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铁骑无双-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色如墨,伸手不见五指,而宛城的西城却灯火通明,原来,韩忠正在宴请赵弘与孙夏,孙夏因为有事,所以并没有前来,而赵弘却来到了韩忠的大营之中。

    赵弘刚一入宴,韩忠就摔掉了酒杯,一队武士从帐后杀出,将赵弘团团围住。

    “韩忠,你想造反?”赵弘寒声问道。

    “赵弘,对不起了,为了弟兄们的前途,你还是去死吧!”

    扑!血光冲天。

    韩忠一刀斩下赵弘的头颅,然后点起两万大军,到南城去攻打孙夏,两军一片混战,此时,韩忠打开城门,官军一拥而入,屠杀,开始了。

    十余万黄巾军倒在了血泊之中,整个宛城成了修罗地狱,只有少数黄巾军逃了出去,大部分都死在了内斗与官兵的刀下。

    当天色微明之时,宛城已控制在官军手中,韩忠来到城头见朱携,朱携命韩忠让部下进入西门瓮城之中,韩忠连忙答应,命令部下进入了瓮城之中。

    铛!

    瓮城大门紧闭,无数的官军手持弓箭立于城头之上。

    直到这一刻,韩忠终于明白了汉军想干什么。

    “大人,你是答应了我,饶弟兄们一命的啊!”韩忠大叫。

    “来人,推出去砍了!”朱携面无表情的说道。

    无数的火油被扔到了瓮城之中,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油脂的气息。

    “放箭!”

    无烽的火箭射入瓮城之中,瓮城之中燃起了熊熊大火,瓮城中的黄巾军不断的发出悚人的惨叫声。

    阴云密布,虽已白天,但一股压抑却涌现陈玉的心头,这就是战争,死者无数,原本大好儿郎,转眼间就成了一堆枯骨,一将功成万骨枯啊。人们看到的只是勇士的得胜归来,而谁又能看到那无数尸体的嚎叫。

    我是不是有些仁慈了?战争哪能没有杀戮呢?成功者,都是从失败者的身体上踏过去的,陈玉松舒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烤肉的味道,瓮城已然打开,一队队士兵正在打扫着残局。

    南阳平定了,虽然还有孙夏带着一部分黄巾军逃亡,但失败不过是迟早的事情,接下来,该干些什么呢?

    昨天自己得到了圣旨,圣旨上说,要赐自己廷尉之职,掌管京师法度,对于还未满弱冠之年的自己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恩赐,这说明,皇帝很看重自己,自己真的要进京吗?圣旨上说,要自己明年弱冠之后再进京,那这剩下的半年时间,自己做些什么呢?

    黄巾军即将平定,天下也即将太平,自己的生意是不是又要开张了呢?自己的家兵是不是要更加严格的训练,以备将来之需呢?

    陈玉摇了摇头,自己想的太多了,凡事想的太多,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情。朱携与皇甫嵩等人已走下城楼,陈玉也跟在后面,走下了城楼。

    汉光和六年七月,南阳大捷,宛城攻克,贼首赵弘、韩忠伏诛,黄巾军死者数万,此后汉军分兵,皇甫嵩带兵北上,朱携追剿残敌,十一月,孙夏败走,汉军追至西鄂精山大破孙夏,斩首万余,余众溃散,孙夏被杀,南阳地区最后一支黄由军被平定了。

    而北方的黄巾军也随即陷入了被动之中,冀州,卢植数战大破张角,斩杀万余人,张角撤到广宗,卢植挖掘壕沟,制造云梯,准备攻城,就在这时,灵帝派左丰视察军呢,左丰为人贪婪,有人劝卢植贿赂左丰,但耿直的卢植不肯,左丰便向灵旁诬告卢植作战不力,灵帝大怒,调皇甫嵩北上东郡,陈玉、孙坚、曹操等人率部随行,以董卓代替卢植,皇甫嵩于东郡大破卜己,斩杀七千余人,而董卓却被约角打败,皇甫嵩只好继续北上。

    10月,张角病死,黄巾军举地公将军张梁为帅,与皇甫嵩战于广宗,皇甫嵩采纳陈玉之计,夜袭张梁,大破敌军,斩杀张梁及黄巾精兵三万余人,溺死黄巾五万余人,焚烧辎重三万多车,张角被破棺戮尸,运首级回京师。11月,皇甫嵩又打下曲阳,斩杀张宝,俘虏十余万人,尽皆坑之!

第38章 高顺来投() 
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终于被平定下去了,然而,汉室的威信却遭到了严重的打击,从此以后,各地反叛不断,大汉帝国,已到了最后的弥留时刻。

    洛阳,皇宫,东汉的皇宫分南北二宫,南宫的正殿是德阳殿,此时的德阳殿内,众大臣聚集一堂,灵帝满脸笑容的坐在大殿的宝座之上。

    “黄巾之乱终于平定了,我大汉又是太平盛世,此次平叛,有功之臣要赏,有罪之人要罚,诸位以为,本次平叛,最大的功臣是谁?”

    “老臣以为,大将军何进总揽全局,运筹帷幄,乃首功之臣。”司徒袁隗上前说道。

    “臣以为,最大的功臣是皇上,没有皇上英明果断,哪有黄巾贼的灭亡啊。”张让说道。

    “皇上圣明。”众人齐答。

    “呵呵全仗各位爱卿的相助。”灵帝得意的点了点头。

    “皇上,臣以为,皇甫嵩、朱携二位将军功勋显著,可封候。”何进出班说道。

    “准奏,就封二人为候。”灵帝一点头。

    “陛下,此次平叛,校尉曹操,以及颖川陈玉、吴郡陈坚皆立有大功,请陛下赏赐。”皇甫嵩出班奏道。

    “好,封曹操为济南相,封孙坚为长沙太守,至于陈玉嘛”灵帝闭口不言。

    张让就像灵帝肚子里的蛔虫,看出了灵帝的心意,口中说道:“陛下的意思是说,陈玉虽然功劳盖世,但毕竟年纪还小,还未到出仕年龄,所以也不能封的太大,廷尉一职刚刚好,等一个月后他弱冠之年就宣他来京,一来可以使他磨练一下,二来了不委屈了他。”

    “朕就是这个意思。”灵帝点了点头。

    大臣们齐声应是,皇甫嵩心里虽有些为陈玉鸣不平,但大势所趋,非自己所能挽回,只好点头表示赞同。

    “臣以为,中常侍张让、赵忠,为国披肝沥胆,是讨灭黄巾的首功之臣,请皇上封赏。”有大臣出奏,却是张让的党羽。

    这一开头,立即又有不少大臣附和,张让连说:“老奴做的只是份内的事,又怎敢居功呢?”

    “让父,这次能讨灭黄巾,多亏了你和赵忠二人操劳,这功劳,自然是你们的,这样,我这就封你和赵忠为候,你看如何?”

    “老奴叩谢陛下大恩大德!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张让与赵忠跪伏于地,竟然失声痛哭起来。

    殿下的清流人士不由一阵反感,心说这两个宦官没有一丝功劳,倒成了平叛的首功之臣,这是个什么道理?然而,张让与赵忠权势滔天,谁也不敢多说什么。当下灵帝封张让赵忠为候,赐每人千金,重赏了二人,张让又保举十常侍其余八人为功臣,灵帝也一并封赏。

    “为了纪念此番讨贼成功,朕决定,将年号由光和改为中平。”汉灵帝说道。

    “陛下圣明。”众臣齐答。

    当下朝廷褒奖有功之臣,大肆封赏,一片歌舞升平之象,灵帝见事情已毕,还惦记着自己的裸泳馆,最近可是新来了几个漂亮的宫女,自己还没有尝到鲜呢,想到这儿,灵帝打了个哈欠,挥了挥手,张让宣布散朝。

    天下真的太平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没过几日,西北的韩遂边章起兵数万,一路打到西陵,灵帝只得起用张温、董卓等人率十余万军队与之作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汉朝,已经是病入膏肓了。

    陈故庄,经过几个月血战,陈玉手下的两千士兵只剩下了一千多人,不过,经过血与火的考验,这些士兵已变成了百战雄狮,一眼望去,有气吞天下之势,陈玉感到很满意,兵在精而不在多,而且,以陈故庄的地位,最多能拥有一千多家兵,再多就引起非议了。

    前些日子,管亥叫人送来了信,信上说,他已在颖川的大山里立住了脚,手下有三千黄巾余部,这些黄巾余部,都是黄巾军的精锐,战力极强,希望陈玉能周济一下,让他度过难关。

    陈玉立即让许青暗中偷运了一批粮草给管亥,管亥回信,感恩戴德,发誓一定效忠陈玉,在信上,管亥已称陈玉为主公,这让陈玉感到很满意,有了管亥这支伏兵,一旦天下有变,自己就有了一支可靠的力量,那将是自己争雄天下的资本。

    正想着,许青从远处走了过来,在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这汉子年约二十左右,一脸的刚毅,看起来很是平凡,但平凡中却显出与众不同的气质,那是沉稳,那是凝重,那是老练。

    “主公,这就是我说的高顺,我把他给你带来了。”许青一脸笑意的说道。

    陈玉心中一动,高顺!这可是三国时有名的将领啊,其本身的武力值一般,但是带兵打仗却无人能及,其部下八百陷阵营,催枯拉朽,所向无敌。可惜在原有的历史之中,他竟然投靠了有勇无谋,刚愎自用的吕布,而吕布又不信任他,让他打仗,平时却不让他带兵,对他颇多猜忌,但高顺毫不气恼,最后坚贞不屈,与吕布一同被杀,想不到这样一员忠勇双全的名将,竟然来到了面前,自己一定要将他收入己有。

    “原来是高将军,快请坐。”陈玉立即起身,满脸笑容的说道。

    许青心中一动,平时很少看到陈玉笑,怎么他笑起来,也这么灿烂呢。

    高顺一看陈玉如此热情,反倒有些不好意思,口中说道:“山野之人,不敢劳动将军。”

    “将军说的哪里话,你乃忠胆义胆,有勇有谋的贤士,陈玉怎敢托大?”

    “将军谬赞了。”高顺心中有些激动,这些年来,他一直怀才不遇,想不到陈玉竟然如此看重自己,看来,自己此行不虚了。

    “将军现在何处高就?”陈玉问道。

    “我,现在还是白身。”高顺脸一红。

    “哎,可惜了,这样吧,我即将上任赴京,就任廷尉之职,将军可否与我一起同行,到了京里,就在我手下当差?”陈玉抛出了橄榄枝,就看高顺如何应答了。

    “顺拜谢将军知遇之恩。”高顺立即向子陈玉一拜,高顺早就存了出仕之心,但却无人引荐,所以一直到今天还是没有功名在身,而今陈玉给了他这个机会,他自然要抓住,而且,陈玉是讨灭黄巾的名将,现在声誉正隆,跟着陈玉,想来干起事来会很顺利的吧。

    “哈哈哈,我得将军,如鱼得水啊。”陈玉高兴的满脸是笑,握住了高顺的手,吩咐人大摆酒宴,宴请高顺。

    已是光和七年十二月,离过年只有一个月了,圣旨上写的明白,到了一月,陈玉就已弱冠,就必须进京任职了,所以,这剩下的一个月时间很紧,陈玉做了好多事,在许昌重开了昌盛娱乐坊,而且,陈玉又自筹资金,准备在南阳、荆州、京师、益州、冀州再开五所昌盛娱乐坊。

    陈玉所选之地都是大汉朝繁荣兴旺之处,陈玉相信,只要这五所昌盛娱乐坊开起来,那必然日进斗金,而且这五所昌盛娱乐中心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传递给自己各地的情报,有了这些情报,在未来的各种斗争中,自己就可以抢得先机,所以,陈玉在陈家挑选了精明可靠之人,分赴各地,筹建昌盛娱乐坊,这件事情,陈玉觉的要有一个自己人负责,于是,他选择了陈丰。

    陈丰在陈家年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