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霸天下-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和秦军也不见能够把赵国数十万大军死死围困而突围不得,胡服骑射之赵军并非浪得虚名。

    所以卫峥很清楚,局部战争或许体现不出来,但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举国大战,比拼的核心终究是一国之综合国力,而综合国力衡量的指标有很多,最不可获取的一条指标便是经济体量,经济体量体现在这个时代的标准便是粮食。

    粮食富足不但能稳定军心、民心更是在面临残酷的消耗战时,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作用。

    曲辕犁是个好东西啊,卫峥怎么可能不把这件农耕神器给弄出来。

    现在这个时代用的耕农翻土工具是耒耜(lěi,sì),即手犁,一种以耜为曲柄的翻土农具,类似于后世的铲子,多为人力翻土,其耕种效率之低下可想而知。

    而曲辕犁就不一样了,目前也有牛耕,但工具的效率和效果都不及先进的曲辕犁,对于老百姓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简直非同凡响。

    “启禀君侯,人已带到——!”左宫监前来禀承,卫峥旋即举目望去落在了那个匠工身上,后者见状连忙拜首大礼道:“草民,拜见君侯!”

    这工匠内一辈子也没有想过能够来到卫国的宫廷之中,更没有想过能够被卫国之主亲自召见,心里也是因此忐忑不已,自己一个草野之民无治国大才,不知道君侯召见是想要做什么。

    “免礼——!”卫峥又低首盯着锦帛上的图案随意说道,随即命两个宫侍将偌大的锦帛竖立展开,这才抬头看向那名工匠,道:“你且过来——!”

    那工匠连忙小步快走而来,卫峥示意他看向锦帛上的图案,道:“这是本侯亲自作图,能把它们如图案中造出来吗?”

    “这……”那工匠顿时好奇的看着,“回君侯,此物类似耒耜又不太像,于直辕犁倒是颇为相似,草民应该造出来。”

    “呵呵。有见地,的确不是耒耜。”卫峥微微惊讶的看向那名工匠,看来的确是经验丰富的,旋即回望着图案说道:“此乃农耕之器具,有别于直辕犁,本侯稍作改进之,谓之‘曲辕犁’,此物一出于百姓耕种有大利,于国亦是大利。”

    硕大的锦帛上少有注解,参杂有几何学的三视图,卫峥怕这工匠看不懂,于是详细为他解释道:“曲辕犁与直辕犁有些差异,你且听好:其一、旧有直辕、长辕改为图中之曲辕、短辕,辕头处置亦可自由随意转动犁盘,如此一来便可使犁架更小、更轻,更便于调头、转弯,更为灵活,大大节省人力……”

    曲辕犁是个好东西,相比较目前列国的百姓绝大多数用的是耒耜这种农具,即类似于铲子的农具,基本上都是用人力翻土,其效率之慢可想而知。绝大多数的农户并没有耕牛,而有耕牛用的耕具也是直辕犁,翻土的效率相对来说也是很慢,对耕牛的体力消耗非常巨大。

    而曲辕犁就不一样了,灵便的曲面设计可以将土壤一致朝着侧面倾翻,如此一来对于耕牛来说也是大大节省体力,只需要农人驱使耕牛前进,土壤自然而然的轻松翻覆。

    有了曲辕犁,最直面的体现便是一个农人原本只能耕种十多亩二十多亩土地可以直接翻倍,一个人承担四五十亩土地的耕种完全不在话下。

    这就是经济增幅效益啊。

    而且有了先进的工具,可以大大延后农人的“退休时间”,毕竟用耒耜这种需要大量体力的农耕工具,上了年纪的人是真的吃不消,但只要驱使一头用上曲辕犁的耕牛,人只需要在后面把握“方向盘”即可,只需要跟着耕牛在田里走即可,解放了不少的青壮年便可从军打仗。

    曲辕犁的作用可想而知。

    “可有姓氏?”收回思绪的卫峥说道。

    “禀君侯,草民贱名郑奎。”那工匠连忙回答道。

    看来祖上是郑国人,卫峥旋即说道:“郑奎是吧?且听好了,按照本侯之意将这曲辕犁造出来,直到本侯满意为止,成,郑奎便有大功,有功当赏!郑奎可熟读卫国新法之功勋爵制?”

    “小人愚钝,旬日以来时常听官家说法,已然知晓我卫国之新法。”郑奎谨慎的回答道。

    “嗯……”卫峥缓缓点头,旋即指向郑奎说道:“造出曲辕犁之日,令本侯满意便是你郑奎连升五级爵至上士之时,本侯亲自给你连升五级。”

    此话一出,郑奎大惊,大惊之后瞬即大喜,顿时感激涕零的说道:“草民万谢君侯恩典,郑奎定当不辱君侯之隆恩。”

    郑奎实在没有想到幸福来得这么突然,连升五级爵至上士,旬日以来卫国颁布新法,郑奎每天都要腾出不少的时间去馆驿或衙役听书生或官家说法,自然也知道卫国推行的功勋爵制度。

    卫国的子民都可以得爵,获得爵位的途径有不少、耕织、缴税、征召入伍等等,但要说得爵最快的途径还是去当兵,凡是入伍者便能进爵一级,即“一级少更”爵位。

    军功授爵才是求富得贵的最快途径。

    而其他的方式却很难获得,即便一辈子也难以获得第二级上更爵位。

    卫国的功勋爵制度可以说是整个卫国老百姓最熟知的新政,因为这是所有人最感兴趣的,因为它代表着荣华富贵。

    ……

第99章 拔高产能() 
——

    剧辛把卫国的功勋爵制实行八爵二十一等级制度,比及其相似的秦国二十等军功爵位还多出一级。

    功勋八爵分别为:更、士、大夫、国柱、伯、卿、侯、君。

    二十一等级分别为:一级少更、二级上更、三级下士、四级中士、五级上士、六级大夫、七级中大夫、八级上大夫、九级少国柱、十级上国柱、十一级大国柱、十二级关伯、十三级公伯、十四级左卿、十五级右卿、十六级上卿、十七级公卿、十八级千户侯、十九级万户侯、二十级公侯,二十一级封君。

    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卫国的功勋爵位不能世袭。

    而只要立下功勋,卫国的子民百姓都可得爵。这不仅仅是一个显贵的名声,每一等级的爵位都有相应的俸禄。

    五级上士意味着每年都能从官府领取相当于五百石粮食的岁俸,直到死为止。

    只要获得爵位的人,必然有一笔俸禄,相当于国家养着你还要富养直到死为止,子女不能继承爵位意味着得爵者一死便不再发俸,但子嗣能继承父辈除却爵位之外的其他遗产。

    功勋爵制便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富与贵。

    五级上士,这得要在战场上杀多少个人头、耕织几辈子才能爵至上士?郑奎忍不住在心中不可思议的盘算,而今只需要把这个曲辕犁给如图造出来便能爵至五级上士。

    郑奎直到领命离开卫国宫廷之后仍旧觉得是在做梦一般。

    他并不知道曲辕犁的诞生对能够推动农耕文明生产力的飙升有着多大的意义,即便是爵至九级少国柱也丝毫不为过,正因为如此即便是给郑奎五级上士也非常夸张。要知道,能够爵至五级上士是无数人一辈子都难以达到的成就。

    郑奎已然领命去打造曲辕犁了,卫峥也并未对此有过多的保密,确切的来说并没有明确的要严守秘密,曲辕犁这种农具自然是要普及下去,所以不可能守得住秘密也无需守密。

    即便是传入他国境内也不是多大的坏事,毕竟卫峥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要提高商人地位的国君,更两世为人,还是懂点经济学的,更知道打仗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厮杀,打经济战也是一种没有硝烟的战争。

    随着郑奎的离去,卫峥立刻又叫来左宫监,传令道:“传我口诏至右丞相,卫国的耕牛集中于两郡各县国府掌控,定为社稷公器,尽可能的通过商贾之手高价购置列国的耕牛,耕种期日一到拟定章法制度发放耕牛……”

    “喏——!”

    “慢着——!”卫峥忽然指着回头低首的左宫监,语气淡漠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气势,道:“任何藉此谋私忤逆者,依法论诛,不得有误!”

    “喏——!”

    卫峥显然把耕牛当作了一国战略物资来看待,这个时代宰杀耕牛这种事情不论在哪国都是不可容忍的事情,皆因为耕牛是农耕的重要器具,而且都很奇缺。

    卫峥想要快速的把卫国的“GDP生产总值”给迅速提上去,快点让卫国富足起来,就不能让老百姓们各自搞各自的,那样的效率还是低下。

    只要最高决策阶层不出现决策性的大错误,方向对了集中力量才能办大事,才能快速把大事给办成了。

    显然,卫峥的方向是没有错的,目的只有一个:增强国力。

    等待曲辕犁一出,把耕牛上的直辕犁全部置换,耕牛犁田的效率增增的往上走。

    左宫监一字不多、一字不少的把卫峥的原话带到了右丞相府邸,剧辛对卫峥的口谕非常重视,立刻组建了一个由官府统辖新团体,专门负责各地耕牛的事情。

    另一边也发出官府告示,不但高价收购耕牛而且还能累积功勋。

    功勋爵制,这是整个卫国上下臣民最为眼热的东西,几乎是全民追逐的东西。卫国本就是一个多商人的诸侯国,官府的告示一贴出来,卫国的商人立刻便是蠢蠢欲动起来,不但可以大赚一笔实实在在的钱财,还能累积功勋,商人要是无动于衷那就不叫商人了。

    一时之间,耕牛成为了卫国商人眼中的奇货。

    如今距离春季大朝会以来,新的一年正处于春耕之际,由国府专门设立一个部分统筹规划,卫国已有的耕牛统筹分配到两郡各县各乡里,当地老百姓都能从本地官府申请耕牛为自家的土地犁田。

    有组织有章法,效率果然不一样,耕牛尽可能的被利用到了极致。卫国春耕的总体效率提上去了,卫国的老百姓也逐渐腾出了更多的空闲时间,除了要去听官家说法,老百姓最热衷的事情便是开荒了。

    也正是听官家说法,才得知新法明确规定开荒破土可累积功勋,并且开垦的荒地不需要上交国府,而是百年之期内都属于开荒者所有。

    老百姓都很朴素,华夏子民的勤恳不是随便说说的,这仿佛是天生具备的技能属性一般,看到荒地就想要开荒种地。

    在“国家意志”赋予卫国子民多劳多得的强烈刺激之下,激昂向上的奋发风气正在逐渐席卷卫国各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郑奎从卫峥那里获得图纸之后马不停蹄的赶上制作日程,没过几个日夜世界上第一件曲辕犁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得知消息的卫峥叫上了剧辛一同来到了匠铺。

    曲辕犁可是涉及民生国力的大事情,没有人比卫峥更加重视这个小小的物件。

    此时此刻,出了宫廷的卫峥的随同剧辛来到了田野,郑奎见到卫峥和剧辛连忙拜首道:“草民拜见君侯,见过右丞相!”

    “免了吧,本侯的曲辕犁呢?”卫峥缓步走来之际罢手说道。郑奎立刻回答道:“禀君侯,这便是草民依照君侯之名督造的曲辕犁,君侯请过目!”

    “哦?”卫峥旋即顺着他的手看向旁侧,剧辛也好奇的看去,一看果然是一件耕犁工具,但和直辕犁有着很大的差别,也比直辕犁更为复杂精妙些,卫峥反复观看一番,和想象中的不说一模一样,也大致相当。

    足矣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