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霸天下-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赵雍怕是做梦也没有想到,护送公子职回燕国而让赵国得到了灭中山国的机会,而护送公子稷回秦国确是换来秦赵长平大战。

    本想护送公子稷返秦,让秦国因王储之争而生内乱,也确实内乱了,但也给为赵国埋下了灭顶之灾。

    卫峥心中长叹一声,旋即抛开脑中的思绪,环视群臣而道:“天下这么热闹,群雄玩的这么起劲,卫国怎么能不凑热闹呢?”

    “大争之世,卫国万万不能闲着——!”

    ……

第051章:故伎重演() 
——

    天下这么热闹,卫国也的确不能闲下来,既然去凑热闹,那就要抓准时机更要压准法宝,可不能想赵雍那样把自己坑了。

    卫国的地缘格局注定不能轻易与周边诸国再生战端,卫峥也吸取了魏梁国衰落的教训,在四战之地而四处征伐,一旦失足落水就可能遭到群起攻之的危险。

    魏武侯和魏惠王这两代君主也知道魏国的地缘格局处于先天劣势的状态,两代国君四处征伐抛开好大喜功这一层面,想必也是急于迫切的让魏国摆脱这种不利局面。

    魏国四起征伐采取以战止战的方式无疑是在走钢丝,一直打胜仗还好,但天下没有绝对不败的军队,即使魏武卒号称天下无敌,一朝失足便是满盘皆输。

    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魏国在马陵道折戟之后,优势的局面急剧下降,马陵道大败的结果便是遭到群雄从四面八方攻来。

    墙倒众人推!

    以战止战过于凶戾,除非永无败绩。

    当今卫国挤入“七雄”行列,继承了魏梁国的七雄的交椅,同样也不得不继承魏梁国的地缘劣势。

    在中原轻易生起战端一不小心则可能重蹈魏梁国的覆辙,有人已经在前面栽了个大跟头,卫峥自然要规避这个坑。

    卫与周边邻国短时间内只能交好,不宜生起战端。

    恰恰相反,卫峥在收敛兵锋之后更要主动与魏梁国修盟,自己不轻易去惹事生起战端,也要谨防他国想要弱卫的动机,起码要防止在出师前寻找个讨伐卫国的名义也不容易。

    与中原诸国交好,互通有无至少五至十年不变,老老实实的呆在中原积蓄国力,再紧紧的抱住齐国的大腿,让他去惹事显威风,捅出了篓子也是齐国这个“大哥”背锅。

    至于吴越之地这块疆土打下来,也只是打下来,这块地白起能不能独自守住至少二十年不易主,匍匐在中原四战之地的卫峥,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能直接帮衬,更多只能全凭白起能不能成为江东小霸王而威震一方,远在中原的卫国至多在这段时间内只能曲线救援。

    中原卫国短时间内肯定不能直接伸手过去治理江东,只能靠那位贤人治理,靠白起镇守。

    这天底下除了卫峥恐怕也不会有第二个君主如此放心让臣子远在千里之外拥地自尊、拥兵自重了,假如在千里之外的白起自立一国,身在中原的卫峥根本毫无办法。

    ……

    “旬日以来我日夜思量三国合纵如何能够成势,如何才能不重蹈犀首合纵失败的覆辙……”此时此刻,朝会散去没多久,璟仓、白起、剧辛三人便被招入内殿继续商议。

    “常言道,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剧辛自言自语。

    “说的好!”卫峥当下遥指右丞相而笑看着众人,这句话他已经在臣子面前说过很多次了,“为善交而盟不会善终,为止战而盟不会止戈。与其许以大利而合之,又不如示以警而自联之……”

    卫国想要搞啮桑会盟,把齐国和楚国一块儿拉到宋国境内去谈判,就这么直直的去相邀这两个大国,齐王楚王未必会鸟你,确切的来说是一定不会鸟你,甚至会嘲弄。

    卫峥旋即收敛笑意,“会盟前还需办一件事儿。子辛,你着手准备出使齐国,告诉齐王就说楚国企图在齐国伐燕之际,窥视江淮之地,更欲灭越国。”

    说到这里,卫峥又调转视线落在璟仓身上,“璟仓,你呢就去楚国,你去楚国就不用带符节了,也不用带卫国使臣的名义前去,就以拜访探亲为由,让卫国的一些商社冒充一下你的亲戚,噢,就让晋闲商社配合你,随后想办法把一个消息传入郢都楚王的耳朵里。”

    想了想,卫峥嘿嘿笑道:“让楚王得知,齐国想要拉拢卫国欲占江淮之地灭吴越,楚王得知定会把你招入宫中询问此事,第一次质问你就假意虚以为蛇一概不认,倘若楚王问话卫国右丞相去齐国是干什么,你就以亲迎绫妫公主为由,正好,齐国的公主应该来了吧。”

    “于是楚王定会有第三问,你便如实的承认,并向楚王解释,卫加入齐国征伐吴越是真的不假,却实乃无奈之举,蛮越三夷之地距离中原天高地远,卫国根本没兴趣,可齐国要卫国与他一并南下,卫国与齐又有盟约,能不答应嘛,所以只能答应了!”

    “璟仓啊,大要如是,具体应对就需要你随机应变了。”

    讹楚诓齐,

    剧辛和璟仓微微一滞,这又要故伎重演啊,这就是所谓的“示以警而自联”的精髓?尤其是剧辛,感觉这味道熟悉的很,当初讹魏诓齐不就是这样的嘛,这边卖了那边,那边也把这边给卖了。

    也怨不得卫峥要用这样的计谋,自楚威王时代起,楚齐淮泗之争便是宿愿难消,两国互有芥蒂,互相警惕对方,加上现在的乱局卫峥两头讹人,大有可为。

    总之,现在的战国乱世,说真话别人未必信你,说假话反而深信不疑,也是积怨累累导致互不信任的结果,才会让纵横家游刃有余。

    前戏布置下去了,啮桑会盟就不会告吹,正好当下的乱局,齐国在伐燕、楚国增兵巫郡、黔中,这齐国、楚国都是百口莫辩。

    你齐国要是解释说在打燕国不可能南下,楚国肯定不信了,定以为这是个幌子,燕国虽然大乱,但毕竟是正统的周天子分封之国,正儿八经的嫡系诸侯国,不是巴蜀、吴越能比的。

    三晋、秦楚也不会容许齐国灭燕,所以肯定是个幌子,明面上是伐燕,暗地里谋取江淮吴越才是真。

    同样的,楚国方下也在西境剑拔弩张,齐国也肯定不幸,绝对认定楚国就是在打障眼法,秦国在远征巴蜀无暇顾及山东局势,这不正是你楚国谋取吴越之地的大好机会?你说没有这回事?信你才怪!

    “是不是很有意思?”卫峥解释了一遍,笑看着三人,剧辛和璟仓两人面面相觑不语,卫峥又笑道:“不管有没有意思,我们去宋国的啮桑搭个台,坐看齐楚两国怎么虚伪的应对,这处戏码,子辛你可要好好把关啊,差不多火候你就索性开门见山的把话挑明了。”

    “建议三国合纵分了吴越之地,省得互相猜忌来猜忌去的,弄得两国为此心力憔悴,你呢做个‘蠢货’在中间要江东一郡,北边归齐国,西边、西南边全划给楚国,不行就拉倒。你这样的建议肯定被齐楚两国认为你是愚蠢至极。”

    “于齐楚两国而言定会以为,既然有卫国在江东做个南北缓冲要地,江东虽然是最好的一块的,但这个法子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日后在图谋江东也未尝不可。”

    众人微微点头。

    显然,在齐楚两大强国眼里,卫峥不自量力的横插一脚入主江东,这里距离中原天高地远的,在齐王和楚王眼里,江东一郡不过是暂时揣在卫国手里,这块地最终要么齐国的、要么是楚国的,来日找准机会从卫国手里取了,简直如探囊取物。

    而卫峥早已决定好了一切,一旦打下了这块地,他就抱着放养二十年的决断,让白起坐镇江东拥兵自重,并且迁移一批国人和努力过去开发,再送一批精锐装备下去之后就不管了。

    他相信白起能够守得住,自己也不可能在邦交上无动于衷,而齐楚两国也绝对不会想到卫峥有这样的魄力放心的让一个臣子远在天涯拥兵自重、坐地自尊。

    在外人看来,白起若在江东,和自立一国没什么区别。

    甚至,已经想象到了今后会有各种离间他和白起的计策。

    卫峥打下这块土地根本就没想着在二十年内能为中原卫国提供什么,江东一郡是卫国的霸业之基,短时间内彰显不出来,一旦等到将来卫国的疆土延绵至此与江东连接,威力必将彰显。

    ……

第052章:无中生有() 
——

    入秋之际,天下四境可谓一片大乱,西边乱了,北边乱了,南边的吴越之地爆发战乱也不远了。

    剧辛和璟仓两人分为两路人马,这两人当然是去干挑拨离间的事情了,卫峥再次故伎重演来个讹楚诓齐,全得益于当下时局以及两个大国的恩恩怨怨。

    战国时代就是一个纵横家到出挑拨离间,反间计、离间计大行其道的时代,纵横家也因此被天下讥讽为势力小人。

    不是说纵横家只会这一招而是环境注定了这一招就是那么管用,试问天下群雄随便拉出两个来不说算到春秋时代,就是算算近五十年来那也是一大笔恩怨旧账。

    列国各怀异心,互不信任,也不能怪纵横家大行其道。

    卫峥的这两路人马一明一暗,一前一后,挑拨离间也是一门技术活,而且风险极高,一个弄不好两边都得罪,齐楚两国都不是卫峥现在想去招惹的。

    但收益之大足以让卫峥敢冒这个险。

    剧辛这一路便是明处,得益于齐卫之盟,加上齐国庙堂的当朝相国实际上是卫峥在齐国布下的一枚暗棋,这样就容易的多了。

    剧辛出使齐国便按照卫峥的吩咐,把楚国要趁机谋取吴越之地的事情透漏给了齐王,当真是无中生有。

    身在齐廷的苏秦一听,虽然不知道卫峥的意图,但剧辛的到来本身便透漏给了他一个信息,并且让他明白剧辛出使齐国,他苏秦应该找机会促成此事,不管卫峥是谋求什么,这么做肯定能帮助他完成计划。

    “卫相,你确定楚国欲伐吴越?”齐国朝堂之上,齐王越凝神的注视着剧辛,试图从中找出一些谎言的蛛丝马迹,奈何并没有找出什么疑点,但这并不妨碍齐王的质疑和不信任。

    剧辛在齐廷之上侃侃而言,“大王容禀,卫国也不能十足确定楚国欲伐吴越,只是猜测楚国极有可能有此动机,乘机之图谋不可不察也。”

    “卫相但说无妨!”齐王道。

    剧辛旋即说道:“以外臣之见,楚国伐越大有可能,方今天下,四境大乱,巴蜀之乱以来秦国已然劳师远征汉中蜀地,故无暇顾及山东时局;一月之前燕国爆发子之之乱,燕国大乱,齐国北伐燕地,而荆蛮楚国匍匐在天下以南了无是事,看似如此,当下于楚国而言实则大可趁秦略巴蜀、齐略北燕之际,楚国可借此良机机一举灭了吴越,则千里吴越唾手可得啊。”

    “齐若得燕,秦若得巴蜀、楚若得吴越,则天下齐楚秦仍旧三强而立,然巴蜀、吴越之地乃蛮夷之地,伐之诸国群雄不以为贪、不以为暴,而燕国却是自周立以来正统分封之国,齐国欲在北境有所为,必为三晋之赵国阻挠,尤其赵国极有可能联合中山国、燕国残兵合三国之兵共御强齐,齐国必得其恶名、贪名,难也!”

    “如此一来,待秦得巴蜀、楚得吴越,两大强国腾出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