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大地主-第1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安松点头,道:“其他人呢,都说说你们为什么来?畅所欲言,不用担心会被责骂。”

    “因为这里上课不用钱。”

    “下一个,每个人都要说。”

    在林安松的注视下,剩下的学生也都一个接一个开口。

    “因为这里有纸和笔墨。”

    有的人说了大实话,有的人或者不好意说,瞎编了一个。

    不过对于他们的答案,特别是几个大的,林安松很不满意。

    有的人就是为了考取功名,在他们看来,读书就是为了功名。

    不仅大年纪大的,年纪小的也是如此。

    这里不交八股文,但是他们可以在这里免费学上几年,把字认全了,在转投其他老先生门下,去做可以获得功名的八股文。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林安松沉声道:“但是,你们只知道一个途径,考取功名。”

    “我在这里要告诉你们,知识改变命运,不仅仅只有这一个途径,读书就只能考取功名吗?”

    “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但那是那些只会八股文的书生,可不包括我的学生。”

    “我的学生,不用考取功名,也能成为人上人。”

    “我知道,你们肯定不相信我的话,读书除了考取功名外,还能干嘛?”

    “那是因为原来的读书人,学的只有八股文,除了八股文,其他的什么都不会。”

    “但是在我这里,你们学到的知识,足够帮助你们在社会立足。”

    “你们觉得语文没用?但是学好语文,可以增加你们的文学修养,可以提升的你们的气质,可以让你们学会总结。”

    “校长,那数学呢,我好讨厌数学?”一个小男孩道。

    “数学的用处就更大了,学好数学,以后就不用担心被人骗了,我问你们一个问题,小明花了三两银子买了一只鸡,四两卖了出去,但是他感觉自己卖低了,又花了五两银子把鸡买回来,接着用六两的价格卖了出去。你们说小明最后挣了多少两银子。”

    “六两。”

    “才不是,你个笨蛋。”小孩比较活泼,林安松刚说完,就有人开始抢答。

    “是三两。”

    “没有挣到钱。”

    “不是,小明挣了二两银子。”

    “不是,你错了。”

    “你才错了。”

    几个小孩相互争执,都认为自己是对的。

    “好了,我来公布答案,小明挣了二两银子。”

    “哈,我是对的。”

    “安静,不要吵了,学好数学,以后做个账房先生也是不错的,再不济,也能知道自己挣了多少钱,亏了多少钱是不是。”

    林安松的话,让这群小孩眼中充满了一点希望。

    他们都是贫苦人家的孩子,祖辈都是苦哈哈的农民,能当账房先生,已然让他们很是憧憬,比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强了不知多少倍。

    “再说一下英语,英语也就是洋人语言,为什么要学这个?”

    “如果你们不和洋人打交道,当然没用,但是如果学好了英语,你们不就可以和洋人打交道了吗?”

    “校长,我们为什么要和洋人打交道,爹爹说看见洋人就要躲远一点。”

    “呵呵,你爹说的对,如果不懂英语,看见洋人最好不要去招惹他们。因为怕你们得罪洋人。”

    “可是,如果你们都会英语,可以和洋人交流,还有什么好怕的,洋人来我们国家,人生地不熟,你们可以给他们当翻译,给他们做向导,他们随便给你们一点赏钱,就足够你们吃喝一年了。”

    “当然,英语不仅仅只是翻译,学好了英语,你们会更容易知道世界的变化,更容易知道其他国家的情况。”

    “也就知道洋人为什么会欺负我们,为什么要欺负我们,学好知识,你们就会懂得,自己该如何做,才不会让洋人欺负,甚至反过来欺负洋人。”

    “洋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们不知道洋人依靠的是什么。”

第297章 谭嗣同() 
“这些,你们现在可能还不是很明白,现在我只要你们记住,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这个命运,除了改变你们自己的外,还可以改变国家的命运。”

    “我们读书,学知识,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将来,也是为了国家的将来,我们有了将来,国家才会有未来。”

    “以前的人,他们都已经老了,现在,国家的未来就掌握在我们的手中。因为我们年轻,我们可以学到他们永远都学不到的知识,有了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国家,改变全世界。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为了自己而读书,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几个小孩,就是年纪大的,也被林安松感染了。

    当下,就当着林安松的面发誓,以后在也不学八股文了,甚至从书包中,拿出写好的八股文,全都撕掉。

    “我保证,你们绝对不会后悔。”

    和这些少年说完话后,林安松又写下了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写下的一段话,将之贴在学校门口。

    学校大门两边,一边挂着日后开国总理写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一边贴着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梁启超的变法有很多的问题,失败是注定的,但是不可否认,梁启超的才学,在这个时代,是首屈一指的,没有多少人可以与之比肩。

    林安松也不敢将全篇的少年中国说全部抄录下来,只能摘取这一小段,毕竟,前面很多地方指出了清政府的腐败。

    林安松要想把学校继续开下去,还是要稍微避开一点。

    想要学校打开知名度,除了发传单外,这些内在的文化也是不能少的。

    还有就是名人大儒了。

    如果学校有名人来坐镇,将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

    但是林安松的学校,可不是传统的学堂,是无法参加科举的,那些名人,林安松也去请过,但是林安松想请的,没人愿意来。

    那些林安松不满意的,倒是有很多要来的。

    这些人,名气虽然有一点,但学问确不是林安松需要的。

    林安松更希望梁启超康有为这样的人来教书。

    但是,他们的心思也是在从政上,却是没想当个教书先生。

    林安松的节选自少年中国说的那一小段贴到学校外面后,当天就传开了。

    特别是有一点文学基础的人,念了莫不是心情激荡,欲扶摇九天。

    这一篇是梁启超的散文,前面大部分的文字对于大字不识的老百姓,比较晦涩难懂,但是这最后两段,写的气势雄浑,而又浅显易懂,就算是山野农夫,听人讲一遍,也能明白其中精意。

    当天,就有人听说之后,前来瞻仰。

    甚至有很多人想要留下来,在这里学习,要在这里进步。

    学校的学生本就没招满,林安松自然不会拒绝。

    接下来的日子,每天都有人过来,但是每天也有人失望而离开。

    他们看到少年中国说,心情激荡,热血沸腾下,要加入学校。

    但是几天之后,沸腾的血液冷却了,一想到留在这里,无法参加科举,与他们的人生目标大相径庭,只得离开。

    除了学生外,也有一些老夫子听闻之后,前来观看。

    这些人,有的认同,有的却是摇头,说林安松大放厥词。

    对于这些人,林安松不在乎他们的看法。

    他在意的是,那些思想已经在转变,在进步的人。

    中国,落后的不仅仅是国力,还有被禁锢的思想。

    需要他们来解开。

    几天后,林安松终于等到了一个人。

    谭嗣同,戊戌变法中遇害的六君子之一。

    是参与戊戌变法中最让林安松敬重的一人。

    本来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是可以和梁启超康有为等人一起逃出去的。

    但是他没有逃走,愿意用自己的鲜血,唤醒人民。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虽有才学,但是在这气魄上,却是远远比不上谭嗣同。

    谭嗣同也是官宦子弟,他老爹是湖北巡抚,大清朝的封疆大吏。

    被捕后,谭嗣同在狱中留下了一首狱中题壁诗。

    望门投止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功罪后人论。

    比起梁启超,谭嗣同的气概是有了,但是文采却是不如梁启超。

    逃往日本的梁启超得知谭嗣同写下这首诗后,将后面两句给改了。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不过,梁启超的这一句我自横刀向天笑也是抄袭太平军秦王苗沛森的一首诗歌。

    但是梁启超这一手题壁诗被他一改,气势就完全不同了,就算苗沛森的那首原诗《秋宵独坐》也大不如。

    戊戌变法的这群人,才学有,思想也是当今中国最为开放的一群人。

    但是他们都是底层上来的,就算谭嗣同这个官二代,从小到大并没有在广场上混过,大多都在游学中。

    他们的政治智商都很低,完全无法和清朝的那些已经在官场臣服数十年的人相比。

    他们提出的变法是好的,但是太过激进,手中还没权。

    这群人中,官职最大的康有为,也只是一个六品的小官,拿什么和那些一品二品三品的大员斗。

    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们这群人的不成熟,急功近利。

    虽然,谭嗣同有很多的不足,但这并不妨碍林安松欣赏他。

    林安松心中是很希望谭嗣同留下来的。

    他的才学是比不上梁启超,但是他比梁启超更能感动身边的人。

    他被捕入狱后,他的好友大刀王五甚至要去劫法场。

    他是晚清的思想家,政治家,但是身上却有这江湖儿女的豪气。

第298章 渺茫() 
谭嗣同身在京都,也是听闻了少年中国说后,才特意赶来天津的。

    随同他来的,还有他的至交好友大刀王五。

    这人虽然还不是宗师,但距离宗师也就一步之遥,不比霍元甲金志锐差。

    凭借一把大刀,他敢夜袭皇城,甚至他放出话要劫法场的时候,官府都特意避开,选择另外一条路。

    谭嗣同和大刀王五一路打听,来到学校门口,虽然已然从别处听闻,但是真的看到后,他还是一阵失神。

    看了一遍,又念了三遍,驻足一刻钟,谭嗣同才彻底回过神来。

    “若是得到他的帮助,我们一定可以变法成功。”谭嗣同神色激动。

    谭嗣同充满期待的进了学院,找到一个学生问道:“你们校长在吗?”

    “你也是想来我们学校的?不用去找校长,找张老师就行。”学生道。

    “我叫谭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