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8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用制度攻击狄青,郑朗也用制度来反驳文彦博。
  说完又说道:“陛下,臣犯了廷争之错,请陛下将臣的奉直大夫上轻牟都尉全部黜去。”
  这一黜,郑朗几乎快成裸官了。
  赵祯又奇怪地道:“准。”
  但文彦博额头汗水越来越多,郑朗再三辞官给他带来极大的威胁。逼上绝路了,叹了一口气说道:“陛下,臣也是为国家着想,不想国家有失若郑朗再三狡辨,臣无话可说,六塔河一案,臣有失误之处,请陛下准许臣辞去宰执之职。”
  没有办法了,郑朗就是对着他来的,不辞,郑朗可能还会继续火拼下去自己六塔河有错是逃避不了的火拼下去自己更难堪。
  赵祯沉吟一会道:“准诏文彦博以翰林院大学士判权并州,诏庞籍返京为同平章事,诏韩琦返京为枢密使,敞为潭州通判。”
  丝丝,大殿传出一阵冷气声。
  一个宰相倒下去不算,还搭了一个知制诰,潭州是什么所在,刘敞去还能有何好下场?
  这份诏书也出忽郑朗预料之外他想到一件事,傲傲的韩琦与庞籍若共事一堂,会发告什么?似乎也不大美妙。脑海里浮现出庞籍与韩琦对眼的情节郑朗脑门上也涔出细密的汗珠。
  赵祯哪里想到,又看着狄青,道:“狄卿,虽你无错,引来这么多争议,也等于是有错了。朕让你判权延州,可乐否?”
  “臣愿意”,狄青大声答道。同样的下放,一个是带错下放到陈州,继续受士大夫的折磨,一个是无罪下放到延州,不会再受折磨,性质成了天壤之别,为什么不高兴?
  “还有,朕听闻你身患背疽,去了西北,乃是苦寒之所,要多加疗养。”赵祯说道。这时赵祯过了巅峰时期,智慧还是有的。郑朗昨天与他语良久,拨开云雾见明月,意识到狄青对国家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狄青的忠憨。这次狄青真的很冤枉,不但贬放,还遭到文臣的污蔑,心中略有些歉疚。
  赵祯的温言软语,与郑朗风尘朴朴地赶回来,替他讨公道,对于狄青来说,已足矣了。
  狄青伏在地上,哽咽道:“臣谢过陛下。”
  赵祯更是唏嘘,看着诸臣说道:“狄青之事,孰对孰错,诸卿以后就不要再追究了。祖宗法制是让朕重用士大夫,可也不能让将士太过寒心。还有,诸位,随朕出城,看一样好东西。”
  富弼这才醒过神来,说道:“陛下,六塔河失误,臣也有错,请将臣也外放以作处执,警戒诸臣工。”
  赵祯含义深长地看了富弼一眼,道:“庞籍过京时,朕以得二相为喜,庞籍曰,不主事人臣不恨也,一主事人臣必怨,或用国家钱帛爵位收买大臣,那又不能称为忠臣。”
  有很多话外之音的,但赵祯却没有贬放富弼,喝道:“备驾。”
  走在路上,包拯脸色不大好。
  他初回朝堂,公私分明,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经历宦海沉浮,略略脱变,算是耿直的大臣,但与传说中包青天形象不大吻合,因为他是郑朗与文彦博派系,遭到陈执中打龘压,贬到池州,献药有功,文彦博推荐,先出任江宁知府,刚刚又调回京龘城担任开封府尹。他人生中最大的传奇开始。
  算是一个好官员,与程戡、程师孟等官员十分相似。不过包拯名气是最大的一个。
  郑朗火拼文彦博,将文彦博弄下去,可文彦博在包拯心中地位还是很崇高的,经此朝会一争,郑朗与文彦博无疑以后会成为生死对头,这让他感到迷茫。
  郑朗来到他身边,自己扇的翅膀够大了,许多官员命运在改变,命运改变,对其性格会带来一定影响,也会带来不同的脱变,他不想包拯消沉,悄声说道:“希仁,不能将私情带到公事当中,希文是希,你字也有一个希字,希望你向希文学习,以天为己任,公就是公,私就是私。”
  “是。”
  “还记得你当初进京候补官职时写的那首诗吗?做一个好官吧。”
  包拯悚然一惊。
  郑朗满意地一笑,经此大变,影响最大的两人不是文彦博,文官起起落落很正常,而是包拯,夹在自己与文彦博之间必然产生困惑,还有狄青。只要他心情不郁闷,不会中年早逝,再等到江西的那个王先生出现,宋朝武将不缺人也。
  “郑相公明年返京?”
  “希仁,我身上官职几乎贬完了,不要提相公二字,喊我行知吧荆湖南路事了,我计划先回郑州。”
  “郑州?”
  “是啊,我有错啊,回郑咐反思去。”
  “也不算错。”包拯以为指他逾制,两次逾制,这次略有争议,为了一个狄青,弄得朝堂乌烟瘴气但上次返京却是情有可愿的若郑朗不提醒,还不知得淹死多少百姓。
  郑朗不敢说出内情,摇了摇头道:“希仁,你不懂。”
  “就算你致仕,陛下必不准。”
  “再说吧,就是陛下不准,我也不打算任京官,继续在地方上飘着吧以作惩罚。”
  包拯无语,敢情这是七伤拳哪,伤人也伤己。
  出了南薰门渐渐到了郊外,由于百姓增加,即便真宗时修了外城,在外城外还居住着许多百姓。然而经过大内涝,百姓遭到严重的损害,秋天到来,并没有完全恢复。
  能看到百姓搭起许多新房屋,可偶尔也能看到一些百姓面露菜色。
  郑朗大步走上前,来到富弼与王尧臣、刘沆身边,三人皆算是他的老下属,说话不需小心,道:“彦国兄,伯庸兄,冲之兄,看一看,虽有灾害,可国家久未战,休生养息数年,却有那么多贫困百姓,这是京龘城,若到河北河南其他诸州县,局面会有多严重?中书有没有失误?”
  刘沆道:“朝廷拨下了大笔款项用于救济。”
  “我听也说了,可是朝廷有没有做到能将这些款项用最少的浪费,高效地拨到灾民手中?”
  这就是问题所在。
  不但冗官增加,导致朝廷支出增加,处理政务不当,贪污受贿现象多,效率低下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样的一千万缗救灾款,产生效果截然不同的。
  为什么有这种事发生,不作为也。
  能说三名宰相不是好大臣,富弼乃是赵祯后期唯一的真君子,王尧臣是能臣,刘沆是真宰相。无论三人再有本事,出工不出力,便不会产生良性作用。
  郑朗说完,没有再说了,退后。
  即便不是在朝堂上,随着玉辂出巡,各叮)大臣前后也有规矩的,郑朗再三地自我贬官,站位更后了,比司马光还要后了几十位。
  是按规矩来的,可前面许多官员后背上似手是长着刺儿,很不舒服。
  民舍越来越少,真正到了郊外。
  乃是军械监调给时恒研发武器的所在。
  诸官吏一起伏下迎接御驾。
  时恒搬出来十几样东西,真正的火炮。
  郑朗与他研讨,给他带来启发,终于第一种火炮技术难度一一攻克。
  不成熟,还有许多问题,不能上马正式大龘规模的生产,但可以提前试一试。
  花了不少钱,也要给大家信心。
  但郑朗让时恒在自己回桌后拿出火炮,还有其他的用意。
  一门门火炮摆好,是模仿明朝虎蹲炮制造的,给了十几种火炮图纸,皆是明末清初时的火炮。后世的火炮技术难度太高,不是郑朗所能掌握,更不是这个时代所能掌握,但明朝前期火炮技术太落后,威力不大,也让郑朗一一放过。
  虎蹲炮在这十几种火炮当中,技术算是简单的,就是如此,前后投入研发近十年时间,还没有完全成功。
  长度略长,长八十公分,也重,重五十六斤。不过这叮)重量不妨碍运输。同样配有铁爪铁绊,发射时可以用大铁钉将炮身稳定于地面,防范发射时的后坐力与跳动,形似一头蹲着的猛虎。
  不过炮弹技术要稍稍先进,用了棉花火囘药作引信,虽还是黑火囘药,可黑火囘药配方更标准,这使得射程更远,达到三百多步。炮弹里不仅是火囘药,未用砒硫毒药,因为爆炸力更大,里面除了黑火囘药外,还装着一些铁蒺藜与铁弹。杀伤力远比史上的虎蹲炮更强。
  当然研发的资金也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些年仅是这个作坊,花了朝廷八十多万缗钱。
  作坊里的工匠,又摆了许多稻草人,让稻草人穿上暴废的盔甲。
  然后试炮。
  一个个稻草人迅速炸飞,有的草人身上的盔甲被铁蒺藜炸成一个个小洞。
  唯独不满之处,就是一门火炮再度出现炸膛。
  瑕不掩瑜,大家看得很明亮,威力不及火龘药包,但速度与射程啊。
  火囘药包威力虽大,用投石机发射的,速度慢,才开始用还好,用到后来,敌人皆有防范,成本高昂,杀伤力却在下降。而且因为重量大,又是用投石机抛投的,射程不远,发射的速度也很慢。
  那象这个炮弹,三百多步,足以笼罩冷兵器时代,最威胁的大部战场。并且它速度奇快无比,几乎都看不到炮弹抛射的轨迹,想防范都不大可能。
  试射结束后,赵祯心动了,深情地来到火炮前,用手抚摸着发烫的炮管,说道:“好啊,当抵十万精兵,不是,当抵五十万精兵。”
  可以想像的,虽现在未成功,一旦成功之后,战场上出现数百门这样的火炮,会对敌人有多大的杀伤力。
  特别是一些武将,王德用与狄青看着这十几门火炮,眼睛都绿了。
  郑朗走上前道:“陛下,诸位臣工,这仅是落后的火炮,后面还有一些武器,包括一些便于携带,更容易发射的火统,不过难度更高,没有很长时间,研发不出来。”
  “不急不急,赏,赏。”赵祯激动的宣赏,赏官赏钱帛。
  然后激动地在火炮前走来走去,说道:“好格物学啊。”
  这一回终于引起赵祯无比的慎重。
  不但他,就是曾公亮心中也是激动万分,军械监一开始就是他主持的,前后花了无数钱帛,虽发明了一些武器与小玩意儿,实用性不大,花的钱多,使得一些大臣产生怀疑。
  现在终于能交待了。
  并且军械监还面临着一个难题,懂格物学的人不多,包括时恒在内,研发时都磕磕碰碰的,想要人手多,就得学习的人多。然如今虽郑朗写出几本格物学的书籍,学的学生却很少很少。这也掣肘了研发速度。
  走上前,将这个问题就势说出来。
  此时他已迁为翰林学士兼知制诰,实际上赵祯已经打算让他进入两府,中书几名大臣这段时间作为让他心中也不大满意,准备注入新格局。不过因为狄青,还有中书变动过于频繁,还没有任命。
  赵祯额首道:“好,你写一篇札子献上来。”
  “喏。”
  继续围着火炮转来转去,这一年来,几乎就没有什么好消息,国家多灾多难,刚刚又发现国库没钱了,一个个沮丧的消息传来,赵祯之所以迅速同意文彦博外放也是因为气的,那么多钱帛哪儿去了?这个火炮也成了这一年的亮点,也让他心情略慰。
  然后看着郑朗,赏了军器械工匠与官吏,要不要赏郑朗呢?
  郑朗摇头。
  朝堂上刚才发生惊天动地的一幕,两位首相下去,不能在这时赏。
  但郑朗走上前说道:“陛下,不能用格物学来形容,实际它还是儒学,真正的儒学。”
  欧阳修在边上本来就不大高兴,听后气愤地说了一句:“胡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