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方人物周刊-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公却自然而然地讲了出来。那天他去三毛家做客,两人闲聊一晚上,周梦蝶告别,三毛起身送客。走到大门时,三毛忽然一个转身挡住大门,像“十字架上的耶稣”一样伸开双臂挡住去路,周梦蝶一时不知所措,说你干嘛挡我的门。两人对视几秒后,周梦蝶几乎是“夺门而逃”。“我后来听到重重的一声关门声,那声音好像是此生再也不要见到这个朋友了。”周公讲到这段,仍然不解风情似的,眉宇间仍旧一副惊讶表情,似懂非懂地笑,像个孩子。
  周公生前挚友徐进夫的妻子陈玲玲这么评价:爱情和友情是周梦蝶的两大精神食粮。周公自己又说过:这件事情(写诗)真不是人干的,如果你要追求现实的人间的幸福,那就不要干这件事。如果联系这两句话,大概可以体会一丝他的纠结所在。
  当周梦蝶在纪录片中回忆三毛,或是吟诵当年与徐进夫夫妻“叩别”的诗歌(《叩别内湖》),既有天真烂漫的欢喜,也有油然心生的悲情。陈传兴在这段故事里穿插了德莱叶的电影《吸血鬼》里“被绑,解开”的画面,对应周梦蝶人生里的“结”。周公生前很喜欢读的一段《楞严经》里佛陀与阿难之间的对话,讲的即是“缚结的典故”:一条长巾打6个结,比喻人生的缠缚。这些“结”影射了周公人生中的纠结,以及因此产生的“恐惧”,“信仰的动摇”。陈传兴说,他之所以在纪录片里给了台湾画家席德进描绘周公的一幅肖像油画许多的特写镜头,即是为了纠正人们对于那幅人物既定的“老僧入定”的概念,还原周梦蝶作为人的“七情六欲”,也道出他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因果循环。
  那日,我怀抱一本《孤独国》和一本《十三朵白菊花》和婉柔去见周公,为了弥补没有穿裙子的“遗憾”,特意在半路买了一盒五颜六色的蛋糕。周公喜欢吃甜食,即便他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他吃,他也喜欢放着“看”。在《化城》未剪进成片的花絮里,有一段他喝咖啡的影像极为有趣,他在黑咖啡里加糖,一包,两包,三包,四包……旁人跟着惊奇地数,一直数到第六包,他才罢休。
  婉柔昨夜来信,又提及“六包糖”的故事,她写道:“今天在灵堂遇见阿蝶,这两年照顾他的越南看护。阿蝶将周公照顾得极好,两人朝夕相处,至为有缘,看他们既像朋友又像祖孙。我们几乎是抱头痛哭,然后在众人离去的灵堂里,彼此述说着对周公的琐碎回忆,疗伤取暖。阿蝶回忆一件光景,周公喝咖啡,叫阿蝶加糖,一、二、三,还要?还要。周公负责搅拌,阿蝶负责加糖。四、五、六,够了没?我想够了。6包糖。周公继续搅拌,笑着,阿蝶也笑着。就这样,度过一个个下午……他几乎都不喝的,浅尝一两口即止,他贪看的是众人对他加糖举动的惊奇,他就会抿着嘴笑着。”
  在探望周公那日,也是阿蝶给我们开门,告诉我们周公午饭刚吃了一碗青菜面。周公支撑着瘦峋的身体从床上爬起,天气炎热,上半身没来得及穿衣。我看到他依稀可见的两肋,有一刻几乎是怔住了,不知为什么想起他曾经这样回忆自己的从军经历:“被一阵风吹到军营。”
  周梦蝶一生颠沛,少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又碰上动荡的大时代,犹如浮萍于世。“劫余之人哪,”他这样形容,谈及晚年回内地探亲的经历,无奈感叹,“何必回去这一趟,国破家亡。”(和众多饱受创伤的国民党军人一样,他河南老家有妻有女亦有子,1996年首次回大陆探亲时,亲人已天人永隔)
  现今想来,在台北探望他的经历恍如隔世,好像做了一个梦。闷热的午后,他端坐在书桌前,背后是比他高两倍的书架,书架里有各种书:张爱玲的《小团圆》、《辛波斯卡诗集》、波德莱尔的《巴黎的忧郁》、加缪的《局外人》,还有意料之中的《红楼梦》——陈传兴说周公最爱黛玉,也常自比黛玉。

周梦蝶的书桌 图/沈祎

  3

  初次见面,免不了自我介绍。从小,我的名字就经常被人念错,解释典故更是费力。我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周公不响。我心想:完了,“祎”字又是简体,他不认识也正常。正欲解释:《出师表》里出现过……他继续沉默,却提笔在纸上写起字来。婉柔和我都惊呆了,早听说他骨折之后几乎很少握笔了。只见周公悠悠地在纸上写了两个字:“贤相”(指三国里的费祎),继续不响。我内心顿时羞愧自嘲:他老人家熟读古典,哪用得着我“多此一举”。后来每每回忆这一段,总忍不住莞尔一笑。周公这一出,有点小较劲的意思,但又完全没有盛气凌人的长辈姿态,像一个“好学生”,意思是:你考不倒我呢。
  周公耳朵不好,我和婉柔几乎是大喊大叫地与他聊天。我大声喊话:最近都在看什么书呢?他瞪着眼睛,仍像个好学生一样,认真地回答:最近都在看旧书。然后,他慢慢地拿起桌上一本台币定价3元的斑驳残破的线装旧书《大唐西域记》说:“这本书读了好几遍了,还是百看不厌。”
  周公虽然身形瘦弱,但仪表一丝不苟,坐得挺直,举手投足亦很优雅“有型”。有的时候,他像电影中一样,用一手的虎口托着下颚,一字一顿道:“哦,你是上海人,我记得,你是哪个区,我年轻时曾经路过虹口。”他和婉柔更为熟络,直接称呼她为“老兄”。婉柔说,之前因为访谈而必须熟读他的作品,每每她在采访中讲出哪本书哪首诗哪个年份发生哪件事,周公就会用手肘轻撞她,并用粗哑而高朗的声音说:“老兄,你很清楚呀。”聊到兴致盎然,他就直接跷起腿来。

  4

  《化城》里有一段周公写书法的影像,他的书信、笔记一点没有文人心血来潮时的狂草字迹。反而从裁纸到写字、修改,从来都是一副孜孜矻矻的样子。那天,我在周公的书桌上也看到了一把写字时用的尺。除此之外,记忆深刻的是一盆水中的几条小小的金鱼,还有金鱼缸边晒着阳光的一把白色的葵花籽。3件毫不相干的物品却构成一幅“岁月静好”的画面。可惜,那天仍没能够请他在诗集上写字,“匆忙了”,他说。婉柔解释道:“不是他摆架子,只是他题字太认真了。身体好的时候,往往是把书留给他,他要特别腾出时间来,想好写什么,然后再正式地用毛笔写字。”
  为了逗他开心,末了,我拿宝丽莱相机合影。周公把相纸拿在手里,凝神定睛,浮光掠影,我们3个人的样子微微地浮现出来。他以为我们要拿回相纸留念,弱弱地问:需要翻拍吗?我和婉柔又喊:周公,这张送给你啦!他笑:好!然后把照片和《大唐西域记》破损的书页整齐地叠放在一起……临别前,他还是在我们3人的宝丽莱合影上用自来水笔写字留念。自来水笔极易洇染,他一笔一划,写得更为缓慢了。同时,我又讨来那张写有“贤相”的纸,上面还有他在聊天时写下的几个字,已经忘了聊了什么,几个字却依然清晰如昨:“一见如故”、“萌芽”。
  “再来看你啊周公,”临别时,我们这样喊。

  5

  婉柔在昨夜的信中说:我想他从来不觉得自己被拍摄纪录片,这件事对他不重要,而是有我们陪着他聊天、谈诗,听他说话,加入(或打扰)他的生活,或带他四处回忆过往,或,单纯就是结交新的朋友。他说我们是他“最年轻的朋友”。
  昨天下午,婉柔去周公的灵堂上香,灵堂中放了一张陈传兴的摄影作品,那是2010年夏天,他们去淡水寻找周公旧居的照片。那时的周公还身体硬朗,脚步稳健,任人带着到处跑。那张照片里,他没有看镜头,背后是淡水的观音山,是他的信仰与他怀念母亲的山景。
  此刻,我又想起他一个特别的名号:一毛毛虫儿。周公喜欢在山间小路蹲下来看毛毛虫。如今,周公化蝶,世界已然在他翅上,一如历历星河伴其胆边。

黄修平 青春有限,但永不消失

作者:翁倩 字数:4018

  金像奖颁奖礼结束后,黄修平携剧组前往尖沙咀Galaxy酒吧庆功。每个人都在说,啊,今晚高兴得睡不着,可全都在流泪。
  这一晚,他执导的《狂舞派》拿下3个奖项。2013年香港电影市场产量不大,包括合拍片在内仅43部,但新导演的作品就占了15席,其中不乏《僵尸》这样的耳目一新之作。最佳新导演的竞争暗流涌动。最终《狂舞派》成为赢家。
  早在候选名单一出来,就有人说,今年的金像奖新导演非黄修平莫属。在香港,电影上映快一年了,影响力还在延伸。颁奖礼前晚,香港青年社举办了一个叫“狂舞派队”的活动,将饰演Stomy的美籍越南裔残疾舞者Tommy Guns Ly请去表演,帮助筹款。对各种恭喜之声,黄修平有些不好意思,“不敢说电影成功了,因为在广东上映时票房并不好,内地其他地方又没上。我们在香港得到很多人的关注,很高兴,赞赏也好批评也好,我们都收下了。”
  2009年开始为《狂舞派》寻找投资时,黄修平和搭档、监制陈心遥曾伤透了脑筋。有人说,华人拍跳舞题材?跳得过《舞出我人生》吗?“票房能过200万就不错了”,肯定赔。他不以为然:“外国的跳舞电影永远都是卖座保证,《舞出我人生》一样没明星,也没枪战、特技,来到香港照样卖座。况且,我本来就不是要拍一部大众电影。”
  没有明星:没钱;题材小众:香港并没有Hip…hop的土壤。这的确不是一部大众电影。电影正式开机时,试镜确定的15岁女主角颜卓灵已经19岁了。影片上映后,这个从没当过主角的女孩与章子怡、汤唯一同入围了2013年度金马、金像最佳女主角。
  有评论称,《狂舞派》青春、有诚意,打破了类型片的禁忌,它所传递的青春激情和励志元素“使人振奋,印证香港电影并没有死亡”,香港需要《狂舞派》,远超过《狂舞派》需要香港。

  其他人不够浪漫

  香港理工大学7…11前有片空地。舞队遭校方打压,失去了正规的排练房,只好迁移至此就地起舞,慢慢跳出动静,引来了学生、街头舞者甚至海外爱好者,成为城中有名的舞林胜地。没有办公室的黄修平时常和陈心遥在空地草坪“聊创作”,被年轻舞者的生命力打动,决定拍一部跳舞题材的电影。
  少女阿花进入大学后,终于可以追求跳舞理想,在经历了爱情、挫折、受伤、启发和冒险之后,她的成长也终于完成。
  这是黄修平的第二部商业长片。他之前的作品里,所有主角都表现出相似的特质,不管是立志成为魔术师的阿希(《魔术男》),还是拿下咖啡冲调比赛冠军的周祥明(《花椒八角咖啡豆》),都在跟自己较劲,处于永不消逝的青春期里。这些都是专注的人,专注点往往与艺术相关,是那种一条道走到黑的人,他说,这样的人总是能够打动他。
  在陈心遥眼里,黄修平是单纯之人。这份单纯,不是不了解世情,而是不理会杂音,喜欢的事情,愿意一直花时间并专注去做。
  从小就对剧场有莫名兴趣。10岁不到,已经用鞋盒将包书的纸剪出层次,画上前景中景后景、将人物家具屋顶天空次第摆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