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铁骑无双-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6章 攻南阳() 
此时的张曼成,就位于宛城以北十里处,位于中军之中,张曼成能当这个渠帅,也不是易与之辈,见曹操士卒精锐,来势凶猛,立即采取了十面埋伏之计,将十兵分成了十队,每队三万人,分别与曹操冲杀,一队失败,另一队补上,而后被打散了的队在阵后重新集结,准备重新上战场,采取车轮大战。

    大战从上午持续到中午,曹军已人困马乏,攻势渐渐缓了下来,在帅旗下之的张曼成冷冷一笑,中央官军,也不过如此,自己的部下虽然也死伤了几千人,但这一仗,自己要全歼曹操所部!

    “传令,第一队到第四队全部参与进攻!”张曼成见汉军已然人困马乏,准备开始发动总攻了。

    黄色的大旗招展,十几万黄巾军组成一股汪洋大海向着曹操军发动了如浪潮般的攻击,在黄巾军的攻击之下,曹军如一叶小舟,在汪洋大海里不断被吞噬。

    “孟德,撤军吧,再不撤,都走不了了。”夏候渊大呼道。

    曹操一咬牙,他知道,今天打胜已经不易了,再不走,全军就要被包围,全军被歼在这里,曹操当下一点头,口中大喝:“退兵!”

    其实不用曹操说,曹操的士卒已经在败退,五千人被淹没在黄色的海洋之中。

    此时的曹操已是血满征袍,要不是夏候兄弟护着,早就命丧此处了。

    就在此时,远处现出一阵呐喊声,一股汉军杀入了黄巾军中,正寻求与曹操会合。

    “援军来了,给我杀!”曹操大叫着,奋力拼杀。

    此时,在城外观战的张曼成眼睛一亮,他清楚的看到了一面红色的大旗,那大旗上赫色写着秦字。

    是秦颉来了!张曼成心神一震,秦颉是个人物,只凭着五千人与自己的三十万大军对峙了这么长时间,现在,他终于出现了,这是一个消灭他的绝好机会。

    “来呀,令赵弘、韩忠、孙夏率余下的六队人马全部发动攻击,绝不能让秦颉跑了!”张曼成大叫道,眼中眼出兴奋的神情。

    “渠帅,这样一来,你身边就没有什么人了,是不是留下一队守护?”一个黄巾军将领说道。

    “哈哈,我身边有本部五百侍卫护卫足矣,只要你们把秦颉和曹操灭了,我就是安全的!”张曼成说道。

    “诺!”

    掌旗小校挥动大旗,十几万黄巾军追杀了过去,宛城外,三十余万人马杀成一团,这边秦颉与曹操汇合,且战且走,不断的后退,身后,三十万黄巾军穷追不舍,与张曼成渐渐远去了。

    “渠帅,你看,那是哪支军队?”一个黄巾军小校指着南阳城西说道。

    只见南阳的城西,一支滚滚的洪流正快速奔来,那速度,定是骑兵无疑,只片刻时间,这洪流已经更近了,仔细看去,正是一队骑兵在策马扬鞭,一面血色的大旗迎空飞舞,大旗上赫然写着一个斗大的“陈”字。

    “那是汉军!”

    张曼成脸上的汗水流淌了下来,此时,三十万黄巾军业已全部出去,追杀曹操,最近的离自己也有十里之遥,而这股突然出现的骑兵,离自己不过三箭之地,这里又是旷野,在这里,只有等死一途了。

    “快拦住他们!让城中的军队出援!”张曼成大叫道。五百手持短刀的侍卫挡在了张曼成的前方。

    “杀!”

    五百把雪亮的马刀已经高高扬起,在烈日下闪烁着寒光,陈玉手持干将剑,一骑绝尘,冲杀在最前方,带领着五百骑士向关张曼成所在猛冲过来。

    砰!

    快速奔跑的战马瞬间撞入了黄巾军的军阵当中,雪亮的马刀挥下,马刀下,一颗颗头颅被斩落。

    骑兵对步兵,屠杀!

    一场彻头彻尾的屠杀!居高临下的骑兵,轻而易举的用自己的马刀斩断黄巾军的脖子,然而,更多的黄巾军却是死在马匹的高速冲撞之下,一个个头破血流,肠穿肚烂。

    “杀!”陈玉宝剑一挥,一柄刺来的长剑顿时被斩为两截,陈玉手中长剑一转,一颗人头已落了地,这已经是陈玉杀的第十七个黄巾军,陈玉本就剑术高超,再配上宝剑宝马,俨然已如一流的武将。

    战场终于沉寂了下来,五百骑士围成一圈儿,将张曼成紧紧围在了当中,马蹄之下,到处是鲜血与残缺不全的尸首。

    远处,黄巾军已放弃了追杀曹操,匆匆回救,曹操与秦颉立即反攻,黄巾军不断的后退。而附近,已没有一个活着的黄巾军将士,只有张曼成孤伶伶的自己一个人被围在了军马之中。

    陷阱!

    直到这时,张曼成才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陷阱之中,而这陷阱的诱饵,就是曹操与秦颉,所想钓的,就是自己这条大鱼。虽然损失大了点,但,设计这个局的人还是成功了,成功的利用自己的麻痹大意,将自己活捉。

    张曼成仰望着蓝天,天是那么的蓝,白云朵朵,可惜他知道,这样的天空,他将再也无法看到。

    “天公将军!曼成去了!”一朵飞溅的血水冲天而起,长剑坠地,张曼成的眼神黯淡了下去。

    “好样的,至死也不当俘虏,想不到黄巾军中,也有这样的人物!”陈玉一叹气,当下割了张曼成的首级,率领部下的五千骑兵扬长而去

    汉光和七年五月,陈玉在宛城设伏,斩杀渠帅张曼成,南阳黄巾,自此没落。皇帝龙颜大悦,破格赐陈玉廷尉之职

    结束了吗?还没有,黄巾起义依然风起云涌,南阳还有赵弘,冀州还有张角,还有张梁、张宝,黄巾起义声势依然巨大,身为镇压这场起义的参与者,陈玉依然在不断的奋斗着。

    光和七年五月,张曼成为陈玉所杀,南阳黄巾军共推赵弘为帅,镇守宛城,与官军对峙。与此同时,皇甫嵩与朱携进入汝南,陈国、彭脱败走,又追至西华,大破彭脱,余者皆奔入宛城。

    此时的宛城,已然成了黄河以北黄巾军最后的堡垒,大汉官军从四方云集,再加上各地的豪强相助,宛城下,足足聚集了五万大军,这五万大军,皆是大汉的精锐之士,将三十万黄巾军团团围在宛城。

    黄巾军渠帅赵弘并不想困死孤城,几次派军出战,结果只是损兵折将,几次大战之后,三十万黄巾军,死伤无数,很多人见势不妙一走了之,如今,三十万人,只剩下了十几万,困守孤城,坐以待毙。

    宛城北,汉军中军大营,朱携与皇甫嵩各坐一椅,部下众将分列两旁。

    “列位,这位是吴郡孙坚孙文台,乃是忠贞之士,讨平彭脱,立有大功,诸位以后多亲近一些。”朱携指着一员虎虎生威,拿着古锭刀,年约三旬的将官说道。

    孙坚?又是一位大人物,有名的江东猛虎,看他的相貌,果然是人中龙凤,威风凛凛啊,陈玉不由暗暗称赞。

    好一头江东猛虎,真是人如其名啊。曹操心里也在称赞。

    这时,韩忠请降的使者来到了帐外,原来,韩忠是赵弘手下大将,见机不妙,就见风使舵,想转投官军。

    一听韩忠的使者来了,朱携大喜,口中说道:“破南阳黄巾,就在此人身上,让他进来。”

    片刻之后,一个獐头鼠脑的人走了进来,低着头,身子还抖着。

    “韩忠想投降朝廷?”朱携问道。

    “韩将军早就心向大汉,愿率属下两万健儿投降。”

    “韩忠只要杀了赵弘和孙夏,我就许他归降。”朱携说道。

第37章 扫平黄巾() 
“这个,韩将军手下只有两万人马,孙夏有四万,而赵弘足有八万人马,韩将军怕寡不敌众啊。”来人说道。

    “哼,你回去告诉韩忠,要想保全性命,一要拿赵弘和孙夏的头来见我,二要打开南阳城的城门!否是,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这个小人来的时候,韩将军曾说,他现在防守西城,只要大人同意他归降,明晚子时,他就打开西门,放官军进入。”

    “嗯,可以,一定要把赵弘和孙夏的首级拿来,否则,城破之日,休怪本帅无情!滚吧!”

    那使者一溜烟的跑了,看到使者走了,皇甫嵩问道:“朱大人,你真的打算放过韩忠?”

    “我若放了韩忠,恐天下人效仿造反者,以为朝廷法度不严,所以,就算韩忠投降也必须杀!”

    “那大人还答应他的投降?”陈玉问道。

    “兵者,诡道也,我如此安排,宛城内必内乱,我趁机攻入宛城,则大事定矣!”

    “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大人英明!”曹操在一旁赞叹道。在曹操的心里,只要打胜了,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可以,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而一旁的孙坚却眉头一皱,显的有些不以为然,在耿直的孙坚看来,朱携的方法不免有些下作,为大丈夫所不为,大丈夫,如要获胜,就真刀真枪的打一仗,胜了也算英雄。

    陈玉看了看曹操和孙坚的表情,心中已然知道两个人的想法,看来,这曹操还是狡诈一些,而孙坚又有些过于耿直了,这两个人的个性很鲜明,自己自会揣度一些。

    当下朱携散将,众人各回各营准备,陈玉看到孙坚正要离去,立即说道:“孙大哥,请留步。”

    “文轩有事请讲。”孙坚对陈玉的印像不错,觉的陈玉小小年纪就能独自带兵打仗,未来必是国之栋梁,所以也有意亲近一些。

    “孙大哥,刚才我看孙大哥对主帅的行为似有不同的看法,不知孙大哥可否说说。”

    孙坚心中一动,摇了摇头说道:“主帅有自己的想法,我不过认为,这种方法,却有失光明了,大丈夫一诺千金,即然答应了对方饶其一命,又怎么能出尔反尔呢,可惜我等官微职轻,不能改变主帅的做法。”孙坚叹了一口气。

    “孙大哥真是一个光明磊落之人,孙玉佩服,以后若有什么事差遣,请大哥尽管说话。”

    “呵呵,我观小兄弟也是一个爽快的人,真对我的脾所,走,到我的营中喝酒去。”孙坚一笑,豪爽的说道。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陈玉一笑,陈玉很少笑,然而此时,却是真心的笑了,他觉的,对结交孙坚这样豪爽的朋友,也是人生的一件快事。

    孙坚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觉的陈玉以未及弱冠之年就立不世之功,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必是一代名将,能与这样的一颗潜力新星结交,也是一桩美事。

    当下,陈玉来到了孙坚的营内,两人把盏言欢,高谈阔谈,这一聊,二人真是一见如故,陈玉佩服孙坚的胸襟宽阔,胆识过人,而孙坚也佩服陈玉年少有为,思维活跃,而且陈玉的思想特别新,他所说的很多东西,都是想所未想,闻所未闻的,让陈坚大开眼界,直叹陈玉真是一个奇才,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久后必是大汉肱骨之臣。

    不知不觉,已是日落西山,陈玉尽兴而归,此时,两个人已经是兄弟相论了,这一番酒,让陈玉结交了孙坚这样一位猛人,陈玉现在并不知道,正因为这一番酒,才引出了自己与孙家两代相交的佳话。

    夜色如墨,伸手不见五指,而宛城的西城却灯火通明,原来,韩忠正在宴请赵弘与孙夏,孙夏因为有事,所以并没有前来,而赵弘却来到了韩忠的大营之中。

    赵弘刚一入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