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唐王朝二十帝-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一件事也就证明了李世民是吃软不吃硬的,就在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竟然萌发了立自己的妃子杨珪媚为皇后。大家可能认为皇帝立自己心爱的女人为皇后是理所应当的,但大家知道这杨氏是谁吗?

    在玄武门之变后她是李世民的,但在之前她是齐王李元吉的,好家伙!大家不禁被李世民折服了吧,其实这也没什么,兄终弟及嘛!不!这个应该是弟终兄及。

    史书中说这杨氏也是一位非常文静、温柔的女子,所以才会受到李世民的破格爱抚。

    总之,从以上这俩事例就可以看出李世民是喜欢温柔型的,所以对于温柔的长孙皇后的离逝,李世民是非常非常难过的。

    长孙皇后不仅『性』格温顺,她也有着一颗非常睿智的头脑,她不干涉朝政,却给李世民许多好的建议,她经常以古喻今,还劝诫李世民重用有才华的大臣,尽管这些有才华的大臣中不乏有喜欢与皇帝顶嘴的。

    但就是这样一位集美貌与善心于一身的长孙皇后还是早早地离李世民而去了,老李同志的孤独生活也开始了,但他们的真挚爱情故事却流传千古。

第11章 唐太宗李世民(凌烟功臣Ⅰ)()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世民也已经慢慢成为一名老皇帝了,自己的一些老部下也都进入暮年或是已经归天,李世民自然很是感叹。

    贞观十七年(643),正月里,魏征病危,李世民非常焦急,派御医前往,自己和太子也前去探望,不过魏征还是不幸离世,享年64岁。李世民非常伤心,命令长安城九品以上的官员都来服丧,这待遇,简直是牛『逼』!

    唐太宗李世民曾对大臣们说过:“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而魏征的去世,太宗叹称自己失掉了一面镜子,可见李世民对于这些与他一道打天下,一起治国安邦的臣子们还是非常重视的。

    为了纪念这些有功的大臣,李世民下令修建凌烟阁,让褚遂良题词,阎立本画出这些功臣的一比一图像,这些功臣共二十四名,即“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这二十四人安功绩大小依次排列,分别是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恭、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瑾、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绩、秦琼。

    对于这种排名,后世有许多异议,认为好多都不合理,接下来呢,我们就来谈谈这些人和这些人的名次,其实我并不反对如此排列,因为我们后人也可能是受一些小说里或者是电视剧里的情节影响,而忽略了历史本来的面目。所以……所以就往下继续看我怎么来写吧!

    我们先来说说这排名第一的长孙无忌,这长孙无忌何许人也?答:男人也(这不废话吗)。

    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是兄妹关系,这个我就不说了(还是说了),大家都知道,他与唐太宗李世民年纪相仿,稍微比李世民大个一半岁儿,长孙无忌与李世民从小关系就很铁,俩人第一次见面就意趣相投,长孙无忌后来也一直跟随李世民。

    尤其是“玄武门事件”中,长孙无忌和其他有识之士力挺李世民,最后才使得李世民由秦王变为太子,继而升为大唐帝国的首席ceo,所以李世民对长孙无忌是非常器重的。

    长孙无忌是一个有故事的男人,虽然其功劳可能不及排名在他之后的一些人,但从他与皇帝的关系来看,排第一就不难想象了。

    其实长孙无忌的最大功劳就是在“玄武门事变”中,他表现的十分积极,也可以说他是“玄武门事变”中功劳最大的,但正因为有了这次事变的成功,才使得李世民得到天下,所以这功臣之首的位置就非他莫属了。

    再加之长孙无忌与李世民本来关系就很好,长孙无忌的妹妹还是李世民的媳『妇』儿,这大舅哥的面子总不能不给吧!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所以李世民在临终之际将托孤重任交予他和褚遂良,但他注定是个可怜的男人,虽然他对高宗李治有着拥立之功,又是李治的亲娘舅,但也避免不了悲惨的人生命运。

    由于其极力反对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但无知的李治最后还是果断的立了,武则天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女人,更是一个有着报复心理的女人,她上台后怂恿李治将以前反对她当皇后的一干人马悉数搞垮。

    长孙无忌这国舅爷也不例外,他宗族的人或是被杀,或是被流放边地,他自己也被流放,但也很快就『自杀』了(被『逼』的,谁想死啊),时年63岁。

    这就是排名第一的长孙无忌的下场,竟然被自己的外甥和外甥媳『妇』给折磨死了,可悲!

    我的定义:长孙无忌,从一文不值到功成名就再到悲惨死去,一切都是****皇权下的悲剧,二十四功臣之首的他,并非善终。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在第二的是李孝恭,但从这个姓上就可以看出此人不是一般人,不错,他就是李世民的叔辈哥哥,作为大唐帝国的开国元勋和李世民的坚决拥护者,李孝恭位居功臣榜第二的位置。

    但在李世民众多的直系亲属中,不乏有李孝恭之类的,但他却能位居第二,这肯定是有来头的,这李孝恭呢,他是唐高祖李渊的侄子,李世民的堂哥,这在现在我们看来这关系是很近的了。

    但在古代,尤其是皇室家族,这种关系实在是不值得一提,你想想,光李渊的儿子女儿就好几十个,就是说李世民的兄弟姐妹就有好几十个,估计有的都没见过几次面,更何况这都到叔辈的兄弟了。

    但这李孝恭却是是一位有作为的人,他早年助李唐王朝东征西战,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为李唐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太多了,这就要说说李孝恭自身的人品了。

    虽然他为唐朝立下过大功,但他本人还是极为谦虚的,很本分,很老实,不折腾,不闹腾,一点儿事都不惹,不以自己功高而骄傲,也不贪恋权利,说实话,我就欣赏这样的人,老老实实的多好。

    正是这样一个人,得到了李渊与李世民的一致认可,史称当皇帝要送他豪宅的时候,这个搁一般人早都求之不得了,但李孝恭不是一般人,他没有接受,而是推辞了(有『性』格)。而且还对皇帝说:

    “我住的这小房子就挺好的,要是我的子孙有志气、有能力的话,保住现在这座小宅子就不错了,就算给了我大房子那也是给被人准备的(看来孝恭兄对于“富不过三代”这句话还是领悟的挺透彻的)。”

    但就是这位老好人,却很短命,他在贞观十四年突发疾病,很快就辞世了,享年50岁,但客观的来讲,他这也算好事情,否则岂不和长孙无忌一样,死不瞑目啊!

    这位居功臣榜第二的李孝恭我们就讲到这里,接下来由我本人仅代表我个人的名义和看法对其下一个定义。

    我的评价:李孝恭,人好,运气好,命虽短却得以善终。

第12章 唐太宗李世民(凌烟功臣Ⅱ)() 
凌烟阁功臣排行榜之三:杜如晦。

    毋庸质疑,他自然也是个有故事的男人。

    杜如晦,男,汉族,sx人,自幼聪慧,成人后也不傻,文质彬彬,善于决断,所以有着“房谋杜断”的佳话。

    杜如晦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玄武门之变前,太子李建成就对齐王李元吉说:

    “秦王府里的杜如晦和房玄龄最tm的烦人了。”

    所以李建成赤『裸』『裸』的就让李渊把杜如晦和房玄龄调到外地去了,后来还是李世民偷偷的又将这两位接到自己秦府中的。

    杜如晦也是个非常有才的人,但他身体并不是很好,在贞观四年里就去世了,享年才47岁。

    凌烟阁功臣榜之四:魏征。

    魏征也是个有故事的男人,他早年参加瓦岗军,因为他是sd人,后来投靠李唐王朝,但他起先跟随的不是秦王李世民,而是李世民的竞争者:太子李建成。

    对于魏征而言,他自身的那种才气颇受李建成的欣赏,魏征也多次提醒李建成提早对李世民动手,但上天似乎并没有亲睐李建成,权力的中枢最终倒向了李世民。

    按正常的逻辑思维来想,李世民上台后肯定要对原先的太子余党痛下狠手,事实上,也确实杀了不少人,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子女们就被悉数杀尽(都是世民的亲侄儿啊),还有一些追随者也被杀害。

    当然了,在这之中肯定有『露』网之鱼,那些没来得及抓捕的都四散而逃了,魏征就是这其中的一个。

    但这魏征果然不是一般人,别人都往远处逃,而这魏征,就藏在长安城内,难道他也认为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吗?但他认为错了,没过多久,他就被逮住了。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最危险之地即最安全之地”这句话纯属扯淡,既然都说危险了,那自然不安全嘛。

    就在魏征已经准备好英勇就义做一名忠臣的时候,李世民却给了他另一个选择:

    “魏征啊!好死不如赖活着,不如给我打工吧,我给你双倍的工资。”

    魏征听后小小的心脏那么一怔,思忖道:这丫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当然是救命的良『药』,由于李世民早就听说魏征此人的杰出才能,所以胸怀宽广的李世民没有痛下杀手,而是以礼相待,并授予他谏议大夫的官职,主要任务就是给皇帝提提建议、出出点子。

    这魏征也就没辜负李世民的器重,后来很好的履行了自己的责任,甚至都有点儿过头了。

    有一次李世民下朝后非常的生气,不用说,这肯定是被魏征给气的。李世民竟然说早晚要杀掉这个乡巴佬(魏征出身寒门),看来魏征吧李世民气得够呛,估计是瞪着眼跟李世民唱对头戏呢,弄得皇帝下不来台,真是的。

    这李世民对于魏征那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他直言进谏的魄力,恨的也是他直言进谏的魄力,因为这魏征好像不懂得说话的艺术,那句难听他就说那句,就是不给皇帝面子。(好样的!)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但这在李世民的朝廷内却不是这样,本来作为臣子的应该害怕畏惧皇帝老儿才对,但魏征却不是这样,甚至李世民都有点怕他。

    据说有一次,李世民得到了一只非常俊秀的雄鹰,李世民就将这只雄鹰放在自己的肩上,看起来非常拉风的样子,皇帝嘛!玩玩宠物也是很正常的。

    但不巧的是,这时李世民看到魏征正向他这边走来,这倒没什么,臣子来向皇帝奏报国家大事,这无可厚非。但此时李世民肩上正立着一支老鹰,这可不太好了,要知道魏征可是一个老古板,对于李世民玩老鹰,大家猜猜他会怎么说呢?我想应该是这样。

    当魏征看见李世民在玩弄雄鹰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的上前跪拜道:“陛下!您身为一国之主怎么能把玩这些玩意儿,作为皇帝您应该有稳重,不应如此失态……”等等等等,他肯定会引经据典的说一大堆道理。

    李世民自然也会料到这些,于是在魏征还没走近时就匆忙将老鹰藏在怀中,用衣服盖住,但李世民低估了魏征的眼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