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封疆万里-第2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疑,在诸葛亮和关羽的眼中,刘禅这一次出现是一次权力的象征,向江东的将士们预示着他们光明的未来,有了年轻的刘禅,他们仿佛就已经走出了失去刘备的阴霾,正在迈向光明。

    但诸葛亮自然不知道,刘禅此时心中所想的真正重头戏,并不在这检视江东水军上,刘禅此时所表现出来的样子,不过是他长久在诸葛亮的教导之下所刻意塑造出的形象罢了,其实真实的他,并不是如今的样子

    检视过后,诸葛亮将关羽与数个江东江东召至房中,询问起荆州这数日之间的动静,荆州刚刚成功抵御住了司马懿和曹彰的进犯,这诸葛亮自然是知道的,张飞和关平也已经回到建业,对于刘封如此顽强,诸葛亮既松了口气又有些提心吊胆,他之所以在刘禅一提出此事就带他来到了柴桑,其实也是有着他自己的打算的。

    但是,正当关羽向诸葛亮直言荆州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损失至少在五六万精兵之数,怕是短期内只得休养生息的时候,门外一名江东水军急报,庐江发生了紧急军情。

    诸葛亮与关羽一番询问,方知就在近日天色还未大亮之时,以赵云为首,甘宁,凌统为副将的一队荆州水军突然袭击庐江江东水军营地,因为荆州水军众多,庐江水军只能堪堪抵挡,这名军士此来正是向关羽求救,直言若不能即刻出兵,则庐江危矣!

    落在刘封手中的领土,再想夺回可就难了,魏军的两次失败深刻的告诉诸葛亮这样的一个道理,但是此时的诸葛亮并没有慌乱,在他心中,刘封在这个时候派遣赵云强攻庐江,的确是有着出其不意的作用,但是赵云同时也不会想到,诸葛亮此时正在距离庐江不远处的柴桑。

第533章 刘禅的欲擒故纵() 
“赵云此来定是料定我军此时不会在江东严密设防,想来心存了一举将我江东数个郡县攻下之意,当初我等正是由江夏出兵率先攻下庐江,攻下了庐江,就相当于打开了江东的一个缺口,如今决不可重蹈当初孙权的覆辙!”

    关羽对这一次赵云突袭庐江无疑看得十分重要,毕竟按照来报军士的说法,足足数万荆州精锐水军突袭,一旦庐江失守,荆州大军长驱直入之下,两三日就可以攻到豫章郡中,所以将庐江守住对于江东来说不可谓不重要。

    此时因为诸葛亮和刘禅到来的缘故,大部分江东水军都在柴桑附近,而柴桑与庐江之间的距离也并不遥远,所以关羽并没有什么太过紧张的情绪,只不过表示应当快速率军前往庐江,他所担忧的从来就不是那些几乎并未经历过什么真正大战的荆州水军,而是荆州的步卒通过水军的战船登录,那样的话,胜负可就着实难料了。

    “无妨,此番赵云为主帅前来,正好我与云长一同前去,看看这些年来荆州水军到底有何进步。”诸葛亮知道这是一场重要的战争,他心中想的不光是在这一次战斗中保得庐江没有闪失,还想着能够重创荆州水军,使得刘封在短时间内难以再攻取江东,在这样的想法下,他决定亲自跟随关羽出征。

    诸葛亮能够亲征,关羽自然高兴,但正当二人一面命令麾下副将整军一面商讨着如何对敌时,刘禅却是走到了诸葛亮身前,神情坚毅的道:“此番我江东遭受荆州水军攻击,作为江东之主,我自然责无旁贷,故禅请求跟随老师一道前往庐江,共同抗击荆州水军。”

    诸葛亮一听这话眉头就是一皱,刘禅虽然已经十六岁,在他的教导下熟读了不少兵书战册,但是并不通晓什么武艺,更是从来都没有亲自到战场上去过,诸葛亮准备再等候两年,江东休养生息之后有能力攻取一些魏国的边陲之地再让刘禅在军中锤炼,毕竟如今的刘禅就连身体也还没有发育完全,到战场上一旦被荆州军士发觉成了众矢之的反而会耽搁他们的行动。

    “凡事于你而言都要循序渐进,今日才刚刚到军营中熟悉一二,决不能贸然到战场之上,敌军尽是虎狼之师,又如何能有你用武之地?你只管在柴桑等候,数日之间我与云长便可将一番进攻化解,到时犒劳将士你再出面即可。”

    诸葛亮的话语中明显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意味,这是刘禅早已经习惯了的,自从他还是孩提时起,每每贪吃或是贪玩,诸葛亮就会用这样的语气和他说起,而后几乎强制性的让他改掉。

    “谨遵老师之言,禅就在这柴桑等候老师,望老师旗开得胜!”

    刘禅闻言也不反驳,只是恭恭敬敬的向诸葛亮行了大礼,而后又拜了三拜,诸葛亮满意的点了点头,心中以为刘禅到此时果真已经将这江东当做了自己的领土,这样的大礼是在感激诸葛亮和关羽二人为他抗击荆州之兵。

    但是刘禅平静的面容下,内心却恰恰不是诸葛亮所想的那样,看到诸葛亮的神情,刘禅的心中对自己的兄长刘封更加的敬佩,要知道从他提出要到柴桑检视江东水军,到向诸葛亮提出去前线一同抗敌,都是刘封在最近的一封书信中所教,在刘禅请命去庐江时,他心中还是十分忐忑的,生怕诸葛亮高兴的答应了自己的请求,但是诸葛亮此时的表现,就和刘封预料的一样,刘禅知道,自己和刘封精心准备的这一次密会,应该已经算扫清了很多障碍。

    半个时辰之后,诸葛亮与关羽率领着大部分在柴桑驻扎的水军离开了豫章,直奔庐江而去,在那里,江东的水军正承受着荆州水军的猛烈攻击。

    临行时,诸葛亮向刘禅的护卫们反复声明定要护佑刘禅的安全,这才离去,留在柴桑的除了刘禅以及糜夫人一行人之外,就是柴桑当地的官员了。

    数个时辰之后,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刘禅的屋中却是还亮着灯火,此时,刘禅,糜夫人以及他的侍卫统领三人正在焦急的等待着,因为按照他的刘封的约定,半个时辰之后他就要到距离此处数里之外的一个亭中,那里方便会面,并且距离湘水的支流不远,有利于刘封来回往返。

    而如今的问题,是刘禅不知如何脱身才好,诸葛亮离去之后,数个柴桑的官员对于刘禅极尽讨好,但是这样的后果,就是刘禅几乎不可能独自前往哪里而不被他们知道。

    情急之下,那名早已经投靠了刘封的侍卫首领在刘禅与糜夫人耳旁低声细语了一番,之后二人尽皆颔首,在屋中行动了起来。

    不多时之后,侍卫首领将一众侍卫召进屋中不知布置了什么,再次出门时,只见侍卫首领带领着一干侍卫直奔屋外走去,见得一直等候在外的一名柴桑官员后厉声道:“今日主公已然困顿,加之心中担忧庐江战斗,尔等不可惊扰!我率人到这柴桑四周查探一番,看有无异常之事!”

    那名官员一听此言连忙颔首,之后一步三回头的走了,屋中,烛火映衬着两个人影,就像刘禅和糜夫人一样。

    不用说,真正的刘禅和糜夫人已经乔装打扮混在了侍卫之中,跟在侍卫们的身后出了屋子,在侍卫首领的带领下匆匆向那之前定好的亭子方向走去。

    当他们走到那亭子周围的时候,时间刚刚到刘禅与刘封约定的时辰,但是这里依旧是并没有人到来,到了一里之内,只见那侍卫首领将手放在嘴里,吹出了一种罕见的鸟鸣声。

    片刻之后,只听得那亭子的另一方也发出了相同的鸟鸣之声,刘禅面色惊喜的看向他的侍卫首领,那人也是伸手一指,示意刘禅到那亭子中去即可。

第534章 柴桑密会() 
此时的刘禅,心已经怦怦跳了个不停,从糜夫人口中所了解的刘封,从诸葛亮口中所了解的刘封,让他的心里多了不少的矛盾,今天终于要见到真正的刘封了,刘禅心里又如何能不紧张。

    一面缓步向那亭子中走去,刘禅一面在心里猜测着很多东西,虽然刘封从来都没有在书信中说过要剿灭江东之类的话,但是已经十六岁的刘禅却知道,刘封和江东之间是迟早都会有一次大战的,这一场大战,将会直接决定江东的命运,当然,还有诸葛亮和自己的命运,因为江东名义上的主公,是他自己。

    “今日定要看看兄长对于我和江东到底是怎样的一番态度!”刘禅心里打定了注意,脚步也轻盈了许多。

    当他快要走到那亭子中央的时候,却见不知什么时候,亭中的石凳上已经坐着一个人了,那人身材魁梧,身着长袍,正面对着他来的方向,但是因为是黑夜,刘禅并不能看清那人的相貌,但是他知道,这就是他的兄长,刘封。

    不错,那就是刘封,刘封按照约定的时间提前近半个时辰就到了这里,在刘禅过来之前,数十名影卫中的精锐已经将这方圆一二里都布控了起来,直到看到刘禅确实是只带了一小队自己的贴身护卫前来,身后无人跟随,这才回应了那侍卫统领的口哨声,刘封也到了亭中的石凳上等候刘禅。

    刘禅在极力的观察着刘封,刘封又何尝不是在极力的观察着刘禅。

    迎面走来的是一个面容清秀的青年,和前世那些演义中刻意丑化的截然不同,在诸葛亮的教导之下,刘禅并非是酒囊饭袋,从他谨慎的走路姿势和眼神中,刘封看得出来他在思考。

    终于,刘禅来到了亭中,亭中除了刘封之外,再无旁人,虽然刘封已经极力的让自己呈现出一个兄长应有的样子,但是长期统领荆州与益州众臣而养成的气度仍然让刘禅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到了刘封身前后,刘禅只是呆呆的站在那里,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口,也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

    “坐吧,上次见到你的时候,你还是个牙牙学语的孩童,当真是岁月不饶人”

    这样的一句话,让刘禅的心里放松了不少,刘封并没有表现出之前诸葛亮和他所说那样的冷血和凶神恶煞,反而真的和信中所体现出的一样,就像是自己的兄长一样,他眉宇之间的那一种不怒而威的气势,不过是久居上位者位置上所形成的罢了。

    有了刘封的这句话,刘禅连忙坐在了自己身后的石凳上,只不过坐下之后,一时间又是不知说些什么才好,只能定定的看着自己的衣角。

    “诸葛亮待你如何?”让刘禅没有想到的是,刘封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和诸葛亮有关,但这个问题,显然也正是他最有发言权的问题。

    “军师对我,确是十分之好,心中所想,也尽皆是让我早日成长起来,好承担起统领江东的大任,但”说到这里,刘禅抬眼看了刘封一眼,停下了自己口中的话,显然是不知道是否应该说下去。

    “无妨,你我兄弟,有话直言即可。”

    “但统领一城一地,实在是非我所愿,禅自小便因战乱颠沛流离,若不是这连年的战乱,我也不会早早就失去了父母,故禅内心实在是只想过上平静的生活,但这些想法,从未向老师表露,他多年培养,绝不允许我说出这样的话。”

    也许是因为刘封之前曾经在乱军之中救出过刘禅,所以刘禅对于刘封有着一种天然的信任,这才刚一见面,就将自己心中隐藏了多年的想法和刘封说了出来。

    刘封闻言之后并未立即回答,而是长叹一声,他知道,诸葛亮对于刘备知遇之恩,三顾之情,那是十分深厚的,抛开自己和诸葛亮的关系不谈,对于刘备,诸葛亮真可谓是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