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血色战旗-第6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钧座这是要把胜负责任强加于我了?”

    “整个反攻缅甸的胜负,各级部队长荣辱共负。说得更确切些:我负司令长官之责,你负第八军之责。这是地位所在,谁也推卸不了,谁也不能强加。”

    话是说得再“透彻”不过了,何绍周对高飞的“钢火”也不是没有耳闻。

    “好,部下听命就是“”经过一番“较量”,何绍周终于软下来了。高飞倒没有继续压迫对方,反而缓和地安慰道:“十万远征军同舟共济,决不能再闹什么个人意气了。松山敌情,是我们始料不及的。新2师经过艰苦奋战,伤亡十分惨重,他们以极大的代价帮助我们了解了敌情,这就是新2师的功劳。现在新2师必须撤下来休整、补充,应该换一支坚强部队继续扩展战果。山地不适于大兵团作战,倒是小部队运转方便,攻退灵活。所以要求你部先派部队去接防,徐图集中。当然,反攻之初我们就如此被动,频频调换部队,改变作战方案,都说明我们事先没有摸清敌情,估计有误。这责任应该由我来负,但也只能等反攻结束后再行检讨。

    松山地形复杂,日寇的堡垒工事十分隐蔽,进攻十分困难。尽管新2师已摸清了情况,肯定还要付出极大代价才能攻克。所有的困难,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所以继续进攻如果不利,我想大家也不会过分责难。只要进攻部队确实尽了最大努力,失利的责任由我来负。我将从炮、空两方面给予全力支持。还是那句话:我的责任是把任务交给你,怎么打那就是你的事了。望你好自为之”

    何绍周从这次谈话中,深深体会到高飞是位能恩能威的统帅,他必须承认高飞在国民党军中的地位实不下于何应钦,决非罗卓英之流可比。现在军情紧急,自己若再顶下去决无好结果。所以只得忍气吞声,答应接受攻击任务,并表示将在松山设立前沿指挥部。

    七月一日,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正式下达命令:着第八军于三日内完成准备,五日拂晓必须在松山、滚龙坡向日寇发动两路进攻,驱逐日寇于阵地外而歼灭之

    何绍周急忙调兵遣将,命第7师所属第二四五团及二四六团迅速渡江接替新2师防务,又遣荣誉第二团配合向松山进攻。荣誉第三团所属第一、二营部署在大松山方面,荣誉第二团所属第三营部署在腊猛街。第八军及第五军所直属炮兵营部署在竹子坡;炮兵第七、第十团所属混合炮兵营以及第七十一军直属炮兵第二营部署在怒江东岸滇缅公路上七三三公里的大山头上,以便支持松山攻击战。

    新2师在交防时,曾向接防部队介绍敌情,虽然情况是十分严峻的,现在第八军投入的兵力,以攻击部队来讲,步兵也只有两个多团,远不及新2师和第三十九师的攻击部队多。在初期进攻中,新2师已付出了沉重代价,现在只投入如此单薄兵力,又怎么能取得进攻胜利呢?

    但是,在战场上军人是不能讲价钱的,第八军接防部队毫不犹豫地接下防线,积极作进攻准备,保证按长官部命令,于七月五日向日寇发动攻击

    第六百四十八章大战松山,

第三卷:会战!会战! 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战松山 (二)

    第六百四十九章大战松山(二)

    在国民党军界,仅靠父辈权势裙带关系,是不能服众的。蒋介石把他的儿子蒋纬国,派到胡宗南的部队里,从连排长干起,目的也在于让儿子在部队里熬资历,立战功,按部就班晋级,使人心服口服。当然,蒋纬国在部队服役,受到“特殊待遇”,例如每有战事,就先把“太子”从战斗部队调开,是胡宗南溜须,那是另一回事。何绍周的傲气,自然也绝非仅靠何应钦的权势,他早年曾进过日本步兵学校深造,又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身经百战,颇有作战经验和指挥才能。所以他在松山攻击战中,兵力部署和指挥方面还是颇有独到之处的。

    第八军的阵容也比较整齐:由第一○三师、荣誉第一师及第7师组成,李弥任副军长兼荣誉第一师师长,梁筱斋任军参谋长。

    第一○三师系一九二五年成立于贵州安顺的“何家军“基本部队,将士多为黔籍。从“八。一三“淞沪抗战起即参加抗日战争,所以颇有作战经验。国民党称伤兵为“荣誉军人“,顾名思义,荣誉第一师即是以伤愈归队的将士组编而成。杜聿明任该师师长时,曾在广西昆仑关作战立下显赫战功,驰名中外,所以该师士气旺盛,也有骄傲情绪,唯有第7师素质较差,是由贵州地方部队改编而成。

    第7师在改编为正规军后,由于正规军训练艰苦,军纪严格,散漫惯了的地方部队接受不了约束,产生对抗情绪。第二四四团曾发生哗变。何绍周毫不手软,派出第一○三师将其包围,武力胁迫缴械,对其他两个团也没有放过,然后将全师连以上军官全部更换成军校各期毕业生,使其彻底“嫡系化”,并调王伯勋、王景渊为正副师长,加紧督训和约束,才逐渐改造过来。这也足见何绍周铁腕之强硬。因此也使一些杂牌部队侧目,不敢靠拢他的部队。

    第八军原在滇南,归第九集团军关麟征指挥。四月中旬,奉命由文山、古木一带开赴滇西参加远征军序列。部队徒步经开远、昆明、连凤仪、祥云、弥渡至保山。

    六月中旬,荣誉第一师第二、三团奉命加入龙陵方面攻击战。由于日寇松山、龙陵相互策应,以至对龙陵的进攻无多大成果。后因第八军奉长官部命令,主攻松山,何绍周才命令该两团由龙陵撤回,改攻松山。

    松山反攻第二期作战,于一九四四年七月五日开始。

    过去国民党部队对日作战,由于装备低劣,弹药有限,一般都是以轻武器为主,拼人力。远征军各级部队长近期接受了美军训练,深受影响,打起仗来也习惯飞机、大炮开路。遇有攻坚战,部队长会很随便地用电话下命令:“炮兵,再打一千发”

    士兵们常议论:“我们的长官现在阔气得像暴发户哩”

    七月五日,炮兵接到命令:“集中炮火,对攻击目标进行区域性轰击”

    所谓“区域性轰击”,即是对进攻目标周围普遍袭击,包括堡垒、据点的外围,是对外围的扫荡。

    当然,有炮兵实行区域性轰击,可以有效地消灭守敌,减少进攻步兵的攻坚伤亡。但是,在松山这样地形复杂的山地里,日寇又以两年时间设计、建筑起坚固的工事,这种区域轰击的效果并不大。

    荣誉第三团在炮兵延伸火力的瞬间,果敢地突入敌阵,经过激烈的近战、肉搏,至五时四十分占领松山顶子高地。但继续向上攻击,部队却受到日寇强大火力抵抗,伤亡颇重,只得于山顶下百余公尺处构筑工事,相机再次进攻。

    指挥部研究日寇利用地形构筑工事的情况:日寇在松山阵地前的子高地为主要据点,又于谷地密林中筑有多处侧防机构,并于反侧面构筑阵地以掩护子高地。所以攻其一点,即便摧毁并占领阵地,也将遭到侧面及反侧面袭击而难于立足。于是指挥部决定先由两翼进攻,占领黄土坡及滚龙坡后,形成夹击局面,再行中央突破。

    松山地区密林较多,既妨碍观察,日寇又利用密林设下埋伏,所以较难对付。滚龙坡树木较少,易于观察和进攻。因此决定以主力进攻滚龙坡,同时第二四五团攻击黄土坡,荣誉三团攻击松山坡、荣誉二团也在阴登山发起攻击,以牵制日寇。

    七月十九日,在怒江对岸及竹子坡的炮兵对滚龙坡进行破坏性轰击,然后第二四六团发起攻击。初期进展颇为顺利,一举攻占B、B高地。但B高地上的敌堡垒却屡攻不下,又因步兵接近敌堡,炮火无法支援,但敌方侧射阵地却毫无顾忌地袭击进攻部队,并以强大火力阻断增援,又以约二百名鬼子分头逆袭,使进攻部队伤亡惨重,只得退回。

    当晚,荣誉第三团由松山坡子高地发动仰攻,十九时占领山顶,但堡垒仍攻击不下,而四周鬼子的侧射火力密集,使进攻部队无力破坏堡垒,坚持至黎明,退回原阵地。

    几次进攻付出重大伤亡,何绍周亲临前线观察,然后召集师团长们研究对策。根据进攻的情况判断,占领敌阵地毫无用处,反倒成了负担,必须攻克堡垒,全歼守敌,才能占领阵地,关键是炮兵要准确轰击堡垒,才能有效支持步兵。因此,在近处设置炮兵阵地。

    七月八日,第一○三师所属第三○七团由惠通桥过江,这是因为远征军展开了对高黎贡山和松山攻击,怒江西岸局势稳定,远征军便在铁索上铺上木板,勉强可以通行。尽管人马走在桥上晃晃荡荡,令人胆战心惊,但总比橡皮艇渡江要方便迅速得多。

    是夜,第三○七团开始登山,山高路险,又逢大雨滂沱,泥泞难行,稍有不慎便人仰马翻。行军中因此摔伤、摔死者不少。由江边至腊猛街不过十余里,第三○七团却行进通宵,至拂晓才到达,其艰难可想而知。将士虽疲惫不堪,但任务紧急,不容喘息即进入攻击位置。

    第七十一军军直属山炮营已到达平戛,先以炮火助战,第三○七团在炮火延伸后,即向滚龙坡发起冲锋,第一营首先占领敌前哨阵地,继续向公路两侧发展;由于受到强大火力阻击,只得就地构筑工事,相机再度进攻。

    八月十一日,第一营派出一个连,分散进攻。目的在于侦察敌火力点及阵地前障碍物设置情况,以便准确攻击。次日,第一、二营向滚龙坡发动进攻。但因降大雨,山雾弥漫,进攻未能奏效,反而付出颇大伤亡。

    是夜,再度派出侦察小组摸到滚龙坡后方进行侦察,得知敌掩蔽部位置及内部情况。团部根据侦察报告设置沙盘,模拟敌阵地配备,召集连、营干部,由陈一匡副团长进行讲解,将滚龙坡敌阵地划分为A、B、C、D等高地,研究制定作战方案。

    各营、连长纷纷发言,几乎异口同声:“现在我们明白了新2师为什么会伤亡那么大了”

    这实际上是第八军将士通过几天的攻坚战后的共同认识。

    现在在实战中碰了钉子,第八军的“嫡系”骄傲情绪受到了打击,大家都冷静下来了,认识到鬼子的狡猾顽固,也认识到了新2师在初期进攻中付出的代价不是冤枉的,在松山攻克许多阵地,站住了脚,为后继部队打下良好基础,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如此自发的检讨性认识,有助于尔后的进攻,第八军将士都明确必须认真对待鬼子了。

    七月十三日下午三时,炮兵先行轰击松山及滚龙坡B、C、D等高地。两小时内成千上万发炮弹向敌阵地倾泻,敌阵地散兵壕、交通壕均被击露,其工事亦有倒塌者,步兵在炮火掩护下逐步推进,次日凌晨,炮兵再度发威,步兵也接近敌阵地,于是炮火延伸,步兵乘机突入,第三○七团二、三营接近C、D阵地约五十公尺时,日寇才开始侧射。C阵地的下侧防御火力则向D阵地斜射,B高地火力亦向D高地侧射,于是在D阵地前形成火力交叉,使攻击部队伤亡过半,但仍坚持进攻,并与逆袭之敌厮杀。至黄昏时,日敌发动第三次逆袭,攻击部队弹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