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月入怀多少事-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还因为。。。。。。她终于将视线上移,定定看着那双深沉得让她陌生又无比熟悉的眼睛。

    还因为她每当看到剑,就会想起当年那个剑走游龙救她于危难的热血将军,就会想起那日东柳城下在她怀中一身血色几无生气的惨烈少年。。。。。。她想要执剑,是想要将来有一日能毫不逊色地与他并肩堪堪相配,是想要再有危难来临的时候她能替他击毙敌凶,是想要在他只有一个人的时候能够还有她站在身后让他敢于放心将后背交与。。。。。。

    然而这些,她从未敢于说出口,只能一个人在夜中静静遐思。一直以来她都觉得,那只不过是做梦罢了,他们两个人注定此生都不会再有交集。

    又有谁能知道,或许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年少懵懂的她,早在那年遇到那个少年的时候,一颗心就已经开始乱了套,这一乱就是整个的雨季芳华。

    两只手,一雄健,一婉柔,将一对璧人紧紧相连,如那时以少年心头之血紧紧粘合的大手与小手,那个少年与那个女孩的泣血相拥在此刻依旧言犹在耳。

    望着那静默深沉的人,看着那难舍难分的手,她热泪滑落,忍不住轻唤一声:“阿铮。。。。。。”

    长臂一展将眼前的少女纳入怀中,宇文铮脸上有痛苦,有喜悦,有庆幸。良久,他嗅着怀中芬芳嘶哑着声音道:“悠儿,真的是你。”

    谢天谢地,不枉他拿命一场豪赌,跋涉来这虎狼上京。

    当年东柳城下一战,整整三天三夜,他不记得自己杀了多少人,用胸前那一支长矛的代价换回了刘迪的头颅,报得满门血仇。

    他在床上昏迷了七天七夜,再次醒来,是被一阵婴儿的啼哭惊醒。

    拖着沉重的身子起身,他看到祖母怀中抱着一个婴孩来到他的房中,那孩子的哭声甚是响亮,似乎也在为他们这个家族、为所有被流寇践杀的无辜百姓啼哭,祖母的神情严肃,凄哀中又添凄哀。

    他的姐姐,他在这个世上唯一的姐姐就那般去了。。。。。。

    他麻木了很久,不知道自己究竟经历了什么,当亲族入土后,有一天才忽然想起那日东柳城下抱着他哭泣劝他隐忍复仇的小女孩。

    那些话、那个人,一直都如梦一般地充斥在他的脑海,但他知道那不是梦。

    熊熊说:“战场荒凉,一个女孩子怎么可能会跑到那里去?那是梦!”

    可擒风却说:“若无胸前那些金疮药的及时救治,将军早已一命归西。”

    他惨笑,知道自己没错,那个抱着他哭,给他上药,让他不要死记着娶她的女孩,就是他的悠儿。

    因为她,让他活了下来,也让他认清了自己的仇人。

    可是她又去了哪儿呢?

    他找了好久好久。

    直到长和七年上京城中有一方青色锦缎送到他的手中,他才寻到了些许踪影。

    确定了人在何方,但人他依然没找到。

    夜深人静,他只能对着自己画下的青衣女孩静静发呆,想着她已快到及笄之年,会不会家中已经为她定下婚事,会不会早已忘了他要娶她的诺言,会不会。。。。。。

    几乎到他快要心灰意冷的时候,加西多带着那幅上京国色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数年不见的她,果然出落成了一个倾城佳人。

    当年见到玉策的时候,那熟悉的长相他不是没有怀疑,可是他私心里略过了这个猜测。却不料,上京围城,智破十万大军,那名动天下的灵机郡主真的就是他的悠儿。。。。。。

    可能当初轻易说出那句承诺的时候他是有些年少冲动语出轻狂,但东柳城下的那一次泣血相拥后他开始认真地用了心,见到那一副上京国色后更令他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深深不能自拔。。。。。。

    细心地擦拭着宇文铮手臂上旧伤复发渗出的血迹,用随身的金疮药止了血,玉子衿仔细的包扎好确认不会松开才松开了手。

    “你老看着我干嘛啊?我脸上又没有星星月亮。”玉子衿实在忍不住抬起了头,自打她给他包扎伤口开始,这人就一直盯着她看,虽说乐川和川西民风开放,可他这也太。。。。。。无礼了。

第二十七章红绳相结发() 
宇文铮轻笑,朗月清风下观摩着眼前人,眼眸轻柔,“你的眼睛确实很像星星,而且比星星亮多了。况且我记得某人和我早已私定终身,还以信物交托许诺婚事。你云英未嫁,我盛年未娶,自己未过门的妻子如何看不得?”

    玉子衿因那句“私定终身”语塞,白他一眼忽然疑惑道:“我何时给过你信物了?”当时匆匆一别,他九死一生,她连话都没有跟他来得及多说,又何来信物一说?只见宇文铮不紧不慢自怀中掏出了一把短剑,铸造金贵,赤金中镶数枚雪玉弯月,正是当年她报信时所用之剑。

    玉子衿暗叫糊涂,她怎么忘了,宇文铮出身楚南乐川,乐川上至世家豪族,下至平民百姓,均是好武,历代名将侠客名人辈出,故而极重利器,于婚嫁一方更是不拘俗礼,不以刀剑为凶。男子若遇心爱女子,金箭雕羽,三枚便可求聘之;而女子若遇心爱男儿,表达爱意只需金质短匕一把,相求燕好。若这箭或短匕镶了玉石之类,则此心此意唯玉石之赤子高洁可表,便意为非卿不娶或非君不嫁之诺,更是强烈表明了欲结金玉良缘之浓重爱意。

    当初她只一心要救他性命,事出紧急才着人送了这把短剑,不想却无心插柳。

    抬眼对上那双泛着春华柔波的亮眸,只听他道:“我不知你这短剑给得是有心无心,可我却全是用了心的,我既接了你的剑,便是认定了你这个人。”

    双颊宛若霞光熏染,玉子衿绞着衣袖,她知他是疏阔男儿,惯性爽朗直诚,她虽长于深闺,但幼承明清徽万方庭训,没有一般深闺小姐的矫饰造作,蛾眉低垂算是默认了。

    含笑将玉子衿搂在怀中,宇文铮望月轻笑,“好了,不逗你了。”。

    玉子衿抬头,望着那双眼睛,犹豫道:“你当真要与父亲为敌,再无化解的可能吗?”

    宇文铮深吸一口气,起身遥望着遥遥的渔火,“不是我要与他为敌,而是他不放过我!”

    “若我能说服父亲,你可愿与他冰释前嫌?”

    “如何冰释前嫌?你是觉得你父亲会放心川西军雄霸一方,还是要我带着数十万大军屈居人下?”

    十指紧攥袖角,玉子衿无言以对。是啊,自打他接管了川西,就已然是父亲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的立场本就是相对的。降与不降,他都会是父亲的心腹之患。

    父亲数次追杀,显然早已灭了睦处之心。他若带军归属。。。。。。呵,数十万大军那又怎么可能?自古以来,降军的下场可想而知,不被重用还是其次,尸骨无存倒有可能。单单为了川西军将士,他就没有退却的可能。

    况且玉子衿知道,眼前的这个男子不是一般人,凭他的胸中经纬,必自有一番抱负。

    “子衿,鸿鹄一再高举,方能睹天地方圆,现今乱世战乱四起,我有寥阔之志,不畴登天,惟愿靖平四海,你可懂?”宇文铮展臂侃侃而谈,英姿颀长的身影在夜空下仿若神祗,整个天下似乎都囊括在他修长的手中。

    她早知他有这个志向,这也是他与父亲最像之处。那龙登九五的荣耀他们都唾手可得,可最吸引他们的不是那至尊之位,是征途天下的浴血历程,是在乱世搅弄风云的烈火之心。

    眸如秋波,指如春笋,玉子衿起身将一只手放在那只大掌中,“我懂。白骨蔽野,青山旧时,总要有人来还这片山河本来的色彩,你有济时救世之志,断不能为私情所阻。”

    “我就知道你懂,随我回川西可好?;那里虽然不及上京繁华,但泠山银湖,自有一番别致。”宇文铮冷漠的眼角流露出难得的温柔,手指细细抚摸着玉子衿洁白细腻的额角,双目紧锁在她精致的五官,那般美胜过落英如雪,飞花似梦。

    玉子衿默然,父母高堂俱在,她又如何能走?

    “子衿?”

    “我。。。。。。对不起,我不能和你回去。”

    “我知道这样和一个男子离去,你难免心有忌虑。你父亲精明深察,若让他发现了是你数次救我,你如何立身?”

    “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为人子女,我对父亲已做下叛逆之事,又岂能只身私逃,罔顾生养恩情?若他日父亲发现,是何惩戒我应下便是,这样一走了之,非人子所为!”玉子衿斩钉截铁道,今日救他虽是凭心,二弟却是她央求而来,她岂能一走了之,将所有不可预知的后果抛与二弟一人。

    宇文铮眼睑微沉,知她是放不下双亲与胞弟,便也不再强求,玉子衿反握住宇文铮的手掌缓缓宽慰:“你放心吧,父亲不会发现的,二弟早已安排好了一切,父亲无论如何都不会怀疑到我头上,平白无故他怎么会想到我与你有瓜葛?”

    如若她不跟他走,可能这一辈子他们都不会再有瓜葛。宇文铮暗暗心痛,随口转移了话题,挽着玉子衿席地而坐,让她靠在自己身上渐渐睡去了,直至天明二人方才醒转上路。

    此时玉策严锁上京,并派人将几队逃出上京的可疑人马悉数捕回,却无一人是他所寻,气急败坏摔碎了无数琉璃盏,不得不怀疑宇文铮可能还藏匿城中,立时又进行了一轮新的搜索。殊不知,志在必得的猎物此刻早已身在千里之外。

    沿颂西河一路南下,顺水顺风三日,玉子衿带着宇文铮经崇溪过连渡绕道数百里,又北折抵达泸关外,绕道而行这么大一个圈子,任谁也难以轻易捕捉到宇文铮的行踪。

    青天初日下,古老庄严的关隘依稀可辨“泸关”二字,一眼西望,草木稀疏,虽是一地苍翠远接天际,尽头却是春风不渡的荒淡。

    玉寒已经提前一天早到了泸关,树林一宿,次日清晨听得马蹄达达清脆入耳,在清晨静谧的树林格外清晰,一男一女同乘一骑而来,男子英姿伟岸,女子清灵娇小,正是宇文铮与玉子衿。

    宇文铮翻身下马,未及玉寒上前便展臂将玉子衿抱于马下,玉寒眸光一冷,原地顿步。

    打量着眼前不显山水的少年,宇文铮没有露出什么神色,只向玉寒拱手谢道:“此次多谢大都统,宇文铮感激不尽。”

    玉寒冷立凝望着宇文铮,平静无波的眸光读不出任何情绪,侧头向一边:“不是我要救你!”言外之意便是“我不怎么想救你,不稀罕你谢”。

    宇文铮淡然将手负于身后,似乎刚才的对话从未发生过,一贯的淡漠让人难以琢磨。玉子衿白了玉寒一眼,适时化解了尴尬:“我二弟自小沉默寡言,不善与人相处,并非故意不善,你莫要多心。”

    宇文铮对玉子衿启唇浅笑不置一词,轻道一声“随我来”牵着玉子衿的手漫步而去。

    树林深处,一处略显破旧的庙宇静立其中,推门而入,须发银白的老翁石像映入眼帘,左手持杖,右手持红绳一股,原来这是一座月老祠。祠中灰尘尽落,摆设却是条理,想是战乱难以为继,庙祝便都离去了。

    “你可是有话要对我说?”玉子衿秒目流转在宇文铮身上,眼眶有了些许微热,这几日相处,由生疏迷离到相熟相许,她还未从美梦中醒转,泸关便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