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战友我的妻-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雨露又从皮包里拎出两袋东西,一袋糖果,一袋点心,搁在饭桌上,小女孩两眼放光,口水禁不住从嘴角流下来。马雨露笑着打开袋子,对小女孩说:“快吃吧,都是给你买的,吃完姨再给你买。”

    在杜丽娘眼神鼓励下,女孩怯怯地伸出小手,分别拿了两块,扭头说道:“大大还在路上买糖油果子,我给他送去!”说完一阵风似的跑了。

第三百二十六章() 
“丽娘,你有这么乖巧的女儿,真让人嫉妒呀!”马玉露半开玩笑说道,同是女人,杜丽娘幸福美满,自己仍然孑然一身,说不羡慕是假话。

    “呵呵,说得也是,话说回来,雨露,你咋还不结婚呢?别挑了,再挑就成老姑娘了,当心嫁不出去啊!”杜丽娘打趣道,马雨露尴尬一笑,脑海里油然浮现出莫小米的身影,他在哪儿呢?

    “呦,来客人啦?怪不得囡囡手里捏着吃得呐,她说是她姨给的,我还以为你三妹来了!”随着话声,一个中年男人牵着小女孩走进来,马雨露抬头望去,此人长衫布鞋,平头眼镜,一副知识分子模样。

    杜丽娘眉开眼笑,拉着马雨露走到他面前,介绍道:“这是我的先生,易之初,也是小学教师,我教语文,他教数学,文理结合。”易之初伸出手,想与马雨露握手,马雨露有些诧异,怔了怔,还是和他轻轻握了一下。

    易之初笑着说:“哦,不好意思,冒昧了,我以为如今讲妇女解放,都效仿西方文明社会,看来思想有点超前了!”“易先生言重了,平常我也赞成握手礼,只是今日初次相见素昧平生,感觉羞涩罢了!”马雨露也笑了。

    这时杜丽娘过来打圆场,插嘴道:“老易,你不晓得,雨露这张嘴出了名的厉害,千万不要招惹她,否则吃不了兜着走!”三个人同时笑起来,小院内充溢着暖洋洋的味道。

    不多时饭菜已经做好,两盆热气腾腾的菜肴端上来,一盆是大白菜肉汤,另一盆是手擀面条,还有一碗干咸菜。易之初埋怨妻子:“我说丽娘,你的老同学难得来咱家一趟,为啥不做些好吃的呀?”

    杜丽娘刚要申辩,马雨露阻止了她,微笑着说:“这样蛮好嘛,你们真要拿山珍海味招待,以后我就不来了!”“娘,我饿了!”小女孩捏着筷子嚷着,三个人不再客套,开始吃饭。

    晚饭后杜丽娘从柜子里舀出一瓢红枣,倒在饭桌上,对马雨露说:“这是咱大大前不久从老家带来的枣,可甜呐,你尝尝!”马雨露捡起一颗放入口中,嗯,确实很甜,有一股独特的枣香,让她想起家乡黑枸杞,生长在不毛之地却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生命力特别顽强。

    易之初批改作业去了,小女孩也开始做功课,院子里只留下杜丽娘和马雨露说些私房话。

    两人又聊了几句昔日往事,马雨露怅然若失,问道:“我在给政府做事,实在很难,上峰要我招募一批青年学生,说是作为人才储备,为日后抗战输送新鲜血液,丽娘,你说,我去哪儿找?”

    杜丽娘立刻警觉起来,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反问道:“真是为抗战储备人才吗?那是好事嘛,西安那么多大学校,还愁没有人报名嘛?”

    马雨露托着腮帮,一脸苦相,长叹口气,说道:“要是人人都像你这么想就好喽!唉,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你们学校有那种单身未婚的年轻教师吗?最好是男的,家庭条件不够宽裕,一旦录取我们会给薪水的。”

    杜丽娘点点头,答道:“你放心吧,我和老易帮你打听一下,西安说小不小说大不大,咱俩师范校很多同学留在西安,相互转告,或许找得到你要得人。”

    马雨露辞别后杜丽娘夫妇赶紧商议此事,考虑是否向上级党组织汇报。他们都是中共地下党员,隶属中央特委西北局领导,负责西安地区情报收集及接纳全国进步青年向延安转送任务。马雨露会不会是国民党特务?有什么动机?需要党组织进一步甄别。

第三百二十七章() 
马雨露接着又去找韩京花,这个韩京花与杜丽娘完全不一样,是个交际花,恋爱无数也分手无数,专旁大款。中学时期便成天打扮得花枝招展,身后总有成群结队的公子哥像蜜蜂采花一般围着她转,时常争风吃醋打架斗殴,韩京花为此也挨了学校不少处分。

    韩京花家里开了个小杂货店,家境还过得去,不过兄弟姊妹多负担重,韩京花是老大,本来成绩也不好,因此中学毕业便辍学了,早早挣钱养家。

    说起来韩京花还得感谢马雨露,因为邮局工作是她让父亲托关系找得,尽管收入微薄,好歹算一份正式职业。要不是私交非同寻常,马雨露怎么可能帮她找工作?

    韩京花爱慕虚荣贪图享受,但心地善良,没有坏心眼,马雨露正是看中这一点才与她交好。她俩之间有一个小秘密——韩京花脸蛋上涂抹的廉价化妆品和身上穿的便宜衣裳,几乎都是靠马雨露接济的,马雨露每月零花钱用不完,而韩京花一文不名,韩京花不仅靠着马雨露蹭吃蹭喝,还经常得到她资助。马雨露很讲义气,答应不告诉别人,韩京花对此感激涕零。

    马雨露去邮局打听时恰逢韩京花不在,邻桌同事说她休假去了,说这话时止不住偷笑,马雨露好奇问道:“你们笑啥呢?人家休假有啥好笑的?”

    这句话把所有人都逗乐了,哄堂大笑起来,一个大姐凑近她耳边悄声说:“她和局长到香港度假去咯,你知道就行了,不要声张,局长老婆是只母老虎,让她晓得就麻烦了!”马雨露心往下一沉:这个韩京花真不是省油的灯,如果捅出篓子谁帮她收拾啊!

    几天后韩京花竟然主动找上门来,让马雨露大为吃惊!她和季林等人租住的房子极其隐秘,外人很难找到,她怎么会知晓?后来马雨露才逐渐了解,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韩京花已经不是学生时代的韩京花了,有着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几年不见韩京花成熟许多,如果说杜丽娘的苍老是生活重担所致,那么韩京花就是过度透支青春,把精神和体力投放到社交场所,提前挥霍。

    韩京花尽管搽了厚厚一层雪花膏,仍然掩盖不住时隐时现的皱纹,口红鲜艳夺目,显得分外性感妖娆。黑色礼帽下面,纱巾半掩,露出半张俏脸;一袭短袖真丝旗袍,把好身材衬托得淋漓尽致;七寸高跟鞋走起路来摇摇摆摆,踩在石板上发出悦耳的敲击声。

    韩京花的装束让马雨露浮想联翩,似曾相识,是凯瑟琳?赫本、贝蒂?戴维斯?还是奥黛丽?赫本、英格丽?褒曼、葛丽泰?嘉宝?好像都是,又好像都不是,外形酷似而内在不存,徒有其表而已。

    “你干嘛这么看我?我又不是怪物!”韩京花见马雨露老盯着她看,故意撅起小嘴责怪道,其实心里美滋滋的,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

    马雨露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忙解释:“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以前的小美女长成大美人了,我当然要好好欣赏喽!”韩京花就等这句话,脸上笑开了花,冲着马雨露一招手,说道:“走,咱姐俩吃牛排去!”

    西安上档次的西餐厅不多,大雁塔附近就有一家,名为“莱茵河畔”,老板是德国籍犹太人,这里制作的德式烤面包蜚声大西北。

    韩京花和马雨露来到西餐厅,老板亲自接待,看得出来韩京花是这里的常客,与老板十分熟络。

    “喂,老唐,来两杯卡布奇诺,一杯不要加糖,雨露,你的呢?”韩京花冲老板喊道,又侧过头问马雨露,“无所谓,我不讲究这些。”马雨露答道。

第三百二十八章() 
“京花,你怎么管他叫‘老唐’呢?”马雨露不解问道,“哦,是这样的,老板特别喜欢中国,对佛教达到痴迷地步,给自己取名‘唐玄奘’,所以我叫他‘老唐’。”韩京花嗤嗤笑着回答。原来是这样,马雨露也笑起来。

    咖啡很快端上来,韩京花搅动着乳白色液体,垂下眼睑,略带哀怨的说:“我现在的样子别人看着光鲜,谁知道我心里的苦啊!”马雨露明白她话里有话,佯作不知,等待下文。

    果然韩京花继续说道:“雨露,我的情况你清楚,除了爹娘,还有好几个兄弟姊妹,他们要吃饭穿衣,要上学读书,都需要钱呐!像杜丽娘那样我做不到,爹娘也不同意,趁着年轻多捞点钱,以后找个老实人嫁了,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马雨露无话可说,人各有志不能勉强,或者这就是韩京花的命吧!想了想,马雨露还是决定解开心中疑惑,韩京花怎么会轻易找到她的住处?

    听了马雨露问话,韩京花嫣然一笑,从坤包里拿出烟盒,掏出一支香烟,旁边伫立的服务生赶紧划燃洋火为她点上。烟雾袅袅中,韩京花慢悠悠说道:“举手之劳的小事,其实很简单,我那相好的是邮局局长,他有个把兄弟就是警察局侦缉队队长,要找个人还不容易?”

    马雨露心头一震:韩京花居然有这本事?!关于她的事情还知道多少?韩京花见她紧张的样子,又嫣然一笑,轻声安慰道:“雨露,别怕,我不会害你的!以前听你说过你们家族的事,租个房子做些买卖又不犯法,怕啥呢?”

    马雨露稍微放心一些,看来韩京花并不清楚她的背景,为谨慎起见,还是提防点好。

    “京花,找个时间引荐一下嘛,多个朋友多条路,咱们这些生意人全靠朋友帮忙,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事后少不了你的好处。”马雨露说得极豪爽,韩京花眉开眼笑,频频点头。

    马雨露说这句话自有一番用意:西安警察局侦缉队可不是吃软饭的怂包,名号早已在西北叫响,据说卧虎藏龙人才辈出,都是西北军百里挑一的人物。侦缉队在警察局里待遇最好,饷银是其它部门的两倍,专门侦办重案要案,被称为警察局“锦衣卫”。

    假如能够从侦缉队挖出几个能人派到延安,会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奇效?马雨露不敢肯定,但值得一试,韩京花无意中牵线搭桥,为马雨露打开另一扇窗户。

    西安作为西北政治文化军事重心,被国民政府视为重中之重,中共地下工作十分隐蔽,为避免无谓牺牲,电台全部外迁,发报必须到咸阳、宝鸡、渭南、铜川等地。

    杜丽娘夫妇急于得到上级指示,不顾危险,决定外出发报。经过反复思考,想出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前往国民党特务戒备最薄弱的地区——渭南,给中央特委西北局发报,汇报马雨露准备招募可疑人员事宜。

    天有不测风云,杜丽娘夫妇只想着提防特务,却忽视了一帮对共产党同样怀着刻骨仇恨的人,那就是警察局侦缉队。通过线报,已经得到风声,西安地下党会有重要人员出城。在警察局长亲自部署下,全城明松暗紧,开始秘密排查,杜丽娘夫妇陷入极度危险之中。

    同样不知情的还有马雨露,懵懵懂懂歪打正着,反而救了杜丽娘母女两条性命。

    出事那天,马雨露又买了些糕点去杜丽娘家看望,上回走得匆忙忘了带钱,马雨露心怀内疚:杜丽娘太苦了,应该帮她一把,自己少用一点少花一点,或许就是全家人几个月生活费呢!怀着这种想法,马雨露特地揣了几张百元大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