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3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战经验和教训,以免再一次的重蹈覆辙。

    就在李子元靠在树干上,闭着眼睛好像是在休息一样的时候。何三亮来到他的面前,将一件日军的大衣披到他的身上。只是当这件大衣刚刚盖到李子元的身上时候,李子元却是睁开了眼睛,看着面前的何三亮叹息一声:“老何,这次咱们的教训深刻啊。”

    “我当兵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打败仗。还是在我们最兵强马壮的时候,打的这次败仗。一次突击,老子就折损了半个营,这种窝囊我实在是有些咽不下。我没有那么多的忌讳,打了败仗就是打了败仗。走到哪里,换什么形容词,都改变不了老子打了败仗的事实。”

    见到李子元并未休息,何三亮也坐到他的身边,沉思了一下之后道:“团长,这次的确教训深刻,之前我们有些太轻敌了。对日军的后续行动判断上,出现了一些不该有的失误。不过这也不能都怪到你身上,我们的情报上还是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如果咱们的情报来源在广泛一些,对形势的判断考虑的再全面一些,我们应该可以避免很多问题。不过这次的失败,对于我们来说也未必不都是坏事。至少让我们之前高烧的头脑,彻底的冷静了下来。有了这次的经验和教训,我想我们在今后会更加的成熟。”

    “不过,要说这次是败仗,其实多少有些勉强。毕竟咱们虽说在硚口损失了半个营,可也没有让鬼子达成他们的战略企图。而且部队基本上是成建制的突出来了,除了断后的三营之外,没有丢掉一个伤员的冲了出来。”

    “还一口气解决了这么多的伪军,其实最多也就算是一个平手,只是咱们吃了一点亏而已。一场战斗的结果,代表不了什么。即便是一次战术上的失败,可战略上咱们并没有输掉。团长,你可是全团的军事主官,部队上下可都在看着你呢。”

    对于何三亮的劝说,李子元摇了摇头道:“老何,你放心,我还不至于因为一次的失败,就一蹶不振到底。我李子元还没有那么的脆弱,就连一次失败都承受不起。现在对于我们来说,最关键的是总结经验和教训。不能在一个问题上,连续跌倒两次。”

    听到李子元的这个回答,何三亮微微的松了一口气。自从硚口一战之后,李子元的脸色就没有好过。他一直担心原来有些心高气傲的李子元,会接受不了这个失败。毕竟自从自己认识他那天起,就是他一直在占鬼子的便宜,那里吃过这么大的亏?

    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可对于李子元这样的外表看着随和,其实骨子里面极为心高气傲的主,一次失败的打击也许是相当沉重的。不过从现在看,李子元的心态调整的不错。没有被失败打倒而一蹶不振,至少看起来状态调整的不错。

    想到这里,何三亮将两封电报放到李子元的手中:“这是军分区的回电,以及转发过来的军区电报。咱们在为上级担心的同时,上级首长也在为咱们的安全担心。现在分区已经安全突围,并告知咱们撤销原来的命令,一切以保存有生实力为第一要务。”

    “军区发来的,主要是敌情通报。从军区这份敌情通报上来看,日军的此次行动应该是策划已久了。除了没有放弃过摧毁我太行根据地,消灭总部机关的意图之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你老兄。”

    “此次日军后期扫荡的整个作战意图,都是咱们那个老冤家鹤田沼楠一手制定的。不过相对于要一雪前耻的鹤田沼楠,日军第一军的战略意图有两个。一是彻底摧毁我太行军区,第二就是利用对我太行军区的扫荡作为烟幕。在第二阶段,解除林县方面平汉路的威胁。”

    听到是军分区的回电,已经军区的电报。李子元马上打开电报,仔细看了起来。电报上军分区明确告诉李子元,原有的外线出击的命令全部撤销。让他寻找机会,依托地形和群众,坚持独立的游击作战。

    看完两封电报,李子元沉吟一下后道:“潞东现在的情况如何,分区还没有给与答复?我现在最担心的是两件事,一是三营的下落和情况。第二就是日军此次大扫荡,对路东的破坏程度。现在两个方面都无消息,我实在是有些不放心。”

    李子元的担忧,何三亮点点头道:“三营那里,在刘连明外出侦查的时候,我已经叮嘱他派得力的人手去寻找三营。至于潞东地区眼下的实际情况如何,我们现在也只是干着急没有办法。鬼子的封锁太严密了,我们现在无法查到那边的情况。”

    何三亮的话音落下,李子元沉思了一下后,突然道:“老何,你说我们在十里岭内休整两天之后,让部队恢复一下元气。再杀一个回马枪返回潞东地区境内,会不会是一个比较适合眼下情况的办法?”

    “鬼子这次下了这么大的力气,对潞东地区实施扫荡。在分区与我们都已经跳出外线作战之后,鬼子恐怕不会更也没有必要,在潞东地区继续保留太多的兵力。这无疑对我们是一个机会,如果我们选择这个时候返回潞东,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时机。”

    说到这里,李子元打开地图,手指日伪军沿着壶北与壶关交界线移动,一直移到壶关东北方向的平顺、壶北交界地带后。手指进入平顺,在折向壶北境内。在壶北、黎城、平顺三县交界处停了下来。

    看着李子元手指停下来的点,何三亮沉思了一下后道:“如果我们选择这条路线,要经过平顺与陵川交界处。但那里是日军对林县方面作战的主要地域,而且平顺南部也是林县方面的防区。”

    “我们选择这条路线,会不会引起我们与林县方面的误会?还有,那里现在是战场,我们经过那里会不会引起日伪军的注意,将视线转移到我们的身上。咱们才脱离危险,再让日伪军给搂草打了兔子,可就有些不妙了。”

    “眼下日军在林县方面可是投入了重兵。要是被日军察觉到他们身后来了我们这支部队,只要来上两个步兵大队,我们恐怕就很难抵御。眼下在壶关和平顺地区活动的四分区,我们现在又始终无法取得联系。团长,下一步究竟往哪里走,我想咱们还得再慎重一些。”

    “而且政委担心的也不并不是完全没有一点道理,要是这个时候我们进入甚至是接近他们的防区,都会引起政治上的纷争。团长,我认为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摸清鹤田沼楠,现在所在确切动向之后,在做下一步的打算为好。”

第四百三十五章 也许是一个新的开始() 
对于何三亮隐隐的担忧,李子元看了看他,却是摇了摇头道:“老何,进入十里岭以来你一直在忙着与上级沟通取得联系,以及向刘连明交待任务,有些东西你还不知道。我在审讯被咱们俘获的伪军官的时候,已经得知林县那边的主要战事已经结束。”

    “三个军之中除了新五军被合围之后,成建制的投敌之外,其余的两个军已经全部的溃败。你的老部队四十军在转移的过程之中,在陵川境内遭遇日军重兵合围。大部被打散,只有少部分的兵力突围出去。”

    “二十七军一个师已经被打垮,连同他们师长在内大部分人被俘。剩下的两个师,也在日军的合围圈内苦苦挣扎。至于他们的集团军总部,到现在还不知道下落。也就是说,打到现在这场战役,也就意味着基本上结束了。”

    “他们在从豫北调往晋南参加此次扫荡的途中,已经在陵川一线见到了大批原来四十军的被俘人员。并在北上之前,还看押过一天被俘人员。其中你们四十军的,占据了被俘人员一多半的数量。”

    “剩下的都是二十七军被俘人员,新五军被俘人员在他们军长投敌后,已经送回自己你部队。眼下日伪军正在林县、辉县、陵川一线,进行反复的拉网扫荡。估计眼下还顾及不到这一线,更不会引起什么误会。”

    “更何况原来在壶关与平顺,原本就不是他们的防区,是咱们太行军区四分区的辖区。他们的防区在壶关以南的陵川,东面的林县地区。在壶关和平顺地区,也就是与他们的防区相邻,或是有些交叉而已。我想走这条路线,应该不会有什么影响。”

    “没准,我们也许还有机会收拢一些他们被打散的人,想办法将他们给送出日军的合围圈。所以老何,有些东西你也不要太过于担心了。凡是都要看两面,有些时候坏事未必不会变成好事。”

    听到李子元口中这个消息,何三亮脸色瞬间变的惨白。眼下他虽然已经参加了八路军,并在年初的时候已经入了党。而且在李子元的坚持之下,虽说眼下只是代理参谋长,可全团的干部都知道这一仗过后,他这个头上代理二字估计就能摘下去。

    但对于何三亮来说,尽管眼下的身份不同。可四十军那支部队对于他来说,毕竟是人生之中一段经历。他从军的生涯就是从四十军开始的,也是这个军把他将一个半书生,培养成了一名相当合格,并精通参谋业务的军官。

    他曾经跟随过这个军,在临沂保卫战的尸山血海中一路上冲杀过来的,一同经历过徐州会战大突围的血战。如果没有那段被俘的经历,也许他现在还在这支部队中生活,当着他的下级军官。

    在他的眼中这支杂牌军,尽管武器低劣、火力贫弱。但是在这场关系到民族存亡战场上的表现,从来都不比任何一支军队差。即便是在西北军中也是杂牌,受尽了各种嫡系的歧视,但是一向以能吃苦耐劳、敢打硬仗著称。

    眼下这支曾经以万余兵力两次死守临沂,从万余人打到最后拿枪的人还凑不成一个团。在日军绝对优势的地空火力之下,打到最后一兵一卒的英雄部队。却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如此快速的崩溃,让他几乎不敢相信。

    尽管进入太行山之后,这个军内外发生的变化他也知道。他知道在孤悬敌后这几年的艰苦磨难,这个军早就没有了当年血战临沂的豪气。更已经没有了当年七七事变之外,全军团只有一个师编制,还在不断被裁撤、缩编。全军只给一个师军饷时候,全军一条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了。

    尤其那位老总面对着内部的左右掣肘,部队被重庆方面渗透厉害,敌后战场生存的艰辛。以及已经年逾花甲的岁数,早就没有了之前的雄心壮志。他们在发动群众上,也远没有八路军的那一套。

    林县又是有名的穷地方,粮食产量本身就无法维持两个军的生存。整个林县方面控制的地区,主要粮食产区都控制在那支中央军嫡系部队手中。所有的武器装备和弹药的补充,还要经过日占区从黄河以南运过来。

    从每一发子弹、每一件军服都要千里迢迢,突破日伪军的封锁下送过来。整个军的生存环境相当的差,三个军又是各自为战,谁也不买谁的账。为了维持部队的生存,走私的事情也没有少做。

    在加上临沂血战,部队本就不强的身子骨,损失的相当厉害。虽说增编了一个师,总算凑齐了一个实打实的军建制。但在日军频繁扫荡之下,始终未能得到有效整补的情况之下,部队战斗下滑很快。打了败仗并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可败的这么惨却是他没有想到的。

    他始终不敢相信,这个他军人生涯起点的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