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繁荣-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伏地树”的叶子、茎干等等。这就为后来发生烈性麻醉剂中毒事件提供了充裕的物质基础。

而登陆舱内的环境完全是人类生存的地球大气环境的翻版,这种环境显然是“伏地树”所不适应的。于是便为烈性麻醉剂中毒事件提供了充分的环境基础。

两种因素在如此的巧合之下,有着极强再生能力的“伏地树”残片便自发地开始了为继续生存的大力奋斗,结果是不言而喻的。由于卢纲等人没有一个人想到会发生这种情况,所以他们并没有注意到探锤所在的设备舱并没有关死舱门。悲剧就此发生了。

而风虫之死虽然和卢纲等人的被麻醉有所不同,但基本原理还是一致的。不知道这只风虫出于什么目的,居然离开了自己所在的山脉领地。或许是在争夺配偶的过程中失败了,又或许是被别的风虫侵占了领地,当然,还可能是被大风卷到了“伏地树”草原上。

由于这里没有那种美味的紫色小草,饥不择食的风虫看来只好选择了这里唯一大面积分布的植物——“伏地树”。如果这只强壮的风虫能够在嘴里就把“伏地树”的地衣状叶子嚼碎的话,恐怕后果还不止于此。至少在这种情况下“伏地树”的叶子已经不具备了再生能力,就算是能够产生一定的烈性麻醉剂,估计也未必会达到令风虫送命的地步。

可惜的是,风虫的咀嚼能力实在是够粗燥,只是简单粗陋地过了一遍便通过大嘴里面的小嘴进入到了体内。而风虫的消化系统内环境显然再度引发了“伏地树”残片那敏感的环境变化恐惧症,于是类似于登陆舱内发生的悲剧再度发生,短期内大量的毒素就此生成。

不幸的风虫就这样被全身麻醉,而更加不幸的是,风虫本身没有对烈性麻醉剂的防御能力,也没有别的风虫能够帮助它进行紧急抢救,于是等待它的就只有死亡这一条路了。

由于风虫的身体结构并不算复杂,众人在打算探查“伏地树”草原下面的神秘之前便借着这只死毙的风虫进行了解剖。出乎赵一飞等人意料之外的是,虽然从外观上看风虫应该属于非常低级的动物,但事实上却并不能简单地这样理解,至少其具有完善的视觉和触觉系统。

根据解剖的结果,风虫的视觉系统实际上要比人类的还要发达。从这只死亡的风虫来看,其具有八只眼睛,每只眼睛和人类的眼睛都有着非常相似的结构,至少在分辨率上要高于人类的眼睛。这也就是说,其实风虫早就发现登陆舱降落在它的领地上了,只不过不知道是出于和善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它并没有为了维护领地而对登陆舱发动攻击。

而除了视觉系统以外,风虫的触觉系统也异常地发达。这显然也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根据显微镜观察的结果来看,其身体表面分布的触觉感受器非常的密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为什么其行动如此迅速,大概速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触觉感受器带来的不舒服感,或者为了能够最合适地调动身体运动,触觉感受器的密布显然有助于身体的灵活。

而除了这两项意料之外的结果,还有一个结果更加的让人出乎意料。那就是风虫的肉居然非常的美味。虽然已经是全身麻醉了,但一名好奇而贪吃的考察队员还是在听说如此长时间之后麻醉剂的效果会渐渐消散,于是他偷偷地挖了一块肉放到行军锅里煮了起来。

没想到的是,虽然仅仅放了一些合成辅料,风虫的肉汤居然散发出异常鲜美的味道,惹得A队的队员们纷纷围拢了上去,都希望能够品尝上一块。

见他们这样,赵一飞也没有阻止他们,毕竟已经很久没有吃过新鲜的肉食了。在太空站、地月实验基地、以及宇航器中吃的都是合成食品,现在有了可以使用的肉类也算是改善一下伙食吧。只是赵一飞吩咐大家食用的时候要注意,毕竟是一种新生物,谨防不测。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什么心态没有人了解,但第一个吃风虫的人的心态大家却非常的清楚——那是馋出来的。虽然人类可以来到如此遥远的外太空中,虽然人类已经具有了超越光速的发展能力,但人类还没有能力把生物大规模地在太空中的基地上进行饲养,毕竟那样做的成本太高昂了、也太不值得了。在这种情况下见到如此的美食又怎能不让人食指大动。

见大家吃得高兴,赵一飞和张元也加入了其中。由于“女娲2号”行星的空气成分与地球还是有着很大相似的,所以经过最初几天的考察后,赵一飞答应了大家不必再穿着宇航服在登陆舱外活动的要求。现在的众人就处于这样的着装状态。

除了要背的仪器之外,每个人身上穿的都是远程航天公司的工作服。天蓝色的面料衬托着用白线条勾勒出的太阳系行星轨道,让人看起来非常的精神。再加上仿造部队的肩章、大盖帽等等,更是让这群从太阳系出发宇航人开起来非常的挺拔、帅气。

满意地看着这群小伙子在那里抢食着美味的风虫肉,赵一飞和张元在略微地吃了一点之后便主动担负起警戒的任务起来。虽然人类在“女娲2号”上已经登陆了有一段时间了,但对它的了解却远远地不能用足够这个词来形容。在这种情况下戒备显然是非常必要的。

果不其然,不知道是人类的出现打破了自然的宁静,还是烹饪风虫的香味勾起了某些动物的食欲。在众人刚刚吃完不久,还没有歇息完毕准备上路的时候,从“伏地树”草原里面便钻出来一大片非常奇怪的生物。

初看起来,这种生物应该和地球上的蚂蚁或者蝗虫相似,都喜欢成片成片地行进。不过还好的是,它们不像蝗虫那样有翅膀可以飞翔。而更像是蚂蚁那样席卷而过。这种生物长着密集的好像蜘蛛身上的那种绒毛,大概有20厘米长。从望远镜中看去应该有八条腿,分布在六节躯干的中间四节上。位于头部的两只眼睛是努在外面的,看起来与螃蟹或者龙虾的那种眼睛非常地相像。不过他们不像蚂蚁一样拥有一双大颚,而是长着可能是密集牙齿的嘴巴。而更奇怪的是它们的尾巴,呈现出黄色的尾巴是分成两岔的,不知道有什么用途。

虽然它们的到来让赵一飞率领的A队成员们感到了异常的紧张,不过它们的目标显然不是考察队员,而是那只死去的巨大的风虫。只见他们密集地围在风虫的周围,似乎在用什么交流着,虽然看不到它们的交流方式。但考察队员能够观察到的是它们的尾巴在不断地摩擦着,发出极其轻微的声音。虽然考察队员分辨不出声音的大小,但仪器却可以分辨出来这种声音有着明显的频率变化,倒像是人类说话时的声带频率震动一样。

经过将近半个小时的“磋商”,似乎这片被众人命名为“齿蚁”的生物明确了合适的策略。只见它们分出了一部分来到风虫尸体的附近,然后便用爪子不断地趴着风虫身体下面的泥土,继而一部分“齿蚁”便钻了下去,而更多的“齿蚁”则不断地继续着。在这一工程进行到差不多的时候,据赵一飞估计风虫尸体的下面应该布满了这种“齿蚁”。

就在考察队员纷纷猜测“齿蚁”们打算就这样把风虫的尸体驼走的时候,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风虫的尸体突然分裂成了很多块,从每一块的里面都爬出了大量的“齿蚁”。原来他们刚才是从下面钻到了风虫的尸体中并将其切割了开来。

“不过好像用不着如此麻烦吧!”一名考察队员不以为然地小声嘀咕道:“直接从上面分割不就行了,难道它们不知道从上面切开更容易吗?”

听到这么说,赵一飞笑着解释道:“不能这么想,要知道每种生物进化的环境不同,其必然会带上环境的烙印。‘齿蚁’这么做肯定有它的道理的,可能它的祖先只懂得从下向上咬,并不知道还可以从上向下咬呢。毕竟不同尺度范围的动物能够看到的局部是不同的,由此而产生的行为也会有着极大的区别的。”

听到赵一飞这么说,队员们纷纷地点头同意。是的,就像从某种环境中出来的人喜欢分析问题的角度会于从其他环境中出来的人有着很大不同一样,动物也一样具备这种不同。

在众人一边观赏一边议论着“齿蚁”如何切割并运输风虫肉的时候,不知道是听见了赵一飞与考察队员的对话,还是只是无意之中,“齿蚁”中在外围没有参与工作的几只有意无意地盯着赵一飞等人,虽然看不到敌意,但从它们的大眼睛中也看不出任何的善意。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齿蚁”们已经完成了对风虫的切割,并开始往“伏地树”草原下面运送。由于是同路,在小队讨论之后,赵一飞决定先跟过去看看。毕竟这是在“女娲2号”的陆地上从来没有发现的新物种,如果能够从中发现一些端倪的话,那么显然有助于解开“女娲2号”元素匮乏的原因。若能够趁机同时搞清楚“女娲2号”是否同地球一样在近期内发生了大规模的地磁突变的话当然更加理想了。

显然“伏地树”草原的外延只是布满了大片的地衣状叶片,以及一些长得极其矮小的茎干支撑着它们。如果整个“伏地树”草原就是这个样子的话,那就说明卢纲等人在第一次探测的地方有问题,而如果“伏地树”草原是按照原来预估的越往中间越深的话,那么很可能整片整片的“伏地树”草原本身就有问题。毕竟要想支撑两百米左右的高度的话,一般的植物是根本做不到的。跟不要说“女娲2号”的引力要比地球大得多了。

不过还好每个人都装备得有减压装置,以至于在如此大的地心引力下还可以自由地行走,不至于还没有进行考察就累趴下了。当然了,远程航天公司平时的身体锻炼和称作“后羿”系列飞船对骨骼的无意识强化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虽然看起来个体不大,但“齿蚁”的行动速度确实没得说。除了少量的看起来像是首脑的“齿蚁”外,还有一部分好像是护卫的“齿蚁”没有背负风虫肉,而剩余的占据了“齿蚁”总数绝大多数的看起来都是劳动力。它们的肢体居然非常的灵活,八条腿总是能够保证四条腿支撑着地面,而另外的四条腿却支撑着背上的风虫肉。真的难以想象它们的节肢居然可以全方位旋转,这要比地球上的蚂蚁高级多了。而且在如此快速的前进速度下,这些劳动力们居然能够如此完美地保持身体和风虫肉的平衡,更是让远远跟着的赵一飞等人赞叹不已。

大概是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在“伏地树”那密布的茎干间穿行,“齿蚁”群摆出了长长的一字长蛇阵。从望远镜中看到,在队伍的最前头是大约几十只身强力壮的“齿蚁”,它们的职能大概和地球上蚂蚁群众的兵蚁相似,负责在没有合适的路线前进的情况下咬断一些茎干,为后面长长的队伍留下足够的空间来。当然,从观察的结果来看,它们的工作效率是极高的,至少不会耽误后面队伍的前进速度。而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声波放大仪里也越来越频繁地传来它们咬断“伏地树”茎干时发出的“咔嚓咔嚓”声,听起来个人一种非常不舒服的感觉。

随着越来越深入,地势确实开始渐渐地变低,慢慢地“齿蚁”群已经无法从上面完整地观察到,只能若隐若现地在某些“伏地树”叶子没有覆盖到的地方发现它们的一些身影。

赵一飞等人也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