中,但多数人还是凭着求生的意志到达了岸边。

    人越聚越多,海滩都站不下了。左武卫粗略点数了一下,人数居然有五六百之多,既有火器营的兵士,也有标兵营的。

    雨越下越大,海风呜呜地吹,众人又额又冷,身上又都湿透,有人牙齿都开始打战。左武卫心道这样下去不行,广东一带虽然暖和,但这么湿漉漉地任凭风吹雨打也不是办法,铁打的人也受不了。于是带着火器营的几名手下到周围寻找可以躲避风雨的地方。

    可是往岛内走了一里多地,发现这个岛不仅荒无人烟,而且视线所到之处都是一片平坦的黄沙地,根本没有山洞之类能够躲避的地方。

    几个火器营的营兵忍不住哀叹:“真是屋漏偏遭连夜雨,海上吃个败仗就已经够倒霉了,好不容易逃到这个岛上,连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

    左武卫安抚道:“能够到这岛上就不错了,至少不会遭遇风浪沉到海里喂鱼。再往前面找找看。”

    此时太阳已将下山,风雨中能见度很差,黄沙遇水后发软,一脚踩上去就会陷入半只脚,众人只能深一脚浅一脚摸索着前行。

    又走了大约一里地,众人感觉脚下的地面慢慢坚硬起来,不再是软软的黄沙。前方依稀能够看见一片黑黝黝地东西,也不知是树木还是野兽。有人抽出了腰刀。

    左武卫停下观察了下,那片黑黝黝的东西一动不动。

    “这东西比人还高,应该不是野兽之类。这样的荒岛上连树都很少,又怎么可能有这么大只的野兽。”他率先走了过去,入目之处,果然是树。

    这种树木树干通直,像是广东沿海岛屿上的一种木麻黄。黑暗之中他也不敢肯定,不过野外有树就会成林,只要有一片密集的树林,躲躲风应该还是可以的。

    几人小心绕过树木,往前继续走。树木越来越密,也越来越高,树枝交错,密集的树叶形成了天然的屏障,挡住了不少雨水,风也吹不进来。

    左武卫高兴地说:“赶快去把弟兄们叫过来,在这里生上几堆火,就能熬过去。”

    两名营兵又原路返回,来到海滩上呼喊众人前去避风躲雨。众人正手足无措,听闻有地方躲避大喜,跟着来到了这片树林。

    树林很大,容纳千把人没问题。海滩上又冷又饿的官兵进了树林后,拔出腰刀砍了一些树枝,找到空地生了火,十来个人一堆围着火,总算没那么冷了。

    到了夜晚,风雨渐渐小了,官兵们的衣服也烤干了,腹中虽然空无一物,但筋疲力尽之下也纷纷睡着。

    这荒凉的海岛上也不见得有伤人的野兽,左武卫安排了人值守,其余人又累又饿,沉沉睡去,一夜平安无事。

    第二日直到日上三竿,左武卫等人才逐渐醒来,肚中咕咕叫唤。从海上遇袭到现在,他们已经有十个时辰粒米未进。

    左武卫见这林中除了木麻黄树,连野果都没有,便提议去海边想法子抓鱼烤来充饥,大伙儿早就饿得不行了,轰然答应,一窝蜂往海边去。

    虽然饿得手脚无力,但是对食物的渴望让所有人都爆发出了惊人的潜力,小跑着回到了海滩。有性急的没头没脑就往海里冲,操着腰刀想要扎几条鱼上来。

    其余的人纷纷脱掉盔甲,卷起裤脚低着头,淌着海水往前走,绕过当前一艘搁浅的船,有人无意抬头,突然发现前方不远处海面一字排开几艘高大的船只,桅杆高耸入云,船身打开了密密麻麻的窗口,露出了乌黑的炮口——这正是昨日让他们如同经历一场噩梦的战船。

    率先看到船的人吓得一屁股坐倒在海水中,哇哇大叫起来。其余人被叫声惊到,一抬头也发现了这几艘船,魂飞天外,连滚带爬往回跑。

    “轰”的一声巨响,一枚炮弹击中了搁浅的一艘船,木屑碎片四处飞散。

    左武卫心细,一眼看出这炮子不是昨天那种吓人的30斤炮子,大概只有10斤,而且这一炮不是瞄准人,而是直接瞄准船——海滩上人群密集,随便几炮打过来,就能串个血葫芦。他闪过一个念头,这一炮是种警告,至于意味着什么,他还不敢肯定。

    “贼人开炮打我们了,赶紧跑到林子里去啊!”官兵们纷纷喊叫着往海滩跑。

    这时对面又开一炮,砸的本就破烂的船体险些散架,一块破裂的木板随着木屑飞出,砸中了一个奔跑的官兵,这个倒霉蛋当场昏死过去。

    左武卫当机立断,大喊道:“大伙不要跑,站在原地不动,他们就不会开炮!”

    官兵们半信半疑,有些人停了下来,有些人还是充耳不闻继续跑。

    对方用大炮告诉他们作出选择的后果:“轰”的一声,一枚炮弹划出一道弧线,越过左武卫等人头顶,远远落在海滩上,砸出一个大坑。正当奔跑的官兵庆幸没被砸到,想绕过它时,炮弹突然爆炸,巨大的气浪把周围的人全部掀翻在地,弹壳碎裂成碎片溅射开来,不少人被弹片击中,惨叫着在海滩上翻滚。

    “竟然是开花弹!”左武卫瞪圆了眼珠。从30斤的巨型炮子到开花弹,贼人的火炮和炮子一再刷新着他的三观。

    明军也不是没有开花弹,但是因为弹体铸造工艺不过关,为了避免在膛内爆炸,弹壳内装的不是火药,而是石灰、砒霜等有毒的粉尘,通过这些溅射后飞扬的粉尘来伤害敌方。至于能够爆炸后以弹片伤敌的方法,明军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望而兴叹了。

    这一炮让官兵们意识到,左守备说的是真的,跑的越快死的就越快,大都站在原地不敢动。有人还有些迟疑,悄悄移动脚步,想趁乱溜走。

    左武卫喝道:“都给我站住!这个岛巴掌大小,方圆才几里?对方的炮船已经发现了我们,你们就算走,又能走到哪里去?”

    不少人纷纷附和:“左守备说的对,贼人大炮太厉害,还是先保住性命,慢慢再与贼人周旋。”

    对面大船上放下一条舢板,划到岸边,大喊道:“如果想活命,都站着别动,把刀枪都丢进海里,解下盔甲!”

    官兵们乖乖地把腰刀等兵器抛入海中,脱了盔甲,站在原地。

    战舰上的梁小明满意地看着眼前的一幕,能够抓到这些漏网之鱼,完全是个意外。

第114章 陆战开战前() 
南园。

    听了梁小明关于这次海战的战果报告,刘烨等人大受鼓舞,虽然知道自己的海水力量超越了这个时代的水准,但是没经过实战检验之前还是心里打鼓。没想到战果还超出了预期:梁小明原本预计能够击沉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船,实际当场击沉和事后追击一共把一百多艘船送入了海底,这已经接近船队总数的一半,另外还抓了一千多俘虏。

    按照梁小明的估计,官军连死带降五千人总是有的,换而言之,逃走的最多一万人。

    刘烨沉吟起来:加上招降以前知府大人的卫兵的三百人,扩充后的护卫队也就一千来人,对上官军剩下的一万人,1:10,人数上还是处于绝对劣势。而且这次官兵都是营兵,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督抚的标营等精锐,绝非上次琼州府把卫所、农民和乡勇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

    “这次海战打的不错,打掉了官军三四成的兵力。不过剩下还有将近一万人。你们说说,该如何迎敌?”刘烨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石英站出一步:“我方满打满算也就一千来人,对阵一万多人,唯一取胜之道唯有依据火器优势严防死守,尽量消耗官军兵力。”

    严光赞同:“敌众我寡,石英所言极是。我方火器犀利,远在官军之上,这是最大的优势。广东营兵如何我虽不清楚,但是南京城内号称精锐的各部营兵,其火器也仅有红夷大炮和弗朗机炮而已,鸟铳不多,多数还是依仗弓箭刀枪。”

    刘烨手托下巴,沉吟道:“我护卫队是全火器部队,有轻便的火炮支援,如果阵地防守确实有极大优势,问题是到哪里防守,临高县城吗?”这时候,他略微有些后悔,县城的城墙貌似拆得太早了点。

    严光仿佛知道了他的心思,当下连连摇头:“主公既然想携此次大胜之机受抚,就算县城城墙还在,也还是不要依靠临高县城防守的好,这必定逃不过一个攻陷县城的嫌疑,上报朝廷后,招抚的难度大得多。最好依靠博辅,给征剿的官军一个台阶,给总督府一个台阶,这样招抚就有了转圜的余地。”

    “可是不依靠城墙,平地又如何防守,官军四面八方而来,如何抵挡十倍的兵力?”

    梁小明考虑了一番,提议道:“不如在博辅外建个棱堡?”

    棱堡?刘烨楞了一下,问道:“是不是欧洲的那种星型城堡?”

    “正是,棱堡是古代堡垒的一种,其实质就是把城塞从一个凸多边形变成一个凹多边形,这样一来,使得无论进攻城堡的任何一点,都会使攻击方暴露在两到三个的棱堡面火力打击范围内,防守方可以使用交叉火力进行多重打击。比起普通城墙,这样的防守方式效率高得多。”

    “可是官军此刻肯定已经到达了琼山,最多休整两三天,效率高的话,算上行军耗费的时间,七八日内就能打上门,此时建棱堡,还来不来的及?我记得欧洲棱堡都是石头或者砖建成,就算建个小点的,没有几个月恐怕不行?

    梁小明说道:“不用,只建两人高的工事,然后用土垒建成也差不多了。接着顶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