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官途-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元璋一口气读完李维正的奏折,他轻轻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在处理耽罗岛之事上确实有些草率了。轻信了高丽的诚意,先还其岛,再要其撤军,最后还答应延迟半年交接,现在看来,很可能被李维正言中了。

朱元璋有一个很大的优点便是知错能政,尽管他也要面子,会在改错的方法和时间上做文章,但毕竟他不会将错就错,死硬到底。

比如他罢黜了李维正,事后他很快便知道了炮轰釜山的真相和山东饥荒的惨烈,但他并没有立刻赦免李维正,而在过了半年后,才借口甘薯之功赦免了他,而李维正今天这本奏折上得恰到好处,言辞凿凿。甚至让朱元璋有点怀疑李维正是不是已经得到什么消息,不过想想也不可能,他消息再快,也绝对快不过自己,朱元璋忽然生出一种念头,他很想看一看这个已经八个月未见的年轻人。

很快,侍卫进来禀报,李维正已经带到了,朱元璋随即召他觐见。随着一阵脚步声,李维正走进了御书房,他上前一步跪下道:“臣李维正参见陛下,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没有立刻让他起身,而是仔细打量一下这个险些被他灭三族的年轻从三品高官,他的相貌比去年显得成熟了许多,下颌上也蓄了短须。以前从他身上所散发的那种张扬和锐气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是一种沉稳而成熟的气质。

朱元璋点了点头便问道:“李维正,你心中是否还恨朕?”

“微臣不敢,时隔半年,陛下便让微臣重新复出,臣心中充满了感激。”

“让你复出是因为你引进甘薯有功,朕也是农民出身,深知粮食对百姓意味着什么,其实朕本来答应过你,如果你真能搞出亩产数千斤甘薯,朕会封你爵位,但你在海禁上的犯错让朕心中一直不满,朕便取消封你爵位的承诺,你先平身吧!抬起头来。”

“臣谢陛下!”李维正站了起来,他抬起头,却猛地吃了一惊,才八个月不见,朱元璋便仿佛老了十岁。他头发已经完全白了,面容憔悴,身子瘦得可怕,李维正不由暗暗叹了口气,老年丧子之痛看来沉重地打击了这个开国皇帝。

但现在可不是伤感之时,今天朱元璋的召见将改变他一生的命运,他不能有半点失误,李维正立刻诚恳的说道:“海禁上犯错是臣年少冲动所致,臣总想率水师出海为陛下开拓疆土,一时没有掌握好尺寸,请陛下宽恕微臣。”

朱元璋凝视着他,半晌他忽然问道:“如果朕再让你率水师去小疏球岛,你现在会替朕杀掉那些背叛大明的渔民吗?”

李维正顿时提了起来,他知道这看似漫不经心的一句话其实就是朱元璋对他最大的考验了,一旦答错,他就不会再有任何机会,答案只能在杀和不杀中择一,不容他打擦边球或含糊其词,在朱元璋微冷的目光中,李维正只得硬着头皮道:“臣从来不杀手无寸铁的百姓,过去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这和海禁无关。”

朱元璋还是没有说话,他似乎在给李维正一个改错的机会,但李维正没有改正自己的答案,而是抬起头,目光坚定地和朱元璋对视着。

朱元璋的脸上忽然露出了一丝笑容,很好!李维正的回答让他很满意。倒不是因为他的答案本身,而是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还有就是他的诚实,并没有因为受挫折而改变,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李维正在过去不会杀那些渔民,那现在他还是不会杀。朱元璋最欣赏的,就是他的诚实,现在这份诚实还在,让朱元璋颇感到欣慰。

他随手从桌案上取过李维正的奏折,问他道:“你凭什么说高丽一定会背信弃义,毁约回军?”

“臣是凭对高丽人的了解,不知陛下是否还记得臣在去年上的一本万言书,上面臣对高丽人便做了很深的分析,从当年高句丽对唐朝和突厥的骑墙国策,以及后来新罗对大唐的反复无常,便可看出高丽人自古的传统就是注重现实,他们从数十年前便不断向北蚕食我天朝的土地,几十年几代人付出的心血,岂会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甘心放弃,我大明建国二十五年来,他们不就是一面向大明臣服,而另一面却不断地向北进军,他们要的是切实的利益。大明属国只不过是他们漂亮的外交词藻罢了。”

朱元璋听他说得颇为自信,不由冷冷一笑道:“如果偏偏这一次高丽信守承诺,把所占的土地还给大明,并且真心诚意做大明的属国呢?”

李维正叹了一口气道:“陛下是雄才大略的君主,对属国心胸宽广。但这并不表示陛下会被别人蒙蔽,臣相信,陛下的心中其实比臣还要明白。”

“李维正,你的胆子很大,也敢说真话,不过朕不会因为你说真话而怪罪你,你说得不错,朕确实对高丽李成桂的诚意有所怀疑,但朕还想再看一看,看他究竟敢不敢真的背信弃义,如果他真敢如此,那朕绝不轻饶!”

说到这里,朱元璋瞥了一眼李维正。他心中忽然有一种明悟,这个李维正非常渴望能从高丽身上再一次爬起来,发现这一点,朱元璋微微笑了,但他并没有说破,便道:“朕召你就是想问一问你对高丽人的看法。现在朕已经知道了,你退下吧!”

李维正知道在确切消息来之前,朱元璋对他不会有任何表态,这件事可万万急不得,不能让朱元璋生疑,他刚要退下,朱元璋却又叫住了他。他沉吟一下便道:“有件事朕要提前告诉你,朕已经决定立皇太孙继承东宫,你要好好辅佐朕的皇长孙。”

“臣会尽心竭力辅佐皇长孙殿下,请陛下放心!”

李维正走了,朱元璋却出神地望着房顶,他在想一件事,未雨绸缪。他是不是该从现在就开始,为长孙的继位做一点准备了,朱元璋的眼中陡然闪过一道杀机,他不由自主地将玉带向肚子下摁了摁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七章 困兽欲斗

接下来的几天,李维正又仿佛影子一样消失了,他的高丽战争论也被一阵突来的疾风吹散,这阵疾风便是平静了近两个月的东宫之争,东宫形势日趋明朗,尽管朱元璋并没有正式宣布未来皇位继承人为皇长孙朱允炆,但他还是在不同的场合采用不同的方式,清楚地表达了他的这个决定,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这个年轻王子的身上,他的一言一行都成了大明朝野谈论的焦点。当大多数人为皇上最终选择一个宽仁的继承者而欢呼时,另一部分人则陷入了极度的不满和嫉妒之中。

其中反应最强烈的就是秦王朱樉。他此时的心情已经不能用不满和嫉妒四个字来形容了,而是愤怒,出离愤怒。原来父皇看重的还是长幼之序,但立的不是他这个长子,而是长孙,如果说他是因为朱标之死而为长子,那朱允炆何尝又不是因朱雄英之死而为长孙?如果说他不是马皇后嫡子,那朱允炆不也一样不是太子妃之子吗?如果说是因为他过去曾有一些不当的举动,但他已经改了,而且他朱樉已经三十七岁,而朱允炆只有十五六岁,他还没有机会去放荡形骸,又怎么知道他将来不是一个昏庸无道之人呢?仅仅因为他是长子之子,便能立为皇储,这对他是何其不公?朱樉被父亲的绝情深深的伤害了,他没有像从前那样大吵大闹,也不再打骂下属出气,他沉默了。他把自己关进了一间房子里,整整三天,没有和任何人说过一句话。

秦王府这几天都很安静,大家无论说话和做事都轻手轻脚,心紧张的提到了嗓子眼上,秦王的沉默使大家都感受到了一种暴风雨前的寂静,一旦他的怒火爆发,不知会有多少人为之丧命,但只有一个人为之窃喜,他就是朱樉的幕僚邵闻达。他从两个月前和姚广孝秘密接触后便沉寂了,一直在等待着燕王的命令。而昨天燕王终于派人将一张纸条悄悄递给了他,他便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了。

中午时分,邵闻达背着手,慢慢地来到了秦王自我紧闭的房间前,两名侍卫一起向他施礼,邵闻达摆了摆手,让他们不要出声,他透过门缝向里面探头望了望,便低声问道:“殿下吃饭了吗?”

两个侍卫摇了摇头,一人道:“连早饭也没动,这三天他只吃了一点干粮,连水也没怎么喝。”

邵闻达点了点头,很好,朱樉现在的状态就是他所等候的最佳时机。仇恨深沉但理智还未恢复,邵闻达实在是很了解朱樉这个人,他不是一个做大事的人,贪图享乐,对小事斤斤计较,野心勃勃却又没有眼光和心胸,但这些都不是致命伤。朱樉的致命伤是他做大事拿得起却放不下,不知进退,这种性格就往往使他做出极端的事情来,而这,就是为了完成燕王命令而必须的前提条件。

邵闻达敲了敲门,沉声道:“殿下,是我!”

房间里依然安静,过了良久,才听见朱樉低沉且沙哑的声音传来,“进来!”

“这声音?”邵闻达有点怀疑自己的耳朵,这是秦王的声音吗?平时那个傲慢而尖细的声音,怎么变的这么低沉?是三天没怎么吃东西的缘故,邵闻达心里明白,三天时间,秦王的心境变了,他没有再细想,直接推门进去了。

房间里很昏暗,隐隐还有一种霉味,这也难怪,这间房子原本是秦王妃的佛堂,为了在佛面前求得心灵解释脱,因此没有窗子,只有一扇门。潮湿的空气流通不畅,使得房间里充满了一种地下室的味道,难道秦王也是想在佛前求得解脱吗?邵闻达摇了摇头,秦王可不是这么轻易就认栽的人。

此时秦王坐在一只蒲团上,背对着佛像,呆呆地望着墙角发怔,三天来,他痛哭过,泪水已经干了,他想在佛前求得答案,但佛也一样报与他沉默,他没有能够解脱。相反,他心中的恨意更加浓重了,他开始恨他的皇帝父亲,是刻骨铭心的恨,他恨不得一刀把父亲杀了。

这也难怪,这次东宫之争朱樉几乎将他的全部积蓄投进去了,不仅是积蓄,而且还投入了他的全部心血和希望,太子死了,东宫之位非他这个次子莫属,是的,朱樉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他这几个月几乎每天和人谈论的都是自己将来如何治国,如果在他的治下开拓大明疆土。他太自信了,他以为东宫之位非己莫属,可是,就在他准备考虑将来的正宫皇后能不能立他那位蒙古人王妃时,一个晴天霹雳在他头上打响了,皇上准备立皇太孙,这让朱樉俨如从最高峰坠入无底深渊一样,无底深渊也就是阿鼻地狱,这三天时间里,他非但没有在佛前得到解脱,而且他的心成魔了。

“我要杀了你!”

邵闻达进门的一刹那,非常清晰的听到朱樉恶狠狠低吼出的一句话。这句话就仿佛严冬里凛冽的风,顿时让邵闻达打了个寒战,他要杀谁?念头一转,他忽然明白一件事,这三天来朱樉并没有沉寂,只是他的声音很低沉,外面听不见罢了。

“邵闻达参见殿下!”邵闻达跪下来,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

朱樉没有看他,他依然在直勾勾地望着墙角,房间里十分寂静,邵闻达刚要开口,朱樉却说话了,“我来问你,我还有机会吗?”

“有!”邵闻达平静地说出这个字。

他话音一落,朱樉便像一只野兽般的扑上来,掐着他的脖子,瞪着血红的眼睛说道:“快说!否则我掐死你。”

朱樉身子肥大,再加上他情急之下用劲没有分寸,邵闻达被他掐的直翻白眼,他费了吃奶的力气才把脖子从朱樉手中挣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