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大地主-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避免发生白眼狼的情况,只是帮助一个部落,对林安松来说并不保险。

    所以,林安松后面又以同样的方法,扶持起来另外一个非洲部落——科里亚部落。

    两个部落在林安松的帮助下,迅速壮大。

    周边的其他部落要么依附,要么被吞灭。

    短短半年时间,就已经形成了两个部落联盟,国家和民族的意识萌芽已经散发开来。

    在林安松的插手下,非洲大地的变化提前了数十年。

    阿扎尔和科里亚两个部落的突然壮大,自然没能瞒住英法等国。

    但是英法等国并没有引起重视,在他们看来,只不过是两个土著部落的崛起,他们随时可以压下去,将之分列成数十个小部落。

    在南非,又是一座大型金矿被发现,这次争抢的不仅是英法两国,后发的德国,这几年国力迅速膨胀,也是一头扎了进去。

    虽然几个国家派去非洲的军队数量不多,但是打得却异常惨烈,消耗的弹药数量足够武装一个集团军。

    几个国家现在的重心都在金矿上,根本没心思去管阿扎尔和科里亚部落。

    悄然中,两个部落的人口已经超过万人,科里亚部落的人口更是已经超过五万。

    有林安松的暗中资助,英法等国不出手,非洲大地上的其他部落,根本不是两个部落的对手。

    面对两个已经被武装起来的部落,他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被灭,要么并入两个部落,成为附庸。

    林安松虽然扶持了两个部落的,但是他们相互之间并不知道。

    而且,两个部落也是一东一西,相隔四千多公里,就算他们都在扩张,没个几年是碰不到的。

    在两个部落扩张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矿山被林安松收入囊中。

    不过限于人手运输等问题,大部分的矿山,林安松并没有马上开始开采。

    正在开采的只有五座铁矿,三座铜矿,足够太阳岛的消耗了。

第295章 中华学院() 
或许是因为林安松的干预,清朝并没有被日本打疼,更没有被日本逼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因此,清政府还是和之前一样腐败,不思进取。

    各地官员也只知道鱼肉百姓,为他们自己谋利。

    普通百姓也没什么变化,还是如同行尸走肉,任由官吏欺压,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而不知道该如何去改变这一切。

    清政府三百年的控制下,人民的思想已经被禁锢,想要突破很难。

    诚然,以林安松现在所拥有的力量,完全可以推翻清王朝,但是他却不会这样做。

    就算他现在推翻清王朝,也唤不醒麻木的人民。

    即使林安松让人满大街的发传单,给他们上课,给他们将马列主义,他们也听不进去。

    只有经历血与火的残酷,才彻底唤醒他们。

    武馆的学员之所以容易改变,是因为他们本就有着一颗向上的心的。

    但是其他绝大多的百姓,都是安于现状的,即使被压迫,即使被欺凌,也不会反抗。

    甚至有一些人,就算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他也不懂得去反抗,反而觉得这一切本就如此。

    麻木,已经深入人心,需要愤怒,需要鲜血,才能彻底唤醒。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国民,都已经无药可救,那些年轻的还是可以唤醒他们心中的热血。

    武馆中的学员,大多都是,但更多的人心中的火苗也没有熄灭,只不过没有被激发,他们或许没有条件进入武馆,或许对武功不感兴趣。

    但是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却不曾熄灭。

    武馆,林安松已经开了数十家了,接下来他准备开始建造学校。

    虽然武馆内也有老师上课,但武馆的老师所交的非常有限,而且武馆的学员很多都是大字不识几个的。

    武馆里,更多的还是教他们识字,还有简单的算数,以及灌输自强的思想。

    当今,还是有更多人在学堂里学那八股文,一心都在功名上。

    这类人,根本没有心思来武馆。

    几百年来,功名已经牢牢的套住他们。

    为了改变现在的身份,现在的地位,他们只有这一条路可走。

    他们同样有上进心,可惜在八股文下,全都变成了一群死读书的呆子。

    现在建造学校,而且还是不教八股文的学校,几乎不会有人过来上课。

    但是有一个算一个,能改变一个就改变一个,聚沙成塔。

    林安松的学校,同样是免费的。

    虽然不教八股文的,但还是可以吸引一些学生来上课。

    毕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请得起老师的,一些落魄的学子,甚至连笔墨的钱都买不起。

    不过要开学校,还是要和李鸿章说一下,他不教八股文,又不是私塾。

    大清对知识的管控非常严,林安松若是不提前说一下,有心人可以直接状告他,聚众密谋谋反。

    虽然,最后他可以摆明,但毕竟多事,也影响学生,一些胆小的学生,可能马上就会退学,远离学校。

    林安松虽然脱离北洋海军,但和李鸿章的关系还算不错,上次更是送了一千把ak给他。

    林安松要开办学校,教书育人,李鸿章只是稍微问了几句,就同意了。

    即使知道,林安松的学校不教八股文,但他本就是洋务倡导者,可不是京都中的那帮腐儒。

    而且,在李鸿章看来,林安松不教八股文,他学校的学生就算参加科举,那也是考不上的,做不了官,至始至终也只是一个认字的平民,对朝廷也没什么影响。

    得到李鸿章的许可后,林安松也就在天津周边买了几套院子,打通稍微装修一下,摆上桌椅,就是一间间教室了。

    中华学院!

    中华小学,中学,大学。

    林安松直接按照后世的模式建立。

    小学课程——语数英自然思想品德音乐美术体育。

    中学语数英物理化历史地理,以及政治。

    大学的话,林安松暂时没有安排课程。

    中学已然足够现在的国民学习,甚至二十几岁的人都要从小学开始。

    课本的话,林安松完全不用担心,直接从系统商城中购买就可以了。

    老师的话,林安松是从武馆里挑了一批学员过来的。

    这批学员先是跟着他学了一个月,然后才开始授课。

    小学的课程是很简单的,各个课程都属于入门的那种,主要就是让学生了解这是一门什么样的课,可以学到什么。

    数学就是简单的加减乘除后面在加上一元方程。

    语文,更多的是在认字上,在念几首古诗古文。

    麻烦的还是英语,对于英语课程,林安松还是去把克莱尔给请来了。

    武馆的学员,自己英语都没学好,哪里能教别人,就是林安松自己,虽然可以和人沟通,但那一口英语可是非常的不标准。一句话说出来,主谓语颠倒那是常有的。

    当然,为了请克莱尔,林安松这次付出了一套价值不菲的首饰。

    只是让克莱尔过来上上课,每天也就一节,四十分钟,克莱尔来回加上上课时间都不要一个小时。

    而且,小学的英语教的也简单,单词,日常对话,翻来覆去也就那点东西。对克莱尔来说非常轻松,比教阿尔瓦武功的时候,轻松一百倍。

    教授阿尔瓦武功,克莱尔每天也是要花费很大的心力。

    克莱尔虽然冷冰,但也难抵挡宝石的魅力。

    一切准备妥当,林安松弄了上万份的传单,让武馆的学员在街头巷尾发放。

    “还在因为没钱而上不起学吗?”

    “还在为要买笔墨纸砚,而省吃俭用吗?”

    “中华学院,一切免费,不用交学费,笔墨纸砚完全由学校提供,一切免费。”

    “想学习吗?”

    “想认字吗?”

    “想了解这个世界吗?”

    “快来中华学院。”

    “中华学院,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现在招收品德优良的学生,上至八十,下至七岁,不管认不认字,都可前来,名额有限,报满即止。”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林安松这边的宣传还是非常到位的。

    当天,就有许多家长带着孩子,许多青年相携而来。

第296章 我的知识() 
来的人多,但是大多只是看热闹的,特别是询问之后,得知这里不教八股文,无法参加科举后,大部分人都失去了兴趣。

    读书干嘛?

    这些人心中只有一个答案,就是为了当官,摆脱现在的身份。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他们现在还没有这样的思想,就算看到学院大门边上这几个字,也没几个人能明白其中的意义。

    很大一部分人兴致而来,却摇着头失望回而回。

    但还是有部分人留了下来。

    这部分人中,很大一部分是七八岁的小孩,家里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大字不识一个。

    虽然学校不教授八股文,但怎么也能认字,孩子也小,在家中也帮不上多大的忙,而且学校不用教学费,把孩子放到学校来,不仅能认字,还不用他们看管,他们做家长的可以专心干活。

    这么多因素下来,有些把学校当成托儿所了。

    不过林安松并不在意这些,只有人来上课,他就会教。

    有十几个年纪大的,也是属于家庭贫困类的,之所以在知道这里不学八股文,还留下来。

    他们可不是因为门口那几个字,而是因为这里可以不用为纸墨笔砚烦恼。

    要知道,他们中很多人都是买不起纸墨笔砚的,自己弄了个沙盘,每天就用树枝在沙盘上写着。

    这里的条件这么好,就算不教八股文,他们也愿意留下来。

    就算这里不教,他们也可以自学,反正就算不来学校,他们在家中也是自学,根本请不起先生。

    虽然,这些人只是为了笔墨才来的,林安松也不会把他们往外赶。

    不过既然选择来学校,就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

    几天下来,林安松悄悄观察下,就发现了好几个学生,根本没有心思学数学英语等课程,人来学校,只是埋头弄八股文。

    在提醒几次无果之后,林安松将他们劝退了。

    他可以免费提供笔墨,但是却不允许他们用自己提供的笔墨,去学那毫无用处的八股文。

    来学校报道的本就少,在被林安松赶走几个。

    虽然十几座房子练成一片,但学生不到三十个。

    而这三十个学生中,超过二十个是十岁以下的,只有六人是十五岁以上的。

    林安松并不灰心。

    他相信,随着时间过去,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学校报道,就像当初的武馆。

    他教的是最实用的知识,时间久了,总会有人明白的。

    “你们为什么来上课?”

    几天后,林安松将三十个学生集中。

    “我爹让我来的。”一个七岁的小男孩道:“我不来,他就打我。”

    显然,他内心的是不想来的,更喜欢在外面玩,而不是坐在教室中,听老师讲课。

    林安松点头,道:“其他人呢,都说说你们为什么来?畅所欲言,不用担心会被责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