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悍-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采薇,你去送送他。”冯淑嘉吩咐道,又对石进说,“有什么不明白的,你尽管去问采薇。”

    “是,小人告退。”石进行礼退下。

    采薇跟上去,先一步打起帘子,随同出了屋子。

    待人走远了,冯淑嘉问采露:“采薇的这个远房表哥,看来你也了解一些。当初他进府的时候,母亲查问过他的家身背景吗?”

    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她很奇怪石进这样薄有资产的商贾之家,落魄之后,竟然会向贫穷到无法养活子女,不得不将年纪大一些的女儿卖给人做丫鬟以糊口的采薇父母求救。

    采露知道冯淑嘉的担忧,安抚道:“姑娘尽管放心,候府里的每一个人,夫人都是仔细调查没有问题之后,才予以录用的。尽管如此,录用之后还有一段时间的考察期,不合格的会再次予以淘汰。石进自然也不例外。”

    冯淑嘉听采露这样说,便放了心,对于白氏治家的本事,不论是前世今生,她都很是佩服。

    或许白氏因为出身问题,格局不够大,眼光不够长远,但是让人口本就简单的武安侯府家宅宁静的本事还是有的。

    事实证明,石进果然正如采露所说,既可靠,又机灵,三教九流都能搭得上话。

    三天之后,石进来芷荷院回话。

    “那日的花灯彩楼是一个做香料生意的胡姓商人出资扎设的。

    听那胡老板说,他在京城做了近十年的香料生意,总算是小有资产,便在元宵节花灯会特地扎设了敦煌飞天的花灯彩楼,既自娱愚人,也为自家的香料生意做个宣传。

    胡老板说,他为了避免花灯彩楼意外倒塌或是引燃等情况,彩楼的架子扎得特别结实,周围也都清理得干干净净,避免或是蔓延,甚至还特地在花灯彩楼后的僻静处设了两只‘太平缸’,缸里都注满了水……

    不仅如此,胡老板还专门分派了人手,盯着花灯彩楼,以防意外情况发生。

    但当晚是元宵佳节,看花灯会的人实在是太多,胡老板的花灯彩楼又扎设成敦煌飞天的模样,生动别致,格外地吸引人。

    这人一多,难免就有照看不到的地方。

    所以胡老板自己也说不清楚自家的花灯彩楼是怎么样引燃并且倒塌的……”

    “你是说,这敦煌飞天的花灯彩楼,是先引燃,再倒塌的吗?”石进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冯淑嘉蓦地出声打断。

    石进看着冯淑嘉紧蹙的眉头,眼底似有愤怒,又似有欣喜的,一时摸不着头脑,也不敢再看,再被冯淑嘉逮着了,徒生枝节。

    “是的。胡老板分派的那几个家丁,当时就在花灯彩楼附近巡视,所以看得清清楚楚。

    先是其中一盏灯笼不知道为何突然燃烧了起来,然后夜风一吹,就火趁风势,引燃了整架花灯彩楼。

    这花灯彩楼一燃烧起来,架子也就逐渐支撑不住了,最终整个的倾塌下来。”石进回答得很仔细,将打听来的消息一五一十地都告诉了冯淑嘉。

    冯淑嘉叩指凝眉,借着人群的遮掩,让其中一盏灯笼引燃,可比让整座花灯彩楼倾倒要容易得多了。

    所以,整件事情,会是李景为了和贞慧郡主搭上关系而设计的吗?

    “你继续说。”证据尚不明显,冯淑嘉吩咐石进道。

    石进垂首继续:“因为扑救及时,损失并不算大,只有十几个人因为人群的惊骇混乱而被推搡在地,遭到踩踏,或是被火舌灼烧,并不算严重。胡老板给了足够的赔偿金,总算是将那些受伤的民众和他们的家人都给安抚了下来。

    至于那两间店面,都是胡老板自己的香料店,虽然不用赔钱,但是许多名贵的香料都被大火烧毁了,损失惨重。

    胡老板这一下子几乎赔光了所有的积蓄,一时元气难以恢复,正准备回乡休整呢。”

    “水龙队那里怎么说?”冯淑嘉叹息一声,又问道。

    也该胡老板倒霉,这么小心谨慎,结果花灯彩楼还是出了问题,一下子赔光了所有的积蓄。

    京城大而贵,不易居,如胡老板这样的,也只能互乡休整,以图东山再起了。

    “小人问了那日正好在场的一个水龙队的小兄弟,他说是他们当时恰好在附近巡逻,看到了人群骚乱,就立刻赶了过去,及时扑灭了火灾,救出了受困的民众。”石进言简意赅。

    在水龙队那里,他确实没有打听出什么有用的消息来。

    冯淑嘉蹙眉,忧急骤问:“那发生了火灾,水龙队就只顾着扑火,连怎么发生火灾和骚乱的都不查一查吗?官府也不过问吗?”

第九十三章 亲热(二更)() 
石进无奈,果然是养在深闺的大小姐,锦衣玉食,婢仆成群的,对于世态人情什么的一点儿都不懂。

    “哪一年的元宵节花灯会都会有火灾发生,人潮涌动,烛花遇纸易燃,这都是在所难免的。所以除非是人为为祸的痕迹太明显,否则只要赔偿了事,官府都不会深究的。”石进解释道。

    冯淑嘉也知道自己方才不过是因为疑心事情和李景有关,所以才气闷难当,脱口质问发泄的,等石进这么解释一通,她也冷静了下来。

    别说是商户的花灯彩楼了,本朝就是官府在鼓楼旁扎设的花灯彩楼也曾经引燃倒塌,发生过严重的踩踏和火灾事故,朝廷还不是一样赔偿慰问了事。

    “那,你就来说一说中山伯世子英雄救美的事情吧。”冯淑嘉喝口茶,压下心中的焦躁,缓缓道。

    石进很好奇不解,冯淑嘉为何对这件事情这么关注。不过转念一想冯淑颖和李景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他似乎又明白了。

    冯淑嘉这是痛恨李景始乱终弃,所以才这么见不得李景好吧。

    “这个小人倒是打听到了。”石进回道,“当时恰好有胡老板安排的家丁在附近,看到了这一幕。说是花灯彩楼初初点燃之时,中山伯世子‘恰好’躲避到贞慧郡主身边,见贞慧郡主被惊慌的人群挤得站立不稳,就奋不顾身地挤了进去,将贞慧郡主毫发无伤地带了出来。”

    “既然只是花灯彩楼初初点燃,那火势应该不大才对,贞慧郡主身边又不可能没有人伺候跟着,怎么就需要中山伯世子奋不顾身,英勇相救了?”冯淑嘉这话,说的可一点都不客气。

    石进垂首,这话可不是他能接的。

    好在冯淑嘉不过是气恼且疑心,也没有一定要石进回答。

    从石进的话来看,那花灯彩楼即便不是李景故意点燃的,那救助贞慧郡主,肯定也是他有意为之。

    如果此次花灯彩楼引燃倒塌的事故,不是心机深沉、手段狠辣的李景,为达目的不惜以其他人的安危为代价而设计的话,那他就实在是太好运了。

    没有机会李景都会处心积虑地创造机会,现在机会摆到了眼前,他又宴会错过!

    不过,冯淑嘉可不相信世上有那么“恰好”的事情。

    “能打听这些,也算是你的本事。”冯淑嘉叮嘱道,“这件事情,就暂且到此为止吧。你千万要记得,对谁都不要说起。”

    石进垂首应诺。

    “采薇。”冯淑嘉示意道。

    采薇会意颔首,转身从匣子里拿了两块碎银子给石进,约莫一两的样子。

    石进连忙推辞,不敢接受。

    “给你你就拿着。”冯淑嘉笑道,“让你替我跑腿,难不成还要你往里头贴钱?衙门口门儿朝南,有理无钱莫进来,别的不说,水龙队的消息可没有那么好打听。”

    虽然,石进并没有打听出什么有用的消息来。

    石进搓手赧然道:“水龙队的那个小兄弟,是小人家境败落之前就认识的,打听个小事儿而已,费不了几个钱。”

    那就还是费钱了。

    采薇皱眉:“姑娘让你拿着你就拿着,废什么话!”

    石进被采薇一骂,顿时听话了,麻溜地接过银子,连连连连冯淑嘉道谢:“多谢姑娘,多谢姑娘!正好小人和水龙队的小兄弟约了晚上吃酒,这下钱就够了,能多喝二两好酒。”

    给你你不拿着,现在又在这卖乖!

    “姑娘又没问你跟谁喝酒,喝什么酒!废话真多!”采薇继续呛声。

    “是是是,小人说错了。”石进被采薇骂得没脾气。

    冯淑嘉忍俊不禁,等采薇送石进出门了,问采露:“这是怎么了?采薇今日怎么跟吃了炮仗似的?”

    采露掩唇笑道:“还不是给石进上次那句‘采薇姐姐’给闹的,她既觉得被叫老了,又觉得在姑娘面前丢了人。”

    冯淑嘉愕然,旋即喷笑而出,果然是小姑娘啊,这点子事情都能计较这么久。

    “大春和小春那里可有打听到什么有用的消息?”冯淑嘉笑过之后,沉了神色,说起了正事。

    采露也收起笑闹,正色回道:“目前还没有什么特别的消息传回来,只是解了禁足的中山伯世子,最近总是春风满面,重新回到以前的应酬圈子。除夕夜之事,好似对他没有任何的影响。

    除了日常的应酬交往,中山伯世子依旧每日往汾阳王府递次帖子。汾阳王虽然没有接见他,但每次都派王府的大管事亲自出面应酬。”

    中山伯府已经没落,汾阳王府正是崛起势大,从汾阳王的一次区区谢意,就能让中山伯解了李景的禁足,且将除夕夜李景做下的“丑事”一笔抹去不提,就可以看出两家地位家势的天壤之别。

    在这种情况之下,汾阳王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怎么会有功夫接见李景这么个没什么大才大用的后辈?

    平白丢了自己的身份!

    冯淑嘉心底暗自讥讽李景的谄媚钻营,口中又问:“中山伯替中山伯世子寻得那个五城兵马司的职事,中山伯世子做得怎么样?习惯吗?”

    大概是见李景救了汾阳王最为宠爱的幼女贞慧郡主,且得到了汾阳王的亲自派人酬谢,中山伯自以为儿子攀上了大树,前途无量,费尽心思,动用所剩不多的人脉关系,为李景在五城兵马司寻了个差事。

    官职不大,但好歹是个正经差事,也算是正式步入了官途,有了约束,也省得李景整理日游手好闲,不干正事,只会闯祸。

    “刚去两天,做得如何尚未可知。”采露回道,“不过听大春和小春的意思,中山伯世子不管职事做得如何,结交人脉总是一把好手。这才上任两天,就和好几拨人喝上了,酒后称兄道弟的,亲热得不得了。”

    冯淑嘉听见“亲热”一次,顿时想起来清晖园里风姿各异的小厮,只觉得浑身一阵恶寒。

    李景的同僚们若是得知了他的真面目,还会如此亲热地和他称兄道弟吗?

    冯淑嘉冷笑呵呵。

第九十四章 小巷深处有人家(三更)() 
当天傍晚,石进早早地和主管外院的陶大管事告了假,到了约定的地方和水龙队的小兄弟吃酒。

    此间小店名为柳绿斋,因其院内有一株百年垂柳而得名,是内城里极为不显眼的一间食肆,价格便宜公道,小菜味道也做得尚可,正适合石进和他小兄弟这样的人来吃酒。

    石进的小兄弟叫刘大头,也是穷苦人家的孩子,过年杀猪时,送了半扇子猪给熟识的水龙队头领,才寻得了如今的这个差事,每月俸禄也没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