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封疆万里-第2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野兽之间的打斗所致,而是由一队人马从这里经过的时候不小心碰断的,在一处树枝的折断处,他还发现了一小块黑色的布条,虽然没有和魏军面对面的交手过,但是久居颍川的邓艾还是见过魏国军士身上显眼的黑色衣甲。

    这些足以说明,这里在不久之前被魏军经过过,邓艾判断出此种情形之后,并未急于离去,而是又趴在地上仔细的端详着这一片很可能被魏军踩过的地面,良久,才从地上小心翼翼的起身,而后将自己之前造成的痕迹抹去,这才向那些将士的方向走去。

    最终,他将两名身材略微瘦小一些的军士留在了此处观察,而后自己率领着剩下的人众直接返回了宛城,这样重大的消息,不用说一定要先让赵云和马超得知。

    “你可敢断定那处一定有魏军人马经过,能否判断出经过的人数?”

    赵云一听这个消息,当下就从自己的帅椅上站起身来,目光炯炯的盯着邓艾,一字一句的问道。毕竟这个发现并非是儿戏,若是当真有魏军从此处经过并且留下了痕迹,那么极有可能能够判断出这队魏军想要去往何处,这对于一心不想让司马懿占得先手的刘封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定然有一队魏军人马经过,虽然他们已经尽力将自己留下的痕迹掩盖住,但却依旧是忽略了那在山林边上的几株树木,而经过观察,我也能够确定,那队魏军乃是通过南阳边界的山林去往东边,至于人数,还要再到林中探看才行,因我麾下之人实在是有些少,生怕暴露,故而才先将此事告知二位将军,再行定夺!”

    邓艾对这件事的处理方式,让赵云心中大家赞赏,此时马超尚且再外率骑兵探查未归,赵云听闻此事后当机立断,一面遣人前往襄阳将此事告知刘封,一面调拨了一千骑兵交于邓艾,教其立即返回那处山林,务必将林中情形探查清楚,最大限度的得到关于魏军动向的信息。

    赵云的信任让邓艾的心中燃起了一团火焰,他相信,自己绝对能够将这一次的发现转变为刘封抵御司马懿进攻的一个突破口,他相信,那些痕迹一定能够带给他更多的东西,于是就连衣甲都未曾卸下,直接就拜别了赵云,带着赵云暂时分配给他的一千骑兵,火速的向那山林的方向狂奔而去了

第487章 刘封的经验() 
在南阳郡的北方山林处发现魏军踪迹的消息,在不到一日之后便传到了刘封的耳中,这个颇为出乎刘封意料之外的发现并没有打乱刘封的阵脚,反而让刘封之前已经有些躁动的心逐渐冷却了下来。

    之前魏军一点消息也无的时候,刘封实在是对于他们将来前往何处无从猜测,但此时竟然在南阳以北发现了魏军的踪迹,并且方向多半是自西向东,这就给了刘封不少可能性可供他分析,在心中暗自决定此战过后若是当真能够完好无损的将荆州守住的话一定要重重的奖赏邓艾之后,刘封又来到了荆州地形图的前方,看着邓艾所发现的那处地形,慢慢陷入了沉思之中。

    半日的时间,刘封皆是在地图前沉思,一条条司马懿可能进攻的路线清晰的出现在他的脑中,而半日过后宛城送来的第二个消息,让刘封欣喜若狂,而此番前来通报之人,正是发现此事的邓艾。

    率领一千骑兵到了那山林之处的邓艾,只花费了不到两个时辰探查后便返回了宛城,并且将自己的发现告知了赵云,赵云闻言不敢耽搁,直接将邓艾派往了襄阳,毕竟由他向刘封讲述他的发现,是最为稳妥的。

    一番简单的见礼之后,刘封直接将邓艾带到了自己已经待了半日的地图前,让邓艾将他的发现详细的告知与他。

    “禀陛下,经过我与宛城守军昨夜的再次探查,发现就在两日之内,当有不少于三万魏军从那片密林之中通过,他们为了掩盖自己的行踪,应当是全部轻装而行,并无马匹,并且在后面有专人掩盖他们经过所留下的脚印等痕迹,至少在林子的外围几乎并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若主公没有派遣艾在南阳郡中勘测绘制地形,是绝不能发现魏国的这次行军的!”

    刘封闻言后微笑着摆了摆手,邓艾口吃的问题虽然和他刚刚从颍川到达益州的时候相比已经是大有改观,但是这有些恭维的话从他的嘴里说出来,还是让刘封不由得面上露出了一些笑意,邓艾的心思是十分单纯的,说完这些话看到刘封的神情,他自己也是红着脸低下了头。

    刘封自然不会去在意这些细节,他只是用手指着地图之上画了个圈,口中问道:“依士载之见,这队魏军到底是想要前往何处,其目的为何?此处只有你我二人,有何想法,但说无妨。”

    有了刘封最后平静的鼓励之言,邓艾心中的紧张之情这才消退了大半,刘封若是以年岁而论,比之自己也并不是大上十分之多,但是刘封身上的那股不怒而威的气势,却是让邓艾十分折服的,他心中隐隐有种感觉,在刘封的麾下,他是一定能够完成自己儿时的梦想的。

    对于此番发现的魏军去向,邓艾自从发觉此事之后也一直在心中暗自揣测,此时刘封问出,他并未耗费时间思量,直接就将自己心中所想说出了口。

    “依臣之见,这一队魏军数目并非是十分庞大,但却是自西向东而去,根据他们从邺城出发的时间和大军的数目判断,多半是在一处与我荆州相近的地点分兵而出,而他们的目标,自然也只能是江夏,三四万大军,虽然和江夏的守军相比数目稍有些优势,但是却不可能一举将江夏攻下,故臣推测,这一小部分军士多半只不过是司马懿想要作为佯攻之用,他们的目标并非是江夏,而是另有他处!”

    邓艾一面说着,一面用手在挂在墙上的地图之上指指点点,刘封听罢之后,也是陷入了沉默之中,片刻过后,才重新开口欧。

    “那士载是否想过,既然这三万上下的人马乃是佯攻之用,那么他们真正的目标又是何处?司马懿共有三十万上下人马,三万之数,也不过是其十分之一罢了,若是再分兵三万也是用于佯攻,我等岂不是又会中了他的计策?”

    邓艾并没有想到刘封的思维会是如此的独特,但是当他细细的思索刘封的话时,发觉刘封之言乃是十分可能之事,毕竟可供司马懿选择的地点有三个之多,若他当真派出了两路疑兵用以佯攻,而当刘封将机动兵力全部都从襄阳转移走之后再对他真正的目标用重兵狂攻,刘封再想回援,可就多半来不及了。

    “这臣未能想到”

    邓艾原本的意气风发,登时就化为了乌有,这一刻,他知道自己距离在刘封的麾下真正成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心中暗自思量,若是此刻自己坐在刘封的位置上,多半就会在这些军士进攻江夏的时候按兵不动,但一旦魏军再去进攻下一个地方,他一定会全力出击前去营救,而这样,的确是极有可能中了司马懿的计策,其结果就是,荆州几乎定然不能守住。

    刘封看了一眼一脸失落的邓艾,并没有出言责备,在邓艾的这个经验和年岁上,是不可能想到他们这些经历过如此之多战斗的人心中所想的事情的,而刘封之前对邓艾说出的话,也正是他这半日所得出的结论。

    刘封之所以怀疑司马懿的疑兵不止这一队,正是因为司马懿很可能总共有三十万人马,而要一次性攻取一座重要的城池,十数万人马围城已经是足够,纵然如此他还是仅仅派出了两三万军士做佯攻之用,这个比例的确是有些低了,据此,刘封心中判定,司马懿定然是还有着另一股疑兵,并且此时多半也已经快要布置完毕了。

    “士载不必气馁,兵者,诡道也,司马懿乃是深谙此道之人,待得你与他交战数次,你便可想到一些如今不能想到之事,这一次,若非是你察觉到了为魏军的疑兵所在,我等就连魏军有疑兵之事也是不知,故而此番若是真能将其计谋粉碎,士载依旧是居功至伟!”

    对于邓艾这样的年轻人,刘封自然不能只让他知道战斗的残酷,若是没了鼓励之言,邓艾这样的性情,是很容易陷在失败中的。

第488章 司马懿的连环计() 
终于,在刘封的鼓励之下,邓艾面上又重新现出了自信的笑容,他看着刘封,眼神中带着一丝期望,显然,他知道自己能够从眼前的这位年轻的帝王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而第一步,就要从这一次抵御司马懿的战斗开始。

    “自今日起,你就留在我身侧,作为我主帅账下的联络官使用,士载以为如何?”

    邓艾眼中的渴望,刘封当然能够读懂,通过前世所知,加之这数年来对邓艾的观察,刘封越发觉得他当真是一个可塑之才,如今的这一战,并不是所有的青年才俊都有机会全程参与到核心的谋略之中的,但今日,刘封决定给邓艾这样一个机会。

    “艾定不负陛下所托,为此战倾尽全力!”这句话,并不是模式化的表决心,而是邓艾此时心中真正所想,他明白,有刘封的这一句话,若是刘封当真能够最终在与曹植的争斗中取得最后的胜利,那么他的一生都会改变。

    接下来,刘封将自己的想法与邓艾深入的解释了一番,而后立即修书两封,分别派遣了两队影卫之中最为精锐之人将书信送到周瑜和庞统手中,刘封既然探知了司马懿的一些想法,那么他就要让自己最为倚重的两人获知自己心中所想,唯有如此,才能够做到同进同退。

    消息送出之后,这一日又是已经过去,各方都没有任何的消息传来,这仿佛更加进一步的肯定了刘封的猜测,司马懿之所以还没有举兵开始攻击某一处城池,正是因为他所设置将要佯攻的疑兵并没有完全到位。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能够完美的论证刘封所提出的理论,那便是若想要用两三万人马掩人耳目,让守城之人以为是二三十万大军来袭,那就必须要将佯攻的时间定在夜晚,只有这样,才能让被进攻的城池将消息仓促间送到襄阳的刘封处,进而将刘封的机动部队引到佯攻的地方,若是这第一次佯攻守城之人或是刘封并没有上当,那么第二次的攻击依旧有可能是佯攻,不得不说,司马懿这连环计策若是当真如此端的是十分的完美,但是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想到,刘封乃是自两千年后来此之人,他脑中的智慧,实在是多了些

    而刘封此时,心中也并不十分平静,司马懿既然能够将计策设置的如此复杂,那么其中难保有一些变化是刘封所没能想到的,并且不论如何,手握三十万大军才是司马懿真正的优势,以司马懿的头脑,是一定会将这个优势最大化的发挥出来的,而到了那个时候,则需要刘封手中的这些人马以悍不畏死的精神去和魏军拼杀了。

    在刘封心中忐忑的等待着不知何处的消息传来的时候,一个幽暗的营寨之中,司马懿正端坐于帅位之上,上首坐着一人,赤发黄须,身材魁梧,正是曹植的亲兄曹彰,下首所坐之人,乃是张辽,除了这三人之外,一同出征的魏军将领皆是不在此间,显然,这三人就是这一次出征的核心力量。

    三人的面前,站着一个风尘仆仆的魏国军士,显然正是因为他的到来,方才让三人聚在了一处,不用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