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封疆万里-第2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黎闯一贯是不插话的,他知道有些事当刘封想说的时候,自然就会说出来。

    “如此说来,陛下和糜夫人之间的书信往来,正是通过这名近卫统领?”庞统的性情就是凡事要较真一番,刘封解释完这一层,他依旧并不满足。

    “正是如此,他定期将刘禅的状况通过影卫告知于我,正因如此,我方才能够在这数年中对于刘禅十分了解,他在信中所言是否口不对心,当瞒不过我。”

    众人都知道,刘封想要做的事情,劝回的机会是十分小的,更何况这显然是一件刘封独自谋划了十年以上的事,如今即将收网,刘封又怎能不亲自冒险一次,虽然众人不知道刘封和刘禅相见到底是为了什么,但是他们知道绝不会是只和自己这个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的弟弟交谈几句,叙叙旧情的。

    在书信中,刘封与刘禅兄弟相称,但却从未劝说过他投降自己等事,只是每一次心中都像他透漏一些天下大势,刘禅之所以十六岁就已经有了不少对于天下大势的想法,不但是诸葛亮教导的结果,刘封的书信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第531章 定计庐江() 
“既然如此,陛下准备让我等如何做来,想必陛下心中已经有数了吧?”事已至此,连一向较真的庞统也知道自己这一次无力阻拦刘封,这是刘封自己设置的一个局,如今用了多年的时间终于到了刘封感觉应当收尾的时候,自然是不会放弃的。

    说服了庞统,刘封知道自己的这件事推行下去理应没有什么难度,他有十足的理由相信,自信的诸葛亮是不会察觉到刘禅已经和自己有了联系之事。

    刘封之所以有如此的信心,是因为那名被他安插在刘禅身边的护卫首领并没有在刘禅的面前完全表露出自己的真实身份,而刘禅和刘封之前的联系,全部都是通过糜夫人来完成,刘封和糜夫人之间的关系,则是早在将他们从魏军的铁蹄之下救回来时就已经奠定了。

    对于糜夫人这一点,刘封还是放心的,毕竟糜夫人并不是孤家寡人,他的哥哥糜氏兄弟和他们的家族就是她的软肋,在最为弱小的诸葛亮身边,让她不得不保持自己和刘封之间的联系,好在刘封也是刘备的继子,并且对她和刘禅有救命之恩,这样一来,她对于暗中联系刘封之事心中并没有什么负罪感。

    见障碍已经扫清,刘封当下就将一个自己已经酝酿了数年的计划在这一次圆桌会议上和盘托出。而众人在得到了刘封的全部计划内容之后,也皆是不得不赞叹刘封思维之缜密,若是诸葛亮当真对于刘封和刘禅之间的联系一无所知的话,刘封的这个计划无疑有着极高的成功率。

    在刘封的计划中,十日后刘禅会依照他之前书信中的建议向诸葛亮提出由诸葛亮陪同到柴桑检视江东前线的精锐水军,好让前线守卫江东的将士们知道身为江东之主的刘禅对于他们的关切之情。

    以刘封对诸葛亮的了解和从糜夫人与刘禅的信件中得到的信息,他知道这样的提议是诸葛亮十分乐于见到并且几乎无法拒绝的。这些年诸葛亮对于刘禅的教导,其目的正是让刘禅在年龄稍稍大了之后独自从幕后走到台前,以证明这江东之主的确是刘禅而并非是诸葛亮。

    对于这方面的名声,诸葛亮是万分珍重的,所以一旦刘禅做出这种正确的想要锻炼自己一番的决定,诸葛亮只会高度的支持,而几乎不会去反对。

    当这个十分容易实现的事情成为现实后,刘禅和照顾他的糜夫人会在诸葛亮的带领着之下从建业赶到柴桑,并且在柴桑附近的水军营寨中见识一番正在由关羽带领防备荆州水军的江东将士们。

    但在这个过程中,荆州的水军会趁关羽到柴桑与诸葛亮和刘禅见面的空档由夏口出兵至少五万,突袭江东的庐江郡之地,虽然豫章与庐江相隔并不遥远,但是如此重压之下,不但关羽会率军前去抵挡,已经到了近前的诸葛亮自然也是责无旁贷。

    但以诸葛亮的谨慎,十六岁的刘禅多半会被他留在柴桑等候消息,刘封所言的到柴桑与刘禅相会,自然就在此时,当江东水军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自夏口而来的荆州水军上的时候,一小队人马潜入柴桑自然并非难事,更何况在柴桑还会有刘禅的侍卫队长和糜夫人作为刘封的内应。

    至于和刘禅相见之后到底要干什么,刘封倒是并没有再行透漏,其实在他的心中,对于此事并没有想好,毕竟刘禅乃是刘备的亲子,而在刘封刚刚到这乱世之中无依无靠的时候,刘备对于他还是不错的,若无诸葛亮从中干涉,想来也会是一对父慈子孝的父子,所以对于刘禅这样一个才刚刚十数岁并且将他视作兄长和救命恩人的少年,刘封并不想用强

    这个计策虽看似简单,但是想要在诸葛亮的监视下和刘禅相见何其艰难,刘封是深刻的将诸葛亮的性情,以及刘禅的性情与二人此时正在渐渐发生变化的关系全部都考虑了进去,方才做出的决定,一旦这一次失败,那么日后再想图谋江东,自然就只能耗费大量的军士强攻了。

    “不论如何,我影卫会一直跟在陛下身侧护佑。”

    正当其他人都还在消化着刘封的这个计划之时,黎闯却率先出言了,的确,他的目的就是要保护刘封的安全,至于刘封要去做什么,怎么做,并不在他的干涉范围内。

    周瑜和庞统二人窃窃私语了一番,并且反复推敲了此事的可行性,确认一旦诸葛亮与关羽当真上当,将大部分水军都带到庐江的话,刘封在黎闯的护佑下前往柴桑的确也是并无不可,毕竟刘封在柴桑是有着自己的内应的,并且长沙与柴桑的距离并不算远,发生意外的可能性自然也小。

    良久之后,庞统终于看向刘封,神色坚毅的开始了自己的发言:“此番陛下亲身犯险于柴桑,需得如此调配众将,水军除甘宁,凌统二人之外,我与子龙将军也随军一同突袭庐江,而公瑾与孟起将军则需得跟随主公前往柴桑,孟起将军武艺超群,公瑾对于柴桑万分熟悉,唯有如此方才可保陛下万无一失!”

    原本这将领的调配自然要由刘封来下令,但是刘封既然已经决定亲自前往柴桑会见刘禅,那么庞统和周瑜自然想要将最好的防卫放在刘封的身边,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安排。

    对于自己麾下之人的好意,刘封自然没有推辞的意思,但是当他答应了庞统的这个要求之后庞统接下来的话却让刘封一时间有些难以回答。

    “不知主公此番成功前往柴桑会见刘禅的情况下,意欲对刘禅如何处置,是将其招降回到我荆州,还是有其他想法,既然此番陛下冒着此等风险,若不能一击取胜,断了诸葛亮的念想,怕是有些得不偿失”

    庞统这话虽然说得有些隐晦,但是他想要表达的意思却是十分明显,刘封也已经领会到了。

第532章 突然袭击() 
庞统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他的言外之意自然就是万一刘禅没有他应该有的态度的话,刘封理应将刘禅果断处置掉,到时趁着江东群龙无首,诸葛亮也不会随意自立的当口,一举将江东灭掉。

    这个道理,刘封又怎能不知,但是身处这个时代已经十余年,刚刚来到这里的时候,他也不过是和如今的刘禅一般大小的少年人,在面对敌军时,刘封早已经习惯了这个时代特有的冷血,但是面对一个自己曾经在战火中解救出来的对自己并没有敌意却满是感激的少年,刘封是绝下不去手的。

    庞统的话音依旧在刘封的耳旁,但是他的心中,一个更加清晰的声音却已经响了起来:大丈夫立于世间,有所为,有所不为!不错,这正是前世的刘封最为欣赏的一句话,而如今,这句话又为他在隐约之间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此事,我自有计较,就不劳士元先生费心了,刘禅既然将我当做是他的兄长,我自然也要将他当做是我的幼弟,此行的结果,想来不过让诸公失望的。”

    刘封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面上无喜无悲,让人一时间看不出他真正的想法,众人知道,到这个时候,任何人也不应该再就此事去劝告刘封了,他们应该做的,就是按照之前的安排做好他们应该做的事情,以便于刘封能够顺利的和刘禅相见。

    在这次圆桌会议结束后,荆州也恢复了之前的风平浪静,上庸和宛城在守将的主持下修缮着因为魏军狂攻而损坏的城墙城门,唯一的变化就是宛城的守将由之前的赵云换成了邓艾,因为拼死和百姓一道守住了宛城,邓艾一时间在宛城之中名声极为高涨,宛城的百姓将邓艾看做是他们的恩人一般,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刘封正好顺势而为,将赵云和马超调回襄阳,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这样的平静足足持续了近乎十日的时间,这一日,一封密信连夜送入了刘封的宫殿之中,刘封看罢信中的内容,面上终于浮现出一丝喜色,这一夜,襄阳城中暗流涌动,虽然有所动作的人并不是很多,但却尽皆是襄阳城中中流砥柱的人物,而他们的动向,除了他们自己之外,并无人知晓。

    此时的诸葛亮,自然是已经如同刘封之前计划的那样,陪同着刘禅来到了靠近前线最大的水军大营所在地,柴桑。

    这是刘禅在诸葛亮的反复建议下第一次主动提出亲自巡视一番江东的水军大营,诸葛亮高兴之余也已经打定主意,借由此次机会让刘禅在江东最精锐的水军面前大大的露一次脸,从而拉开刘禅参与江东军政的序幕。

    跟随刘禅一同来到柴桑的,只有一直以来如同母亲一样照看着他起居的糜夫人,还有自从刘备过世之后就一直守护在他身边的一队刘备留下来的侍卫,除此之外再无旁人。

    到达柴桑之前,诸葛亮就已经知会了关羽,让关羽将除了守卫在与荆州交界重要处的水军之外的所有机动之兵都带到柴桑接受刘禅的检阅,同时也让他们亲眼看一看自己的主公。

    诸葛亮和关羽不知道的是,以往活跃在长江和湘水周边的荆州水军,此时除了一少部分以外,已经全部都到了江夏的东边,正厉兵秣马准备直接过江袭击庐江,走的正是之前诸葛亮蚕食江东的第一步。

    次日,天色渐明之时,关羽已经率领着江东的精锐水军近三万,以及大型战船二十余艘,小型战船无数,全部都驻扎在柴桑,等候着诸葛亮和刘禅的检视。

    天色大亮后不久,刘禅在依旧是羽扇纶巾,英气不减当年的诸葛亮的带领下,身着黑色大氅,腰悬宝剑,倒也算是英气十足,比之年轻时的刘备,相貌还要清奇几分。

    关羽麾下的将士们见得诸葛亮和刘禅之后,口中尽皆高呼主公,此时诸葛亮不敢僭越,他让刘禅昂首阔步走在前方,而自己则如同早年辅佐刘备一样,缓步跟在刘禅的侧后方,以显示出刘禅的地位。

    在这个过程中,刘禅走到了荆州水军的面前,之后更是登上了最大的一艘战船,一番查看之后,这才回到了营中。

    无疑,在诸葛亮和关羽的眼中,刘禅这一次出现是一次权力的象征,向江东的将士们预示着他们光明的未来,有了年轻的刘禅,他们仿佛就已经走出了失去刘备的阴霾,正在迈向光明。

    但诸葛亮自然不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