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霸天下-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峥幽幽叹息道:“江东一郡一旦出现大治局面,不仅齐国,楚国也必生贪念,提前垒筑城墙不会有错,人我会给你,总计五十万,三十万中原卫国人和二十万奴隶,助你治理江东。”

    “白起谨记——!”

    “还有……!”卫峥又说道:“起弟谨记,一味据守江东不是明智之举,所以你要记住,找准机会便趁机强大自己,江东以南的南越三夷之地就是你的目标,对南越三夷之地,无需做贼,大胆的行强盗作为,不要地,那些地无用,要人即可,抓蛮夷奴役他们开荒广地为我所用。”

    “荡阴铸器府日夜不断打造黑甲刀兵,至多再过三五年,我必会为你准备五万套黑铁甲胄、强弓劲弩一万,弩矢三十万支通过商人之手秘密送入江东。”

    “江东这支精锐部队,番号我已经想好了。”卫峥看着对方,言简意赅的说道:“号……江东铁卫军——!”

    白起自信的说道:“只要黑甲器械到位,白起定能在两年之内为兄长打造一支带甲五万众的铁卫精锐!再有三十万卫人为后盾,有兄长在背后谋划,江东无忧!”

    铁卫军……白起心中谨记这个番号。

    “起弟,今日我就在这淇水离宫给你全盘托出卫国今后二十年长策。”卫峥忽然说道,这让白起鼻子微微发酸,两人在离宫漫步而行,白起一语不发,而卫峥再次说道:“起弟你坐镇江东,我在中原胡服骑射,卫国在中原修生养息之后,将南下魏梁国我必让魏王自贬为君。

    “少则十年多则二十年,宋国必灭,宋地必纳入我卫国版图。”

    “届时,卫国铁骑自睢阳而出,你的铁卫军北渡长江,南北两路相互夹击,荡平江淮九夷之地,取江淮之地这片沃土,唾手可得。”

    说到这里,卫峥心生豪迈,“……届时,卫国疆土始于中原、含宋境、拥江淮、至江东,临南越,广国千里,延绵万里。卫国霸业基石大定……从此为中原第一强国,北可御敌齐鲁,南可安定荆蛮,西可与秦争天下——!”

    “所以,你务必要守住江东二十年,二十年之内卫国的疆土必然延绵至此,与江东相连,去江东其孤立一方的局面,也去我卫国地处四战之境的不利局面。”

    ……

第050章:四境大乱() 
——

    万事当以谋定而后动,卫峥在淇水离宫把卫国今后的长策悉数对白起全盘托出,这一次趁着巴蜀之乱,秦国远征巴蜀的契机,灭吴越,卫峥可谓势在必行。

    灭了吴越之后,江东能不能保住起决定性的关键是白起能不能守住,只要扛得住齐、楚的压力,卫峥也可行邦交国策在局外周旋。

    尤其是这一份魄力和决心,要知道江东距离中原那是真的天高地远,白起若是入主江东等于国中之国,一般的君主很难有这份魄力让一个臣子远在天边拥地自尊、拥兵自重。

    万一白起坐拥江东自立一国,远在千里之外的卫峥也毫无办法,但他做了。

    卫峥不会相信白起是背主叛国之人,即便如此江东的地缘和方今天下的局势也注定这块地不足以存国太久。

    少则十年至多二十年,卫峥坚信他能在这段时间之内把卫国的疆土向东南延绵下去,兼并魏、宋、江淮之地最终连接江东一郡。

    而白起坐镇的江东并让那个神秘人的治理之下,定然把这片蛮夷之地化为富饶天堂,卫国有江东和江淮之地才可能有与秦国争天下的雄厚资本。

    心有多大,格局有多大,而卫峥的格局视野是放眼天下,一统天下。

    当今天下即便是秦国的格局也只是东出称霸天下,七雄战国除了卫峥,余下六国的君王从来就没有想过要一统天下。

    而是痴迷桓公一匡天下的霸业幻想!

    ……

    燕下都武阳城。

    当下正刚刚步入初秋,卫国境内数一数二的大型商社,即晋闲商社在燕国有两个分舵,其一在治水北岸的燕都蓟城,距离武阳城不过五十里地,另一个分舵便在武阳城。

    晋闲商社武阳分舵的掌柜目下在房间内扶案而坐,膘肥体壮显然是吃香喝好的结果,只见他一手持着竹简查了查又看向案几上的一块锦帛小地图。

    “东胡、山戎、楼烦、林胡、义渠、乌氏……唉……马儿啊马儿……山戎、胡族的马匹生意有大利可图,中原和北疆两头都能大赚。”

    这胖掌柜美滋滋的自言自语,身在朝歌的晋闲商社总舵已经知会了他,把两笔大买卖交给他处理,其一便是大量购置马匹,商人逐利,天性使然便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回报。去北疆跟胡人做买卖,风险大了些,可是有大利可图啊,足以让他们敢冒这个风险。

    要知道北疆草原这些胡人狼族大小部落成百上千的,如同一盘散沙分部在广袤无垠的北境草原之上,这中原运送过来的商品能够在草原卖个好价钱,从狼族手中购置马匹也是物美价廉,转手卖到中原就是十倍的利润,还不用缴税。

    这群商人还不疯了似的一个劲儿的向北境钻去。

    其二便是贩卖黑铁器械,这胖掌柜的得到消息这批武器很快就会送过来。

    “不好了!掌柜的,不好了!不好了……!”

    就在他美滋滋的幻想着眼前一箱箱金饼的时候,一个年轻男子直接破门而入。

    “怎么了怎么了?丢魂儿了似的,成何体统啊!”

    “丢魂儿?小的命都快丢了啊!”

    “什么事儿?慌慌张张的?”旋即放下手中的竹简疑惑的问道。

    “掌柜的,不好了,燕国出大事了。我们蓟城的分舵已经被乱军一把火烧了!”

    “你说什么?”这胖掌柜的瞪大眼睛,不可思议的问道:“乱军?燕都发生什么事了?”

    “掌柜的,这燕王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竟是效仿尧舜让贤之举,禅位王位给燕相国子之做燕国之主,还把近三百多位大臣罢免,让子之重新启用他的亲信,燕太子得知消息震怒之下带着他的军队就从西边打过来了,,对了,打着什么平‘子之之乱’的名号,目下太子的军队怕是已经到了蓟城。”

    “哦,掌柜的,还有一件事情,齐国带数万大军车数千乘说护送公子职入燕,那些被罢免职位的旧臣纷纷拥护公子职,期盼齐国大军入燕国平乱,目下齐国大将匡章将军率军已连克数城,几乎无往不利,肯定会打到燕都。”

    掌柜的一听下意识的直立,“燕国是怕是要大乱了,三十六计走为上,是非之地咱们还是赶紧撤。硕明,赶紧吩咐下去备几路马车收拾东西,能带走的全部带走,不能落下一个字儿,燕国不能待了,不能待了。”

    “好嘞,小的这就去招呼。”

    “慢着……”掌柜的又叫停:“那个蓟城兄弟分舵的人去哪儿了?逃出蓟城了吗?”

    “掌柜的,人是逃出来了,正往西边的赵国方向去了,不过大多数财货没来得及收拾,估计被乱军搜刮干净了。”叫做硕明的这个青年忽然一愣,旋即道:“对了,掌柜的,兄弟分舵的人意外收获了一条大鱼啊。”

    “大鱼儿?”掌柜的的疑惑道:“什么大鱼儿?”

    “掌柜的,你绝对想不到,蓟城大乱时秦国质燕的公子和兄弟分舵的人一块入赵国了!”

    “秦国公子?哪个公子?”

    “似乎……哦,是公子嬴稷!”

    “公子稷?哈,咱们这兄弟分舵也算是走运,知道了,下去吧,赶紧的招呼大家快点收拾行李,我们也去赵国避避风,与兄弟分舵会面。”

    “遵命——!”

    掌柜的在屋内来回踱步而走,忽然大喜,“燕国大乱,金饼在望啊!”

    这不是正是大发横财的绝好机会?管他谁打谁?只要在打仗,就能发横财啊。

    这胖掌柜的连忙追了出去,“硕明,知会中山国分舵的兄弟,总舵北运的那批货先囤积中山国,赵国也放一点,狡兔三窟……硕明……硕明??”

    ……

    朝歌。

    十日之后。

    卫国君臣文武汇聚庙堂之上,例行朝会。

    “报……北燕急报……”从殿外就开始大喊的一斥候快步奔入殿内,面向君座上的卫峥单膝抱拳,“……禀君上,燕国内乱,燕王昭告天下禅大位让贤于燕相子之,太子平举兵平乱,燕国旧臣拥护公子职恭请齐国平乱,齐国增兵三万,原护送公子职的齐军大举北伐燕国,连拔河间、武桓、曲逆三城,但公子职却下落不明。”

    信报斥候刚刚禀明,朝堂之上群臣顿时一片哗然,嘈杂的讨论声絮绕在庙堂之上。卫峥乐了,这燕国还真是够乱的,齐国也敢请?这平乱的军队马上就要变成夺国的军队,还夹道欢迎?

    “齐国乘机燕国大乱伐战,燕国怕是挡不住齐国兵锋啊。”璟仓在殿上自言自语:“齐国护送一个公子职,带甲士数万,车乘上千,更让匡章统军,虽以平乱之名,恐怕是引狼入室啊。”

    “热闹了,啊?”卫峥环视群臣笑殷殷的声音响彻朝堂,“热闹啊,我们西境的近邻韩国叫嚣伐秦复仇;西僻之地的巴蜀苴三国大乱不止;秦军劳师远征汉中蜀地;荆蛮楚国也成惊弓之鸟,不断增兵巫郡、黔中。现在燕国又大乱,齐国趁机以平乱之名伐燕……”

    “东、西、南、北,天下四境多热闹,啊?”卫峥笑呵呵的看着众人,“我们中原到反而相安无事了,诸位说卫国是不是太闲了,闲到没事儿了?”

    “君上,赵国也很闲啊。”剧辛笑道。

    “不不不!”卫峥连连罢手道:“赵国不会闲,赵王赵雍岁年轻却不能小觑啊。寡人估计赵王也在趁机谋利。”

    赵武灵王是个很会打算盘的君主,公子职下落不明?卫峥会心一笑,估计从齐国那里逃到了韩国去了。

    卫峥想了想自己横空出世,这公子职会不会逃到自己的卫国来,但很快就否定了这个念头,卫与齐结盟,公子职不可能逃到自己的地盘上来避难。

    那就是韩国了,如果历史没有多大的变故,正好赵武灵王这个极为会打“政治牌”的君主把公子职给找到了,并送到了燕国拥立其为燕王,公子职也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燕昭王了。

    燕昭王置“黄金台”招贤纳士,吊死问孤,与燕国百姓同甘共苦,在后来是广为流传。

    赵雍护送公子职复国,他赵武灵王心中打着的小九九卫峥清楚的很,赵雍这个人恨不得一日就能把中山国给灭了,拥立公子职为燕王这是要交好燕国,为灭中山国而埋下的伏笔,同时也是不愿让齐国北上继续做大。

    卫峥一想到赵武灵王,不由得顺其自然的想到了另一个人,秦国的公子稷,秦质公子稷在蓟城,现在燕国大乱,这个未来的秦国君主,秦昭襄王要么就死在了蓟城,要么就与他母亲一同逃离燕国去赵国避难去了。

    这又被赵武灵王给捡了个大便宜,先是拥立公子职,后来成了燕昭襄王,后又拥立公子稷,后来成了秦昭襄王,可见赵武灵王的眼观之犀利。

    不过赵雍怕是做梦也没有想到,护送公子职回燕国而让赵国得到了灭中山国的机会,而护送公子稷回秦国确是换来秦赵长平大战。

    本想护送公子稷返秦,让秦国因王储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