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农家考霸)-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村长很快急急忙忙的赶过来了,大约是出来的太着急,他一直习惯带着的帽子都没带,显得一头白发有些乱糟糟的。“两位差老爷亲自过来,可是有什么重要事情?”

    那两位衙役这才问道:“你且点一点,是不是你们村的人都在了?”

    村长心中咯噔一声,也有些不太好的猜测,生怕是加税或者征劳役的苦差事,只是衙役在面前等着,他只得一个个的去清点,点完之后才说道:“有六个村民在县城里头打短工,两个外来的媳妇会娘家去了,还有老赵家陪着他家小儿子去城里头看县试榜单了。”

    那衙役微微一愣,倒是笑着说了一句:“你们村还出了个读书人啊。”

    说完这话,他继续说道:“行吧,这些人你记一下,待会儿我读完官老爷的公告之后,你得一模一样的给他们读一遍,一定要让所有人都知道。”

    老村长见他说得严重,更是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连声说道:“是是是,小老儿记住了。”

    那衙役这才打开一张纸张来,大声念道:“王大狗,王曹氏夫妇,新亭府洪文县大槐村人,暴戾恣睢、跋扈自恣、衣冠枭獍、鸮鸟生翼,竟恶待父母,全不顾养育之恩,打骂折辱,至二老饿死家中,实乃不堪为人子!”

    “今上听此惊世骇俗之事,令三堂会审,确认罪名无误,现判王氏夫妇斩立决,不行剥皮磨骨之极刑不消此等忤逆罪名。大槐村长、王氏族老管教不严,处以绞刑,曹氏父母刺字流放三千里,王氏邻舍知情不报,流放一千里,王氏族亲、曹氏族亲,未行看管之责,杖责80棍,洪文县县令革职查办失察之罪,以示惩戒。”

    一连串的刑法下来,下面听着的陈家村人两股战战,有些胆儿小的已经哭了出来,倒是那两个衙役似乎读的多了,反倒是有些镇定了。

    读完之后,那衙役还开口说道:“陈家村长,那洪文县的事情影响极大,不说知府老爷,当今身上听了也是雷霆大怒,严查大周各地忤逆不孝之罪,老村长还得好好看管村人,我们戴河镇可是万万不能出现这样的事情。”

    老村长脸色青白,连声说道:“差老爷,我们陈家村可没有这种忤逆不孝之人啊,大家伙儿都知道我们陈家村民风最好,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就连打骂婆娘的都少见啊。”

    那衙役见他似乎呀吓坏了,倒是还开口安慰了一句:“这个我们自然知道,别的不提,虽不知道咱们戴河镇的县太爷是个大孝子,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老村长这才缓过一口气来,别看饿死父母的只有一个人,但这获罪的可不只是一个人,不说亲戚,就是相亲也倒了大霉,尤其是那个村长可是直接绞刑了。

    老村长一瞬间觉得自己的脖子都挂在绳子上,在脑子里头不断的想自家村子有没有对老爹老娘不孝顺的人,这一想还真的觉得有几个,顿时慌乱的不行。

    不说心里头如何想,他肯定是不会告诉这两位差老爷的,一边满口说自家村子什么都好,一边又让他们留下来吃一顿便饭,还喊家里头婆娘杀鸡。

    那两位衙役倒是想留下来蹭饭,但还是摇头说道:“我们倒是有心吃顿饭再走,但县太爷下了死命令,今日就得把这一代的村子走完。”

    老村长留了几次都没把人留下来,最后只得给他们塞了两个荷包,盼着这两位回去都说说好话,等他们人一走远,老村长的脸色一变,气势汹汹的朝着他脑子里头惦记着那几家跑。

    不用老村长教训,那几家对老爹老娘不那么孝顺的人家也已经吓得脸色发白了,虽说古代人重视孝顺,不孝顺是上升到人格的瑕疵,但乡下却没有那么多讲究。

    陈家村的风气确实是还算不错的,从来没出现过老无所养的事情,但兄弟多了把老爹老娘当做负担推三阻四的事情也常有。

    不过这次大槐村的事情一出,估计整个新亭府之内短时间都不会再出现这种忤逆不孝的事情了,皇帝这一招牵连甚大的株连给老百姓们敲响了警钟!

孝道() 
老赵头领着儿子;手里头还提着一大块肥肉;背篓里头甚至还装了一包糖果;那可是过年时候他们家才舍得买的东西;即使花了钱,老头儿心里头还是美滋滋的。

    只是走进村里头的时候老赵头觉得不对劲起来;奇怪的说道:“我还估摸着你娘的性子;这会儿怕是在村口等着,谁知道这一次她倒是沉得住气。”

    赵九福看了看村子却皱了眉头:“爹,是不是不大对劲啊;这个时候怎么村里头空荡荡的;就算没有人出来闲聊,也该有人出门干活才是啊。”

    老赵头一琢磨也是,不光是村口没人,地里头也没瞧见有人,但偏偏每家每户都能听见声音,似乎还能听见女人嚎哭的声音。

    老赵头心中咯噔一下,还以为出了什么要不得的事情,连忙拉着赵九福往家里头赶;如今赵家几个儿子的房子都已经搭起来了;空地收拾出来之后,赵家这一块就显得热闹了一些。

    两人走到赵家门口,却听见里头也闹哄哄的;他们连忙走进去一看;却见几个儿子媳妇都在;就连一向不爱来他们这儿的二儿媳妇丁氏也在。

    “娘,你说咱们提前分家这事儿会有问题吗,哎,您要不还是跟着我们过?就算是养着阿福也没事,我跟他大哥都乐意着呢。”这是老大媳妇。

    “娘,你是知道我的,我就是刀子嘴豆腐心,这些年我也没有亏待你们二老是吧。”这是老三媳妇,说的要多可怜多可怜。

    老二媳妇不甘寂寞的挤了进去,这怕是她嫁进门之后第一次这么热情,对着老陈氏的脸上带着满满的笑容,不知道的还真以为她是个多孝顺的媳妇呢:“娘,这些年来我和老二忙着求生活,也没能在您二老身边伺候,您要是有啥想吃的,想喝的,尽管开口说。”

    老赵头不明所以,咳嗽了一声提醒了自己的存在:“你们这是在干嘛呢?”

    谁知道他四个儿子看见他回来,齐刷刷的看了过来,七嘴八舌的几句开始讲话,弄得老赵头脑袋发疼,大声喊道:“行了行了,都住口,老四,你来说。”

    赵老四还算是镇定一些,从头至尾阿那些衙役带来的消息说了一遍,这才摸着自己的鼻子说道:“这不是大家伙儿都被吓坏了。”

    老赵头算是听明白了,没好气的骂道:“一个个脑子都进水了吗,大槐村的事情是大槐村的事情,你们只要问心无愧,难道还怕我们二老上衙门告你们不成。”

    赵老大原本是不担心的,毕竟他自问是个孝子,媳妇也是个孝顺的,但这会儿也忍不住说道:“爹,我,我这不是看家家户户都还怕,也忍不住慌了。”

    老赵头瞪了他一眼,骂道:“白长这么大个头了,我赵家什么时候出过不孝顺的人,我们乐意跟着阿福过日子,那是我们自己乐意的,当初分家书上也写清楚了,你们怕什么。”

    说得几个儿子媳妇低了头,老赵头又说道:“你们只要惦记着我们俩口子,别把每年的粮食都忘了就成,放心吧,我们不会去衙门告你们忤逆,没这个闲功夫。”

    几个儿子媳妇都被他说得讪讪的,最后还是老陈氏出来说道:“行了行了,散了散了,该回家带孩子的带孩子,改下地的快去下地,我们俩现在身体好,还用不着你们跟前跟后的伺候,你们也把心放心肚子里,我们俩对你们没啥不满意的。”

    等赵家四个儿子媳妇都走了,老赵头和老陈氏对视了一眼,都有些无语的摇了摇头。

    老陈氏这才猛地反应过来幺儿回来了,连忙拉着他问道:“阿福,你是不是考过了?”

    赵九福自然的点了点头,带着几分笑意说道:“娘,我考了第一名。”

    老陈氏顿时欢喜起来,其他的事情都扔到了一边,搂着儿子就狠狠的亲了一口,弄得赵九福忍不住红了脸颊,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老陈氏偏偏还故意搂着他说道:“怎么滴,还害臊啦,你小时候满院子光屁股乱跑我也没说你,我是你亲娘,亲一口也不成啦。”

    赵九福对此十分无语,暗道自己绝对没有光屁股满院子跑的时候,就算有那也是不得已穿着开裆裤自己没办法选择,他只得硬着头皮叫道:“娘……”

    老陈氏哈哈一笑,旁边的老赵头帮儿子解了围,笑着说道:“行啦,你也别老是折腾孩子,阿福现在可是正经的读书人了,他可是考了第一名,听说县试考了第一名,县官还会给赏银呢,不过今年县官似乎很忙,也没说要见见考生们。”

    老陈氏想到了那些衙役的话,忍不住说道:“八成是因为那大槐村的事情,这才让县太爷见一见考生的时间都没了,哎,你说这人确实是畜生不如,害死了爹娘不说,还害了那么多无辜的人,现在还害了咱家阿福喜事儿都没有那么热闹了。”

    老赵头的意见跟老陈氏完全一致,一起骂道:“可不是吗,你说这人能把爹娘都饿死,可见是个十恶不赦的,能有这样的人,我看大槐村整个村子也不怎么样,这要是在咱们村,村长能不管?族长能不管?”

    老陈氏还低声说道:“要我说,就是大槐村那边的风气不好,咱们村那个老何家的媳妇你知道吧,也是大槐村来的,听说整天跟婆婆顶嘴,在家里头好吃懒做的,可见大槐村出来的姑娘也不怎么样,哎,这次看她还敢不敢作。”

    虽说因为大槐村的事情败坏了气氛,但老赵头和老陈氏还是觉得,自家孩子顺利的考过了县试得热闹热闹,就算不摆流水席吧,至少也得自家人吃顿饭。

    最后还是赵九福把他们拦下了,还劝道:“爹,娘,再有两个月我就得继续考府试,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在家里头多看一会儿书,免得分了心。”

    他这么一说,老赵头先答应了:“说得对,什么都不如读书重要。”

    老陈氏还有些惋惜,老赵头却劝道:“孩子他娘,大槐村的事情刚刚出来,咱们就在家里头热闹的话难免让人说嘴,再说了,前些日子阿福考过了几场,家里头就人来人往的,这要是知道他已经考过了县试,那还不得把咱们家的门槛儿踩坏了。”

    老陈氏一琢磨也对,吃饭哪有自家孩子的前程重要,于是也就答应了下来。

    也是大槐村出的这事儿太巧了,正好跟县试的时间撞上了,不说县太爷没心思跟这群考生见面唠嗑,就是村里人也没心思来管赵九福是不是考过了。

    大槐村的事情产生的影响比赵九福想的还要大,一般来说礼法在乡村的影响力并不如大家族那么大,这其中有农人生存困难的缘故,毕竟你连肚子都吃不饱的时候,什么礼法都是虚无,乡下人家不善待父母的并不少见。

    他们陈家村还算是好的,至少从未听说有儿子媳妇敢打骂爹娘,但生活中小的磕磕碰碰并不少见,就是老陈氏口中那个大槐村嫁过来的媳妇,跟她婆婆两个人当庭对骂的事情也发生过,那时候还是村长出面狠狠骂了那媳妇一顿。

    且不提千古难题婆媳关系,大槐村的事情一出,似乎所有人一夕之间都变成了孝子贤妇,有些人胆子小了一些,在爹娘面前都不敢大声说话了,实在是有些矫正过妄。

    就是那个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