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7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季节,郑朗不知道如何保存这种药剂,想要药剂,只能在青蒿的花季,这将时间限制在五月到九月,其他季节染上疟疾依然束手无策。
  药效也有限,对兵士产生了良xìng作用,对普通老百姓未必能起到这么高的治愈率,顶多保持在六七成。特别这种有毒的药剂对孕妇与老人、儿童将会产生严重的伤害。
  侥幸的是药剂里确实含有大量青蒿素,而且郑朗用花季的青蒿叶片,也没有记错,青蒿花季也是疟疾肆虐的时季,过了这几月,就是冬天与chūn天,也许有冬瘴与chūn瘴,但多不是疟疾,而是其他的疾病,危害不大了。
  副作用郑朗不知道,但心中估计会有副作用,可不管什么副作用,活着比死了的强。
  十几天,郑朗崩紧的心一下子松驰下来,脑袋一晕,一下子坐在地上,身体软软的,未站起来,还是侍卫将他扶起来。郑朗颤着声音对大夫与一些小吏说道:“来,来,跟某一道去作坊里,某教你们怎么做。”
  不仅有兵士,还有百姓。
  走进作坊,郑朗在激动之下,手脚都不利索了,边上几个小吏看了后怕,将他拦住,说道:“郑相公,你教导,还是让我们来。”
  这玩意儿太危险,前几天那个爆炸威力仿佛小火药包一样。若不是一个侍卫将郑朗扑倒,郑朗都能发生生命危险。郑朗这个哆嗦的手,让他们看着很担心。
  他们还不知道这种药剂出现的意义。
  虽然不能完全克制疟疾,但有了希望,若再注意合理的生活习惯,疟疾将不会成为南方的主要危害。甚至消息传出去,会引来更多的百姓主动南下寻找生路。
  天sè暗下来,消息迅速传开。
  郑朗回到家中,这十几天内,没有吃好睡好,一下子全身心地放松,身体整个都软了,是让侍卫扶回去的。
  月儿心痛的掉眼泪。
  郑朗呵呵地傻笑,抚摸着月儿的脸说道:“你不懂,你不懂。”
  不但是两广的未来,还有六千万缗钱,什么时间宋朝砸过六千万缗钱经营那一个地方的?
  第二天特磨道又传来消息,依然是捷报。继续有人病死,然而死亡率还是维持在很低的数字,仅是十几人。有的人新患了疟疾,喝下药剂后,立即病愈。又经过军中大夫的研究,将用量大约地得出结果。还导致一个良好的结果,看到一个个兵士病情控制,迈向康复,沮丧的士气全部消失,士气比以前更盛。疟疾都挡不住他们,南方还有什么可怕的?张玉与司马光病情同样得到控制,不过病了很久,依然躺在病床上,但没有生命危险了。
  余靖接到消息后,来到郑家,月儿却说道:“官人在睡觉。”
  太辛苦了,这些rì子。
  “那我不打扰了,”余靖告辞,然后去了作坊,让官吏与大夫继续配制药剂,又代郑朗写了一篇奏折递到京城,将这个好消息向朝廷汇报,并让朝廷送一批硫酸过来。高度酒两广自己可以慢慢蒸馏,硫酸与火药一样,乃是军控事物,必须从京城调运。想要前线安全无事,还得需要大理药剂,另外岭南百姓也需要这种药剂治疗疟疾。
  郑朗一觉睡到中午才爬起来,看着太阳在正中,感到愕然,来到府衙,看到余靖安排得井井有条,点了点头,说道:“安道兄,广南西路继续交给你了。”
  “你要干嘛?”
  “我要去广州,那边水利还等我去拍板,拖了很多天,不能再等。”
  “这么快?”
  “不快,慢了,眨眼之间,秋冬就会来临,那么多事务要安排,等不起。”
  但这次在月儿强烈要求下,郑朗将月儿也带上,一道去了广州。
  来到码头,忽然看到无数人站在码头边,书院里所有蛮人学生一起赶来。为了这个药剂,郑朗熬得圆脸生生变成方脸,许多人都看到了。而药剂的成功,不仅是前方将士,各族蛮人也会受益。直到此时,这些蛮人学子们才相信郑朗前来,是真正给他们带好rì子来了。
  郑朗前面研发成功,后面又匆匆地赶向广州,这么辛苦让他们感动万分,自发地与书院的教书先生赶来送行。
  “谢过诸位,”一夜恢复,郑朗神情恢复正常,又恢复到以前从容淡定的表情,冲四下里一拱手,带着侍卫与月儿,还有马,上了船。
  水手解开缆绳,忽然一些教书先生坐下,捧出二十几把古琴,席地弹奏,随着琴声响起,书院的学子齐声唱道: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rì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反复地吟唱,歌声在漓江两岸回荡,经久不散。在他们心中,郑朗就如同诗中所歌吟的兰花荞麦。
  听着嘹亮的歌声,隐在人群中送行的没移氏忽然从眼角滴出晶莹剔透的泪花……(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


 六百七十六章 复北归(上)

  郑朗站在船头,听着这歌声,眉着却紧皱起来。
  药剂究竟如何,郑朗没有本领知道,得看普及以后的效果,才是真正的效果。隐隐地郑朗感到它的不完善之处,制作成本也比较高,又有时季的约束,即便药剂出现,郑朗依然渴望着金鸡纳树。
  不过最大的威机渡过,也会对疟疾肆虐起到极大的制止作用。
  凡是任何事物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郑朗嗅到空气中一些负作用的味道。
  消息递到京城,赵祯长松一口气,接着他立即明白药剂的重大意义,不仅是活人无数,因为这个疟疾,南方成了北方人最畏惧的地方。比如交趾无礼,宋朝一直待之怀柔政策。不仅仅是北方有契丹与西夏拖了腿,还有这个疟疾与瘴疠。用兵用得少,击不败交趾,用得多,大军必会有感染疟疾的可能,兵士多死亡。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不得不忍受交趾的无礼。
  药剂成功,这一道魔咒等于去掉一半。
  意义不仅于此,疟疾危险率下降,官员去南方的积极xìng会提高,就能如郑朗所愿那样,调一些良吏前去治理南方。但犯了错的官员往哪里贬,至今这个问题赵祯与庞籍皆没有想好。
  还有其他的积极意义,总之,会给南方带来数不清的好处。
  这种药剂的出现,几乎就是一个奇迹。
  赵祯又想到那曲《幽兰cāo》,心中感慨万千。韩愈也是不错的大臣。可惜未得唐宪宗重用。想到这里,赵祯颇有些自得,至少在用人上,自己远远超过唐宪宗。
  但郑朗反对他这种想法,赵祯重视人才,几乎每一个风流人物,在他手中都得到过重用。不过重用得过头了,反而造成一些负面作用。可郑朗这个想法不敢说的,那同样是堵别人的仕途。会遭人憎恨的。
  带来的意义有很多,严格来说,因为使用乙醚处理青蒿。已经脱离了中医范畴。本来格物学渐渐冷却,这时候读书主要目标还是为了功名,科举不考格物学,太学学格物的人在风头过后,越来越少。然而格物学能治疟疾,再次引起人们关注,又增加了一批学格物学的学子。这个郑朗并不急,关健是火炮。一旦成功,在战场上露出它狰狞的威力后,即便没有学子学格物学。朝廷也会强行派一批学子学习它。
  火炮有了一些眉目,虽未成功,也很快了。
  接着两广许多消息传来。
  非乃小事,听闻郑朗准备投下去六千万缗钱后,每一个大臣对两广皆产生重视。但多是或信或疑,若是有郑朗构画的前景,那般美妙,六千万缗钱砸下去是值得的。若是没有,这可是六千万缗钱。再加上两广战争费用,荆湖南路等等费用。将会达到一亿缗钱以上。有这么多钱,甚至能差不多将郑朗所说的彻底治理黄河工程扶上马。
  郑朗到达广州,程师孟与杨察、蔡挺早来到广州,听闻居然将疟疾治好,几人同样震撼了一回。不过水利才是他们本职工作,加上田瑜也比较jīng通水利,元绦不算是一个劣官,郑朗未至,粗粗地制订了一个计划。
  郑朗到广州后,与一干官吏商议了好几天,再次确定水利计划,实际这是第三次的制订计划。第一次是郑朗自己一人完成的草图,第二次是田周等官员修改的草划,第三次是郑朗与大家共同商议的结果。但在施工前还会再次做细微的调整。
  这是大事,郑朗不敢藏拙,上奏朝廷。
  计划分为两部分,一是今年秋后即将动工的工程,也分先后,看能迁移过来多少百姓,不然缺少劳力,这些工程无法上马。标注了先后,但在奏折里请求朝廷下诏福建路与两浙路官员配合此次移民活动,主要是福建路,还有人口密集,山区多,与福建路差不多的浙西地区。
  未提江南西路,百姓自己来欢迎,不会动援他们来,那是留作明年广南西路的迁民。但有一条分界线,非是从长江开始,而是从西湖浙江开始,一直到黄山、鄱阳湖一线,往北去的百姓一律不鼓励南下,太热了,不但热,许多地区多浓密的树林,水资源丰富,一到天热之时,空气里充满了稠密让人压抑的水蒸汽。除了南方百姓,北方百姓很难在这里呆习惯。但与太平州一样,开发出来,情况就会好转。不过现在的闷热远远胜过了太平州,时间更漫长。
  这些都是人xìng化的措施。
  至于资金问题,郑朗第一次公开向朝廷请求动用银行的利润。
  第二部分是未来的规划,要过好几年了,一旦今年工程动工,会造就大量的耕田,以及蔗园、果园、茶山,无论怎么迁移,劳力会严重不足。必须将它们消化,才能着手下一步的规划,不过那时两广也有了自己充足的财政收入,不劳朝廷投资。
  然后便是一张张地图,上面标准清晰,甚至一县一图,那一个陂,那一个堤,那一个堰,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大家看了这些规划与图,一个个苦笑,总算看出来,这是为将来着想的,朝廷想要两广得到收益,最少得等到十几年后。
  可是不能反对,难道说郑朗做错了吗?
  作为一个朝代,越长远越好,不能只顾着眼前。要么学习杨广,强行百姓劳役,不给一文钱,那怕大批大批百姓活活累死。那个官员敢说出这句话!只要敢说出来,会立即让言臣拍死。要么学习曹cāo,强行将汉中百姓迁到关中,不顾百姓死了大半,曹cāo比杨广好得多,可同样不敢学习曹cāo的做法。迁移百姓必须让百姓主动前去,还要安顿好。否则就是郑朗本人,也会受到言官怦击。
  商议大半天,最后赵祯写了一个准。
  庞籍又私下里写了一封信,隐晦地劝说郑朗,你步子稍稍迈小一点,俺们真的吃不消。
  郑朗回了一封信给庞籍,实话实说。南方的事步子已迈得够小,一旦南方事了,接下来就到黄河了。这将是国家根本。黄河不稳,北方就不稳。因此这十年时间内,国家必须小心地经营。以建设为主,将这两项工程扶持上去,马上宋朝将会焕然一新,就会迎接下面的计划,西夏。
  夏天契丹对北阻卜发起一系列的进攻,长久的畏惧,尽管有西夏暗中支持,眼看节节不支。到了秋后,契丹更多的军队到来,北阻卜之乱必将灭息。经此一战。契丹与西夏两败俱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