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霸天下-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啪——!

    卫峥阐述他的法之精髓,刚刚一说完,就在这时,座上的孟子面色铁青,猛然大拍几案,声音响彻大殿,以至于诸子百家的目光纷纷投向孟子,争鸣堂上惟闻其言语沉雄而怒极之至的道:“大道至真,不涉得失。足下之论,背德弃义,唯言利害。竟是主张以利取悦于人,以害震慑于人,此等无德无义之法,尔等犹辩真伪之说,如此法治终将至使天下道义尽失、仁德尽丧,以至人皆禽兽不如。足下此等蛊惑之言,贻误天下,岂非天下大谬耳?何其悲呼?”

    “以德治国,实则人治。人治误国,腐儒误国,何其至也!”被孟子破口大骂的卫峥当场以眼还眼,气势比孟子只强不弱,争鸣台上惟闻卫峥声音:“儒家竟是妄图主张以王道圣人而治当今天下,然则卫黎试问自古以来,圣人有几多?王朝兴衰,万载千秋,盛世无几,邦国没落者确是无数。大禹立夏至桀亡;汤武伐桀而商立;武王伐纣而商亡,周公之后天下乱,春秋以来无义战,天下战国为大争。”

    卫峥亦是毫不避退其锋芒,孟轲大骂法家,血气方刚的卫峥当然要还治其身,旋即又面向一众诸子百家,拔高声量激越极致而道:

    “今之天下,夫子谓大乱之世,卫黎说大争之世。强者强,弱则亡,凡有血气,必有争心。卫黎惟告诸位士子,治国大道,不在空谈,而在力行,法治人治无为而治,诸子百家谁能在当今大争之世顺潮流大势于强国富民,便是正道!否则便是空谈之道,贻误天下尔!”

    “今之天下,战国大争,儒家竟是如此顽固不化,仍主张以德治国。竭力尊周礼、复旧制,尽是些贻误天下的空谈仁义之说,儒家非但无救世良药,反而致使天下尽出大伪欺世盗名之徒,何其荒诞哉——!”

    “你……”孟轲当场脸色铁青,“信口雌黄之徒,如此出言不逊而损我儒家声誉,小人耳,何足道哉——!”

    稷下学宫素来学风奔放,言无不尽,哪一次百家争鸣不是火药味十足,到了最后各种揭短,乃至互喷,这一次同样不例外,但这一次的儒法之争却委实空前,诸子百家,儒法之外的学派人士无不兴奋使然的看着两家争锋相对的“撕逼”到如此地步。

    “出言不逊?卫黎之言相比较夫子尽损天下诸子学术而言,不足道也。”只见卫峥悠然一笑,摇头微闭张目的说道。当今时下,孟轲孟夫子连列国君主挨个的“喷”了一个遍,诸子百家同样不能幸免于难,基本上没有哪家学派没被孟子“怒喷大骂”过的。

    时下,惟闻卫峥当即毫不退让的驳斥道:“卫黎并非妄言,实乃有理有据。儒家始终大谈圣贤王道,主张人人有德,德行天下是以人皆可为尧舜,其意固然令人神往之至,然则明知不可而为之,其结果致使天下的不贤之人而以贤者居之,不君之人而以君子居之,如此贤者君子岂非伪贤伪君子尔?如此学说之儒家岂能不出大伪欺世盗名之徒尔?”

    “天下至大,圣人无几,尔欲德行天下而以至极,无异于痴人说梦,实乃不敢面对之客观现实,不敢揭露之世间丑恶。夫子谓人皆可为尧舜,卫黎说人皆由此而伪——!”卫峥言简意赅而侃侃说道,此言一出无疑是惊天泣鬼神,儒家学派的一众子弟无不面色惨然巨变,诸子百家无不因卫峥的口舌之辩而目瞪口呆。

    人皆可为尧舜。天下士子谁人不知这是孟子之论,却被他卫黎(卫峥)说出人皆由此而伪(伪君子)。此时此刻的孟子两耳嗡嗡作响,惟见其在座上身心皆簌簌发抖,欲语而不得之,整个人处于发懵状态。

    卫峥却还没有说完,大殿之上落针可闻之际惟闻卫峥其声:“天下伪者,尽出儒家,皆有佐证。儒家眼里,百家皆卑,唯我正统,人皆小人,唯我君子,术皆卑贱,儒术独尊。”

    “卫黎尤为不解,儒家六艺,礼字当先,夫子乃儒家一代大师,更为当世圣贤,口口声声大谈仁义德行,却是对诸子百家屡屡出言于不逊,竟是骂遍天下诸子而损之以至、辱之以极。我法家一派于大争之世与时俱进,强国富民,法不诛心,却被孟夫子骂成无德无义,行的虎狼苛政之说;墨家一派主张天下兼爱交相恶,爱人若爱其身,如此大爱之说,夫子确是骂做无父绝后之说;大道至真,天下无为,老庄超脱(老子庄子),夫子却是大骂道家主张是为逃遁之说;纵横策士者,入大争潮流,为国而谋利,却是被夫子大骂做妾妇之道……诸如此类,数不胜数,亦无需卫黎多言,在座诸子莫不自知,卫黎试问在座的诸子百家,何门何派未曾有幸被孟夫子点名尔?哈哈……”

    诸子尽皆无言,争鸣堂上惟闻卫峥仰天一笑,继而面色一顿,笑容全无而继续道:

    “儒家以正统自居而卑天下诸子,然则,卫黎试问尔等百余年来所留又有何物?无所作为也罢,竟敢以王道正统而公然自居,一言蔽之,大言不惭,春秋大梦百余年,何其浅薄荒谬哉?”

    “儒家主张遵周礼、复旧制,行井田古制,致使天下万民流离失所,无田可耕。孟夫子口口声声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何其荒谬哉!孟夫子又言仁义礼乐教化万民以德行天下,可儒家竟是主张‘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这就是所谓的德行天下、民贵君轻?何其荒谬哉!”

    “如此儒家,如此心口不正,表里不一,焉能不出大伪欺世盗名之徒?更有甚者,尔等深藏利害之心,却反而说成杀身成仁,舍身取义。观其行,尽皆孜孜不倦以某官求爵,不得,便惶惶犹若丧家之犬一般,何足道哉!”

    “利害之心,是为人性,趋利避害,是为本能,人皆有之。尔等无视人之本性,不以因势利导,反而蒙蔽祸心,只扬其善美而不敢掘其丑恶,致使天下万民轮做无知茫然下愚者,是以为贵族恒欺之,由尔等上智恒愚而弄之。如此,何来勇气竟敢言民贵君轻、行仁义礼乐教化万民而德行天下?险恶如斯,虚伪如此,何其厚颜?竟是有此等怪诞离奇、厚颜无耻之学。”

    “然也、必也。何也?且说当下,孟夫子为儒家一代大师、号当世圣贤,游历魏、宋、鲁、齐等国,竟是无一国敢重用之。春秋之际,孔夫子适郑国,与弟子相失,孔夫子独立郭东门,言己无家可归,无根无凭,惶惶犹若丧家之犬,卫黎在此便用出自孟夫子之一言:五十步笑百步尔,不足道也!”

    “何其相似也!何也?实乃天下列国王侯诸君明事理,知晓腐儒误国,不可重用也。今之天下战国,大争之世,实力说话。争亦或可存国保国,如若不争,则其国必危矣!何以为争之?是以强国富民矣——!”

    “天下显学,儒门一家,在当今大争之世,不过是尽出大伪欺世盗名之徒的学术罢了。空谈之学,尽出伪者,一无是处,毫无作用,何足道哉!然哉!然哉——!”

    卫峥那似是侃笑而感慨般的声音絮绕在稷下学宫之中,末了,争鸣大堂之上鸦雀无声,一双双目光莫不是呆若木鸡,张口不知,卫峥的声音絮绕在每一个人的耳间嗡嗡作响而久久不得散去,诸子学士莫不愕然发懵。

    此刻的争鸣大堂静若幽谷,落针可闻。

    ……

第54章 孟子气急() 
——

    一番痛斥言尽于此,只见卫峥淡定的起身面向诸子行一礼,却是对座上的学宫之长,孟轲孟夫子再无之前那般礼仪,敷衍了事一番便淡然的从争鸣台上走下,重新坐回法家代表座次再次席地而坐。

    此时此刻,座上的孟子脸色铁青,全身止不住的颤抖,今次儒法之争,论战法家,孰强孰弱,诸子尽皆了然于目。

    天下显学,儒门一派,煌煌之名。

    一代大师,孟轲孟子,赫赫盛名。

    素有雄辩之才而天下无以对,今天却是如惶惶丧家之犬一般,岂能甘心?

    不甘,又能如何?

    儒家与诸子百家争论不休是不争的事实,孟轲大骂天下也是事实,连当下诸国的国君被他骂的也不少,老魏王曾经四处征伐时便被孟子痛斥数落一番“五十步笑百步”之说便是由此而来。

    此时此刻的孟轲想厉声驳斥,却是发现无言以对,也想要拂袖了去以示不屑,但却万万不可,要这么做了岂不是恰恰印证了卫峥所说的儒家学士尽是表里不一的大伪之徒?

    欲语不得之际,气急败坏之下。孟轲当场直立而起,稷下学宫的诸子忽闻“噗——!”的一声,气急攻心的孟子一口鲜血喷在案几(桌面)之上,哗的一下便是昏厥倒地。

    一时间,满堂皆惊!

    “夫子——!”

    “老师——!”

    旁坐的学宫令和一众儒家子弟们齐声惊呼,无不大惊失色,此时此刻的儒家学士哪里还顾得上所谓的礼仪,一个个齐齐扑向座上的孟子而去,原本井然有序的争鸣大堂一时间大乱不止。

    学宫之长被气昏了过去,还吐血三分,今天的争鸣论战已然不可能继续进行下去,一众儒家弟子惊慌的高喊“太医”,一大片弟子哭喊不止。

    孟子就这样在昏迷中抬走了,或许这也不失为给他和儒家解围的一个办法,一众儒家弟子望向法家所在的卫峥,无不睚眦欲裂,却无一人敢开口,惟敢怒目而视,却也敢怒不敢言。

    卫峥低目漠视,默不作声,席地而坐,完全没有看这些儒家子弟一眼,争鸣大堂一片忙乱之际他却是无动于衷,仿佛外界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这一切好像跟他没关系一样,光是这份镇定就不是常人可比的,诸子观之无不由衷惊叹佩服。

    更是把连素有“大才雄辩,天下无对”之美誉的孟夫子都被他气得大吐血。

    儒家弟子虽怒却也万万不敢造次,生恐祸从口出。

    争鸣堂里的诸子百家学士尽皆一片错愕的看着儒家弟子浩浩荡荡的先后离去,孟子不再,今天的争鸣论战只能就此作罢。

    “黎子——!”旁侧的剧辛低声唤了卫峥一句,后者闻声举目,便发现争鸣堂上的诸子百家无不把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这一次虽然是以儒法之争,但卫峥的辩论,到了最后儒法两家开启超级撕逼大战时,言辞论据惊世骇俗,卫峥不仅仅是为了维护法家而迎战,同时还间接为诸子百家变相出了口气。

    但真正让诸子难忘的是卫峥那犀利的口舌之辩,毫不留情,亦是让人闻而生畏,孟夫子气急攻心而吐血的情形还在诸子脑海中回荡,久久不得散去。

    惟见诸子百家数百位士子齐齐向卫峥无言而躬身行一礼,随即先后散去,逐步依序的离开争鸣堂。

    此次争鸣论战也不得不提前结束,只是今日之事必然会在天下士子中名声大噪,而卫黎(卫峥)之名绝对天下大震。

    法家一派竟然出了如此了不起的大师,争鸣台上之论,仅仅是说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句话,卫峥虽年轻但足以担当大师之名,更不用说后面的一系列惊世骇俗的言论了。

    今日的争鸣论战虽然及其意外的提前结束,但精彩程度、争鸣激烈程度为历届空前,儒法之争亦是于今天达到了空前规模,最终以儒家大败,孟轲吐血气昏了过去而收官。

    诸子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