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4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用没有那么大,但肯定有一点的。
  就象在河北驻军,虽不起作用,但正是因为有了驻军,契丹才以和为主,若没有驻军,契丹人又会是另一个想法。
  宋朝还是有人的。
  王拱辰凭借他的记忆力,终于回想起过去的种种事由。契丹人责问的便是宋太宗无故征伐幽州,王拱辰说道:“当年我朝与后汉开战,契丹人派出使者来到大营送礼物,表示中立,另一边又派援兵支援后汉,于是发生石岭关战役。太宗怒其反覆无常,这才出兵。有错也是契丹人先有错,怎么能说我朝无名出兵攻伐?”
  不管这条理由牵不牵强,总是一个理由。赵祯大喜。
  但又有大臣议填壕沟,以平契丹愤怒。
  王拱辰说道:“此乃刘六符夸言,设险守国,先王不废,是祖宗以限戎骑的办法,若如六符所言,寇侵留用,岂不更佳?”
  这么大的漏洞,为什么要提醒我们?留下来,到真正入侵时利用,岂不是更好?
  不用理他们。
  又说到和亲之事,赵祯忍无可忍,让贾昌朝问刘六符,辽太弟耶律重元,曾挟母后威势,与宋朝请求私通书币,宋朝能不能答应。
  刘六符说道:“此于太后则善,对我国不便。”
  不便就是不利,委婉的说法。若同意,会鼓励耶律重元的野心,辽兴宗兄弟失和,对契丹必然不利。
  贾昌朝便问道:“即如此,你们契丹以梁王求和亲,我们陛下会不会安心?”
  刘六符不能回答。
  这次议和,有三人表现很亮眼,富弼、贾昌朝与王拱辰,这三人将会在下面唱一出大戏。
  现在没有其他,还在兢兢业业为宋朝与契丹两使斗智斗法。
  君臣放出话来,割地不可能,和亲可以稍做商议,公主太小,赵祯只有这一个孩子,但可以破倒,在宗室里选一名女子和亲。
  就是这样,富弼在朝堂也跳了起来,差一点将朝殿顶翻了天。
  要么再退让一步,可以在三十万岁币上再浮动一点,增加一些岁币。要么选一名宗室女子,要么增加一点岁币,两者任其选一,其他的不可能答应。
  刘六符满意了,是你们主动要求增加的,至于增加多少,俺们慢慢谈,忽然话锋一转,说道:“行,你们必须派出郑朗出使我们契丹。原因有二,对郑朗的书法我家陛下倾慕已久,郑朗对我朝十分友好,只有他前去谈判,才能代表大宋的诚意。”
  满朝君臣冷汗涔涔。
  这招狠哪,郑朗一去契丹,以郑朗的才华,还能回来么?敛财,军事能力,吏治能力,那一样也值得契丹再次不要脸一回。
  让赵祯选择,他宁肯将女儿嫁到契丹,也不会放郑朗出使契丹,遭遇扣压!
  刘六符再次淡淡说道:“若不同意,只能开战!”
  富弼气得差一点上去准备掌他的大耳光子。
  ……
  郑朗商议完毕,将王吉与张岊带到瞎毡面前,指着张岊说道:“这位是张岊将军,德顺军新知军。”
  瞎毡说道:“久仰大名。”
  实际他根本不了解张岊,只是看到他脸上额上的伤疤,感到很凶恶。吐蕃人岂会害怕面相凶恶之辈,他们部族里恶人不要太多?
  郑朗说道:“张将军在府麟路与曾与麟州王凯将军率九百步卒,大败昊贼一万骑兵。”
  “厉害。”瞎毡半信半疑。
  “又与王吉将军,王凯将军率五六千押粮士卒,击溃昊贼三万骑兵,毙达近万人。”
  瞎毡张大嘴巴。
  “复与张亢军马率三千余步卒于兔毛川二战,再败昊贼三万多骑,毙数千人,并且此战是昊贼亲自率军交战的。”
  连十几岁的木征也张大嘴巴,不能作声。
  “这位是王吉将军,麟州被围,他孤身一人,冲出昊贼十万大军阵营,向太原求援,与张将军王将军兔毛川大捷时,第一个冲出,大破昊贼铁鹞子。这便是记载他们战功的邸报,你看一看。”
  瞎毡不相信的接过邸报,看了看弯腰说道:“见过张将军,见过王将军,二位将军乃神人也。”
  邸报有可能会夸张,**不离十,至少有大半是真的。但这个战绩太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你也知道我手中有一支北方蕃部人马,虽不多,但皆是悍卒。”
  “知道,”瞎毡点头,离得近,这一队女真军马他还是听说的。
  “张知军与王将军将率领这支人马,我再会抽调两千最强的蕃兵,随你潜入龛谷,潜伏于龛谷峪中,你要做一件事,不能让昊贼得知他们进入你境。”
  “放心吧,”瞎毡大喜。
  这两个猛人能用五六千押粮军卒击溃三万西夏军队,手中有了两千多最强的悍卒,还有自己军队配合,伊实济噜一万军队算什么?
  “西夏斥候十分厉害。”郑朗再次叮嘱道。
  是对瞎毡不放心,这人是小草,风刮两边倒,一旦让西夏人得知自己这支军队去向,元昊施反间计,里面夹攻,张岊与王吉将会处在险境之中。又说道:“我可能还会调动一万羌兵蕃兵,随时对你进行支援。”
  “谢过,”瞎毡再次跪下,这一回真的感动了。
  “我说过,同是宋朝子民,不用道谢。但你可想过,此战是我猜测出来,若是没有猜测出来,你部兵力虚弱,敌人不筑寨城,直接率军攻打到你们龛谷堡,并且你族中会可能有部分人被昊贼收买,你如何应付?”
  瞎毡茫然不能回答。
  “所以这一次我不会打出泾原路旗号,所有出动的兵力,将会借用你的旗帜。让昊贼认为你力量强大,下次便不敢再侵犯你部。或者必须出动大军来犯,一旦大军来犯,必然被你我斥候发现,可以从容调动兵力,两相夹击,击溃昊贼来军。”
  “郑公,谢……
  “我不想再听谢。”
  瞎毡感动的差一点要掉眼泪。
  郑朗用意不在此,一旦伊实济噜兵败,元昊必然知道自己出手相助。但必须让他以为瞎毡出了主力军队,那么这个梁子就结下来。至少五六年内,因为此仇,瞎毡不会再三心二意。
  张王二人带着人马,悄悄离开。
  郑朗仍然不放心,约定相互用斥候联系,以防不测。好在如今泾原路与去年不同,得到大量战马,骑兵数量增加,从德顺军到龛谷城也不过三百里路,能进行迅速救援。
  时间有些短,一些士兵骑术仍然不精湛,一年后,整个泾原路骑兵数量,再包括蕃兵,会增加到两万五千人!
  两万五千训练有素,战斗力饱满的骑兵,若指挥得当,在野外最少与能与五万以上的元昊骑兵相抗衡。这就是泾原路以后最大的本钱。
  又召集临近会州各部族酋长,不管忠于宋朝的,或者忠于瞎毡的,只要不忠于元昊就行。但到了这里,各部族要么对宋朝不满意,要么心向着瞎毡,真正忠于元昊的部族很少很少。
  并且石门川一战,各蕃兵们也立下许多功劳,其中苏嗢族、大王族、延族等五个酋长之子因功被朝廷实封为指挥使。
  郑朗说了来意,动援他们出动蕃兵与部族勇士相助。
  不是我不用汉家兵,乃是为了瞎毡之故。
  原来计划也没有打算全部用蕃兵,因为领军的伊实济噜,其兵也多是吐蕃兵,虽说相貌很相近,一旦混入汉兵太多,必然被伊实济噜属下发现。只要知道是自己出的主力部队,元昊不会对瞎毡产生多少仇恨,梁子也就结不下来。
  计划不得不改变。
  然后看着这些部族,怕他们心中不平衡。毕竟自己不是曹玮,于此经营多年,有很高的威望,驱使这些蕃人如臂使指。
  但话音一了,郭斯敦族、陈克节族等部族酋长一起站出来答应。
  只有少数酋长犹豫一下,随声附和。
  各酋长散去,郑朗与老种皆相视摇头。自己对这些蕃子可谓不薄,但一听到瞎毡出事,立即相助,说明他们的内心想法还是偏向于瞎毡的,若不是生存环境所逼,他们绝对不会向宋朝臣服。当然,眼下局面是他们最盼望的,瞎毡与宋朝交好,他们不会夹在中间两头为难。
  没有几天,各族筹集一万五千多名蕃兵,速度快得不可思议,郑朗开始等待。
  两个学生高中他也听到了,王安石高中郑朗没有喜悦,这是应当的,倒是严荣中第,让郑朗觉得很有成就感。
  没有想到又接到朝廷圣旨。
  听到刘六符的刁难要求,富弼恍然大悟,难怪这两小子最后索性不问西北战况,专门问郑朗事迹,敢情打的这个主意,气愤地说道:“贵使,你们是契丹的使者,契丹派什么使者前来是你们契丹皇帝的权利,我们宋朝派什么使者前去契丹同样也是我们宋朝的权利。你们契丹想做我们宗主国吗?”
  有没有弄错!
  刘六符嘿然道:“此乃是我们陛下前来再三吩咐之言,贵国不答应也可以。”
  那就准备打吧。
  然后赖在京师不走。
  宋朝君臣气得咬牙切齿,许多人也害怕,主动权不在宋朝手中,而在契丹人手中,现在能看出来,契丹攻打宋朝多半是假的,想来敲诈却是真的。然而拖得久,产生误会,真作假时假亦真,假作真时真亦假,契丹时间长改变主意,真的开战起来,宋朝凶多吉少。
  商议半天后,用快马通知郑朗,你有没有好办法?
  郑朗愕然,你们谈你们的,怎么将我扯了进去?


 三百九十章 阿干城(五)

  郑朗又看着旨书。
  旨书文字不算精妙,只讲了朝廷难处,但不希望他前去契丹,中间写了一句,契丹来逼,朕为之旰食,继日难寐,然朕宁失公主,勿令卿赴北境踏险。
  宁肯将自己爱女嫁给契丹人,也不想你去契丹冒一点危险。
  郑朗忽然看着笔迹,怔忡的发呆。
  是赵祯的亲笔手书。
  朝廷给大臣旨意不一定是皇上写的,有诏书、敕书、制书、圣旨与御批等等。
  御批便是地方大臣写给朝廷的奏折,大事或者迟疑不决的事务,两府会交给皇上,皇上看后,简单一点,会写一个准,或者不准,或者批注一句话,将奏折再发给地方执行。
  大多数事务是在两府决择。包括圣旨或者制书等等,多由大臣代笔,其中又多由知制诰起草诏令。真正由皇帝写诏书的少之又少。
  郑朗叹了一口气,看着东方,抛去皇帝身份不谈,仅赵祯对自己拳拳之心,还能说什么呢?
  想着此次史上的经过。
  后人往往耻之,其实三方来说,契丹人占了最多的便宜,吃的亏最大,契丹真正衰落便从这次敲诈开始。
  西夏机关算尽,却断了卿卿性命,以后宋朝多次攻伐西夏,契丹没有过问,便从此次和谈开始。
  宋朝看似吃亏,却开始迎来最难得的太平时光!
  表现最出彩的便是富弼。
  自己有后世的知识,这些知识甚至来自一些出土文物,能看得更清楚一点。身在局中想看透,有多难?
  富弼表现很勇敢,也更有气节。
  郑朗对富弼的好感远超过韩琦,富弼也喜欢胡说八道,戾气不轻,然而私心很少,从某种意上说,他与蔡襄等君子的德操已经无限接近了范仲淹。特别是在这次事件中的表现。
  但为什么非得要自己?
  以契丹的骄傲自大,有可能几个月前的战事都没有关注,哪里出了问题?
  当然郑朗也不知道富弼为了吓唬契丹人,才搞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