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唐王朝二十帝-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也很显而易见,其他将领虽然个人能力很强,但都属于悍将的行列,而李靖就不同了,他以谋略著称,就是说他的军事指挥才能是很出『色』的,所以李世民选择了他,这也是情理之中的,其他的悍将也没闲着,一道跟随李靖前去征讨突厥了。

    李靖虽然上了年纪,但体力上精神上都很富足,李世民命他为行军总管(总司令员),张公谨为副总管,同时李世民令并州都督李世勣为通汉道行军总管,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灵州大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合兵十多万,全部受李靖的调遣,分道出击突厥。

    李靖率大军一路朝突厥可汗颉利的所在地杀去。

    贞观四年630年正月,李靖一部驻扎在马邑(今sx省sz市此时的颉利和他的突厥士兵就在定襄(sx省dx县两地相距两百里路,此时李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夜袭定襄!这在当时看来是一步很险的棋,因为要偷袭就不能去很多人,要不那么大的动静谁不知道啊,所以去的人少就是一个问题,咱们人少,敌人势大,若是突厥人早有防备,拼死抵抗,唐军前去偷袭的这些人估计都得玩完儿,所以此计划充满着风险。

    不过艺高人胆大,李靖这老谋深算的老将不愧为李世民所赏识,他很果断的下达了偷袭定襄的命令。

    李靖亲率骑兵三千,趁着月黑风高的夜晚,不!当时应该正下着大雪,是没有月亮的,不过这大雪也吸收了嘈杂,才使得唐军的马蹄如此静谧。

    擒贼先擒王,李靖亲自带兵偷袭敌军的司令部,这是颉利可汗做梦也没想到的(那会他应该也都抱着媳『妇』儿睡着了),因为在定襄的突厥士兵肯定不会少,因此颉利自认为可以高枕无忧,不料正做梦呢就被部下喊醒:

    “可汗!可汗!唐军来袭了!”

    一脸茫然的颉利当时肯定是没回过神来,他『揉』『揉』双眼,努力定了定神,方才大惊,什么?这不可能啊!唐军有这么犀利吗?

    其实早在唐朝刚刚建国的时候,突厥的势力是很强的,唐朝不得不与突厥签订各种和平协议,而且是经常签,因为蛮莽的突厥人的脸就像驴脸一样,说翻就翻,阴晴不定。

    这颉利老儿倒也不傻,他认为唐军半夜来袭,必定是准备充足,而且是全军出动,但是他错了,唐军并不是全军出动,甚至只有仅仅三千人而已,但准备却是相当的充分,事前都不知开了多少次会议反复研究了。

    兵不厌诈,颉利被突如而来袭击整的军心大『乱』,也只好收拾收拾行李腾地方走人。于是颉利只得率军向阴山逃窜,而且边逃窜边派使者到长安向李世民求和,这突厥人还就是这么厚脸皮,打得过就耀武扬威,吃了败仗就装孙子,我仅表示对此的鄙视。

    这定襄会战虽然以胜利告终,但突厥士兵并没损失多少人,只不过这军心肯定会受到一段时间的动摇,这时颉利遣使者来求和,葫芦里买的肯定是缓兵之计这『药』,所以精明的李靖并没有因为敌人的服软而手下留情,因为他们手中还有数十万部队,长枪短剑在手还没怎么用呢就投降,没门儿。

    李靖要让这帮乌合之众明白,只有老老实实真真心心的投降,我大唐才会接受,虚情假意的臣服我们是不会予以理睬的。

    于是李靖又乘胜追击,**连捷,唐太宗李世民很高兴,因为在最后的决战中,李靖俘获了突厥的一把手——可汗颉利。

    这颉利被押至长安,但李世民并没杀他,而且待之以礼,并且还赐予他房子和田地,甚至给他右卫大将军的官来做,看来我大唐还是很仁慈的嘛!颉利也与几年后去世,李世民还按照他们少数民族的礼制将其火葬了(够义气)。

    李世民这样做后,西域的诸多小国的首脑都纷纷来长安向大唐臣服,从此以后,唐朝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万国来贡,好不壮哉!

    李世民也因此获得了“天可汗”的称号,此荣誉的获得者那是相当的牛『逼』了!

    由于唐朝初期一些积极的经济政治策略的实施,加之有一大帮能臣贤士的尽心辅佐,贞观之治的雏形慢慢凸显出来。

    唐长安城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城市,其中也包括许多少数民族,但大家都能和睦相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当然了,这肯定有点夸张,不过在当年一年之中,全国才判处29名死刑犯,这是不能作假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贞观四年(630),rb国(当时应该叫倭国)也第一次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因为rb当时就是蛮荒之地,啥都不懂,所以来唐朝学点东西,这三省六部的制度他们就是从我们这引进的,这不现在还继续用着嘛,什么外务省、防务省啦等等。

第10章 唐太宗李世民(老李同志的孤独)() 
在平定内外叛『乱』与侵扰后,大唐帝国进入一个稳定的时期,期间政治开明,经济富庶,但美好的日子总是太短暂,悲伤总是不期而至。

    贞观九年(635),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驾崩,享年70岁。

    纵观李渊的一生,那是坎坷而又沧桑的一生,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他这历经了70年的一生:

    他,生于南北朝,长于大隋代,起兵于太原,寿终于长安。

    李渊算的上大器晚成之人,因为他五十多岁才登基为帝,李渊是一个宽厚仁慈的男人,但也忍不住去找人看看面相,算算卦什么的。

    有个叫史世良的人,就曾给李渊看过面相,看看倒无所谓,封建社会嘛,阴阳之学还是挺受追捧的,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这相面先生对李渊小声的说道:“您的骨骼不同于常人,日后必为一国之主,请您珍重,不要忘记鄙人说的话。”

    李渊怎么能架得住这种诱『惑』呢,所以心中就萌发了远大的目标。

    其实在我看来,这算命的看起来算的很准,因为李渊后来真的当上一国之主。但大家有没有想过,这家伙对多少人说过此类话也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毕竟为了混口饭吃嘛!夸夸别人也是无妨的,把别人夸高兴了,自己得到的劳务费能少吗。

    不管怎么的,李渊在种种条件的作用下,成就了一番霸业。但紧接着而来的就是一大堆麻烦的家务事儿,按照礼法自己的嫡长子李建成是要在自己千古之后接班的,但自己的二儿子李世民却是为自己的帝国立下过大功的人,这可怎么是好?

    就在自己为此事愁得焦头烂额的时候,自己的这几个宝贝儿子也在私底下闹腾的不可开交,后来干脆动起了刀子,这也许是上天的安排,自己的二儿子在这场争储大战中拔得头筹,干掉了竞争者。其实在这种政治博弈中,无论对错,只有成败!

    作为父亲的李渊也无可奈何,儿子大了不由爹管,痛苦丧子的他索『性』让出帝位(好像是被『逼』的),自己位居太上皇,安度晚年了。

    后人议论唐朝开国最大的功劳是该给李渊呢还是李世民呢?在我看来,既然难分伯仲,就并列第一呗(好办法)!

    李渊有正妻一人——窦皇后,有名分的妃子美人有一二十个,没有被史书记录的大概有多少呢?这个我也不太清楚,也不重要,总之很多就是了。这些丰满的美女们(唐朝以胖为美)也为李渊生育了22个儿子,19个女儿,其中乖的都封王了,不乖的就很惨,命都没了。(我是个乖孩子)

    由于大多数皇帝在生前就已经开始修建自己的万年之地(陵寝),封建社会视死如生,所以有的帝王刚刚即位就着手开始修陵,有的身体好的就缓几年,反正总得修(除过那些亡国的君主),也是很隆重的事情。

    但这李渊早早的就交出大权,当了八九年的太上皇,等自己意识到该修陵时,却也是无能为力,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权利了,但这修陵墓得花钱啊!而且不是小钱(玄宗为自己爹修桥陵时就动用了全国三分之一的财力),可自己又没有,也不好意思向儿子开口,所以就只能顺其自然了。

    可能李渊也不太在乎这个(只是不太在乎,说明还是在乎的),因为李渊本身就是一个节俭的人,等到他意识到自己快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也嘱咐身边的人给自己举办的葬礼不要太炫,要从简,陵墓修建也要朴素。

    孝顺的李世民自然就一切从简了,不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谁想落个不孝的名声啊,但当时唐朝的国力并不是很强,不允许大兴土木,不得不简,所以就不整那么大的排场了,大家也能理解,节约型的社会才是正道!

    李渊的陵寝只用了几个月就兴建而成,是为唐献陵,陵墓垒土而成,与其他以山为陵的唐帝陵有所不同,但其规制却是后来所有唐陵都基本遵循的。

    送走了自己的老爹,这也算是完成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他作为儿子的时光也就随之结束了,此时的李世民37岁,正直盛年,此时的长孙皇后35(古代年龄都按虚岁算),但是好景不长,时隔一年后,她也不幸的离逝了。

    贞观十年(636),唐太宗的结发之妻——长孙皇后因病抢救无效,于当年夏天与世长辞,李世民和她的夫妻感情是很深的,当她就这么离开李世民时,一国之君的李世民非常悲痛,老伤心了。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了解与李世民感情非常深厚的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性』别——女,民族——鲜卑,贵族后代,13岁(太小了)时嫁于李世民为妻,不过当时李世民也才15岁,这在今天也就是初中生,这绝对属于早恋的范畴。

    也难怪今天我们这些孩子们早早就萌发了那方面的思想,这都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啊!(悲催的我都二十多了,还是光棍……大家为我默哀吧)

    长孙皇后共为李世民生育了三儿四女(伟大的母亲),而且还收养了因难产而死去妃子的一个女儿,从此可见长孙皇后的心确实善良,向好人致敬!

    长孙皇后之所以倍受李世民的宠爱就是因为她的善良、温柔,因为李世民早年东征西战,『性』格是刚硬的,而这种刚硬的『性』格就需要柔软来中和,所以在李世民众多的妃子美人中,『性』格内敛温和的肯定受宠爱。

    后来的一些事情也证实了这一点,武则天,大家都知道吧,她本想受到太宗李世民的宠幸继而获得更好的养老保障,因为在唐代,后宫等级低的皇帝的小媳『妇』儿们,若是没能给皇帝生个一儿半女,待到皇帝去世后就得去庙里当尼姑(好可怜)。

    而武则天恰好满足这两个要求,所以在李世民归天后就只好乖乖的去念经了,但后来又受到高宗同志的青睐,才得以名垂青史,这都是后边要说的。

    我们刚谈到哪了呢?哦!对!正在探讨李世民的择偶标准问题,不过还得继续上面的话题,知道武则天为什么长得漂亮而没能受到李世民的长久宠爱吗?就是因为她的『性』格与太宗所喜欢的『性』格类型不同,而且是截然不同,李世民喜欢的是淑女,而武则天就是一个女汉子,啥事都好强,所以也注定了她不能在李世民这一辈发迹。

    还有一件事也就证明了李世民是吃软不吃硬的,就在长孙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