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3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边的枪声平息下来,山谷内的喊杀声停止。伏击圈外的伪军也不傻,知道自己的友军已经崩溃的他们。在日军派出的那位少佐顾问的率先带头之下,见势不妙的立即调头向北转进。

    带队的伪军团长,此时也顾不得在出击之前,自己那位总司令再三交待的,一定要拿一个头彩,以便将来为扩编奠定好基础的命令。扩编不扩编是以后的事情了,要是现在不跑,就是扩编成一个军,自己也捞不到任何的好处。

    之前自己占着兵力和火力的优势,欺负这些八路还可以。如果能够将这股八路一口气吃掉,在日本人那里自然会另眼相看。可眼下前边两个营都一去不复返了,自己要是还在这里坚持。等那股八路反过手来,到时候现在只剩下两个连的自己岂不是要倒霉了吗?

    而督战的那位日军少佐也不傻,要是这两个连都是正儿八经的日军,他自然不会就这么放弃。可这两个连都是伪军,在他眼中并不可靠的支那人。前边的战斗,已经表明这些人的战斗力,实际上就是一群垃圾。

    都这个结果了,他那里还敢在这里硬扛?自己在这里的任务是督战,并控制这些不可靠的支那人,不借着这个机会再一次的反水,不是在这里负责作战的。识时务者为俊杰,自己虽说算不上俊杰,可也是大日本帝国的精英,不能在这里陪葬。

    这位很是有些识时务为骏捷的少佐,甚至不用伪军那个团长请示。前边枪声刚一平息,就以去请求上级作战指导的名义,率先向后开溜。他跑的快,那个伪军团长速度也不慢。日本人都开溜了,自己还干嘛在这里死挺着?

    结果等到李子元抽调的部队赶到的时候,这股伪军已经一口气撤的早就让人望尘莫及了。慢了整整一拍的追击部队,只能两手空空的回来报告。好在李子元也不是那种贪心的人,既然人家都开溜了,自己也就别死皮赖脸的追下去了。

    并不想在这里多耽误时间的李子元,见到已经无战机可以利用,马上收兵押着俘虏和缴获的武器,一口气直接撤到十里岭内隐蔽待机。等到后续的日伪军赶到的时候,李子元早就在十里岭内开始休整了。

    除了抱着迫击炮不撒手,死活要自己背着的贺会章之外。其余的缴获武器将枪栓都卸下来,连同弹药一起就让这些伪军给扛着。这么多的壮士的劳力不用,难道还要抽出有限的兵力自己去劳心劳力的扛着?

    这些伪军一看就相当受到重视,伙食水平应该相当的不错。一个个都相当的壮实,身体素质至少看来其都很好。唯一可惜的是,那些驮运重武器的马除了一匹之外,其余的都被李子元的机枪火力给打死。有了这些俘虏作为劳力,部队一下子轻松不少。

    进入十里岭后,看着连续转战显得相当疲劳的部队。李子元咬了咬牙,还是决定在这里休整一天。这场伏击战下来,部队缴获了不仅仅是武器弹药,还有一批给养。虽说数量不算多,可也足够部队几天内不用筹措粮食。

    所以在撤入十里岭之后,李子元没有进入任何的村庄。直插十里岭最深处休整,以尽可能的多争取一段时间休息。至少让部队略微的喘息一下,养足了精神才能继续战斗。最关键的是,他需要足够的时间寻找壶关独立营。

    据他所知十里岭地区,是壶关独立营的主要活动区域。部队在这里休整一段时间,也让他可以有时间找到壶关独立营。不过部队进入休整状态,但却并不意味着彻底的放松。尤其是李子元,更不能进行任何的休息和放松。

    他一方面将刘连明的侦察连撒出去侦察周边的敌情,并寻找壶关境内自己的兄弟部队。一方面架设电台,想要与军分区取得联系。自形势突变以来,李子元就一直在为军分区的安全担心。眼下形势稍微稳定一些,寻找军分区的下落就成了他最着急的一件事情。

    至于马永成则自告奋勇的,去给那些被俘的伪军做思想工作,试图争取一部分伪军参加八路军,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将损失不轻的部队,尽可能的补充完整,李子元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让周同去帮着他做工作。

    这些俘虏小五百人呢,哪怕争取到一半的人参加自己,就是两个连的建制兵力。如果马永成真的能够拉过来一半的人,至少自己下一步行动的时候,可以底气略微的充足一些,不用担心手中兵力不足了。

    而那边在突围战的时候,已经打光了自己所有的*。最后一门迫击炮,也因为无炮弹可用,带着转战又是一个累赘,最后一门迫击炮被炸掉的贺会章。对于缴获的这两门国造八二迫击炮,以及携带的六十多发炮弹可谓是欣喜若狂。

    这下他的部队不用在去干步兵的活计,又可以堂堂正正成为炮兵了。对这两门迫击炮很是爱不释手的贺会章,乐的就连睡觉都能笑出声来。对于这个家伙的表现,李子元摇了摇头去没有在批评他。

    对于李子元来说,不是这一战切掉了尾巴,也不是这一战缴获了一批武器和抓到几百俘虏。而是他在那几个被击毙的伪军官身上,搞到了自己最急需的壶关地图,这对于他来说才是最需要的。

    更何况这张地图上,清晰的表明了壶关境内日伪军的动向。这对于李子元来说,比缴获几挺机枪都重要。自己这正瞌睡呢,伪军就给自己送来了枕头。有了这张地图,对于李子元来说,无疑会省下很多的事情。

    打开地图,李子元一方面不断的思考部队下一步的动作,一方面也在琢磨日伪军下一步的动向。只是下一步怎么走,李子元还要等待刘连明侦察结果 。眼下敌情不明,自己暂时还是不能轻举妄动。

    这次缴获了四百多条配件齐全辽十三步枪,虽说在有些人看来不如中正式或是捷克造,但在李子元看来已经很不错了。*缴获的数量不算多,可一千多枚东北造*,也足够使用一阵子了。

    二十多支大沽造的*,十多支大沽造驳壳枪,还有几支马匣子枪。五挺法造原厂的哈奇开斯重机枪,虽说口径老了一些,可有总比没有强的多。齐刷刷的三十六挺捷克式和比利时造轻机枪,再加上原有装备的,这次自己的部队可以超编配备了。

    最关键的是,这次缴获了十万多发七九子弹,足够自己使用一阵子了。这个伪军团这次追击自己,除了每人都配发了一百发子弹、四枚*。每挺重机枪携带了三千发子弹,轻机枪携带了四个弹匣和一千发散装弹药之外,还携带了一批备用弹药,

    十几个掷弹筒虽说都是日军给的二手货,但保养的也算是不错。这次缴获的弹药,不仅可以完全补充战损,部队还可以有一些储备。至少弹药方面,自己短时间之内不用在担心。只是多出来的武器,李子元却是有些头疼。

    全都带着有些不可能,可又不能都埋在这里,这里毕竟不是自己的老根据地。埋在这里,搞不好也就意味着永久的损失掉了。要是将多余的武器,都交给壶关独立营到是一个好办法,可他们现在转移到哪儿去了?

    还有三营那边怎么样了,李子元一直都在为他们担心。自己突出了鹤田沼楠苦心设置的合围圈,鹤田沼楠能放过他们吗?他们现在有没有摆脱日伪军的追击,有没有脱离险境,这让李子元很是有些忧心。

    看了一眼那边说的唾沫纷飞的马永成,李子元摇了摇头什么都没有说。这方面是马永成的强项。让他自由去发挥吧,能争取来多少是多少。如果真的一个都争取不来的话,那也只能认了。

    李子元现在已经得知这些伪军的真正身份,对这些伪军已经有了一个很详细的了解。从这些伪军身上的军装和配置来看,那位总司令对这个教导团很重视。至少开出的相当丰厚军饷,不是八路军能够给得了的。

    这些人去参加伪军,除了冲着能够养家糊口军饷去的,还能有其他的原因?给日本人当狗,也不是那么好当的。不仅名声臭不说,日军很多时候也不拿这些伪军当人看。不为了军饷,谁去干这种事情?有了这个出发点,谁知道马永成能够动员来多少人。

第四百三十四章 总结经验和教训() 
不过这支伪军虽说有些只是外表光鲜的马粪蛋,但出乎李子元意料的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伪军真的不咋地。这些伪军士兵因为是为了当军官培养的,所以文化素质至少都在高小一级的。

    虽说文化水平不算高,可在眼下文盲还占据大多数人口的时候,这个起点虽说不算高,但也绝对不算低了。而且都过严格的训练,虽说只有半年的时间,但至少也算是有点模样。战斗力不强,并不代表着这些人真的一点价值没有。

    毕竟待遇无论再好,也当的是给日本人卖命的伪军。这是伪军的教导团,不是重庆方面的中央军校。名声有些臭,一般真正文化水平比较高的,没有几个人愿意干这个。差不多的人,要么跑到大后方去考中央军校,要么投奔了八路。

    能招到这么多的高小毕业生,也算是那个家伙的能耐了。只是李子元不知道的是,那位冀察战区副总司令投敌,就任伪开封绥靖公署主任后。利用开封临近黄泛区的特点,灾民那里招收的。

    自花园口决堤之后,整个黄泛区哀鸿遍野。再加上战乱的影响,整个黄泛区始终未能恢复。失学、失业外加失地的青年,除了投奔各种抗日武装之外。还有相当多的人,没有地方可去。尽管当伪军有些难看,可毕竟能够领导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的薪水。

    再加上他的要求也不高,文化程度高的人能招到自然好。如果实在没有人愿意报名,那么相当于几十年后小学高年级毕业生的高小,他也是不挑的。反倒是在他的想法之中,文化程度太高的人,脑袋普遍都太灵活了,有些不太好控制。

    高小毕业生既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但充其量也就是小学毕业生的真实文化水平,也实在说不上高。反正这些人培养出来,又不是让他们去当师长、团长。只是分下去当一个排长,水平也足够用了。相对于这些人的水平,他更看重的是这些人对自己的忠心。

    当然对于那位眼下身兼汪伪陆军第二方面军总司令,伪开封绥靖公署主任。手中掌握着被汪伪军事委员会认为,是眼下整个汪伪手中几十万伪军之中,战斗力最强的两个军的老兄。究竟怎么想的,李子元自然不会关心。

    敲了敲地图,李子元摇了摇头,将心思从马永成那里收了回来。对于他来说,清楚的知道现在自己最需要考虑的,不是究竟能够动员多少伪军参军,更不是那位伪军将领究竟怎么想的。对于李子元来说,那是马永成这个政委的事情。

    而他自己眼下最应该做的,是总结这次的经验和教训,同时琢磨下一步该怎么走。合上地图之后,感觉到有些疲惫的李子元,靠在山坡上一颗大树微微闭上了眼睛。只是他看起来在休息,但脑袋里面没有片刻的停顿。

    在他的脑海里面,将此次作战从出击硚口那一刻起,一直到现在的整个经历都在回放。对于李子元来说,这一仗的感触只有四个字,那就是刻骨铭心。自己必须要好好的总结此次作战经验和教训,以免再一次的重蹈覆辙。

    就在李子元靠在树干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