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墓贼影:中国盗墓史全记录-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铲子就会带不上土。不仅如此,洛阳铲在制作工艺上更为复杂,通常制造一把小铲需要经过制坯、煅烧、热处理、成型、磨刃等近二十道工序,故而只能手工打制。如果是一把好的洛阳铲打制完毕,再装上富有韧『性』的腊木杆并且接上特制的绳索,就可以打入地下十几米,甚至几十米深处,铲子提起之后,铲头内面会带出一筒土壤。这样不断向地下深钻,盗墓贼对提取的不同土层的土壤结构、颜『色』、密度和各种包含物进行分析,如果是经过后人动过的熟土,地下就可能有墓葬或古建筑。如果包括物发现有陶瓷、铁、铜、金、木质物,就可以推断地下藏品的『性』质和布局。经验丰富的盗墓贼凭洛阳铲碰撞地下发出的不同声音和手上的感觉,便可判断地下的情况,比如夯实的墙壁和中空的墓室、墓道自然大不一样。

    同样的,挖的墓不同,盗墓工具也不同。探汉墓用洛阳铲演变而成的重铲,挖唐墓时用扁铲(类似鲁智深的月牙铲),进入汉墓墓室(汉墓多为墓坑,多已塌陷)捣土时用滚叉和撇刀。

    解放后,文物考古部门对它进行改进,用来对地下有无文化遗存进行普查钻探,为文物考古工作做出了贡献。但在近年全国刮起的盗墓狂『潮』中,它又被盗墓贼用来重走邪路。

    盗墓奇兵洛阳铲

    盗墓的第一步自然是如何找到墓葬。古代大型墓葬上方一般都有封树,可是随着时间的流转,岁月的侵蚀,封土渐渐被削平,而封土上的树木更是不复当初。大墓尚且如此,寻常小墓更加难寻踪影。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探测墓葬位置、距地表深度的简单方便的工具应运而生,这就是盗墓奇兵洛阳铲。

    今天的洛阳铲不仅成为北方中原地区盗墓贼的盗墓工具,也被广大考古工作者普遍使用,可这种工具自产生至今只有短短的一个世纪。

    洛阳故老相传,民国时期,洛阳邙山马坡村有个盗墓贼叫李鸭子。一次,李鸭子去孟津县赶集时看到路边的人用一种头部为筒状的短柄铁铲挖洞。铁铲『插』入土中,一下便可深入近尺,拔出来时,铲头中带上不少泥土。这个普通的场景给李鸭子以极大触动,作为一个盗墓者,墓葬难寻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而这把简单的铁铲却将这个难题迎刃而解,只要将类似的铁铲『插』入土中,再拔出来就可以带出地下的土,通过观察土质土『色』,就能判断该处是否有墓葬。于是,李鸭子也打造了一把筒状铁铲,应用在盗墓中得心应手,盗墓成功率大增。洛阳地区其他盗墓者也如法炮制,洛阳地区盗墓的活动也更加猖獗。由于这种铁铲最早由洛阳地区的盗墓贼发明并广泛使用,因此这种新兴的盗墓利器被称作“洛阳铲”。

    洛阳铲又称探铲,长约30厘米,直径约6厘米,形状为半筒状,截面呈月牙形,头端打磨尖锐,尾端有一个梁,用来『插』一个长约2米的木杆,而木杆的另一端装置一个铁环,铁环的用处是用来系绳子,加深洛阳铲的探测深度。使用时,一人双脚分立,提着木杆用力将洛阳铲垂直『插』入土中,提上来的时候,半筒状的铲头上便携带了土,将土倒出后,再将洛阳铲顺着先前的洞再次『插』入,如此反复,提上来的土便是打探这一点的垂直土样。盗墓者就是通过对土样的观察确定墓葬的。

    没有墓葬地方的土叫做生土,一般为黄『色』,土『色』纯正,没有杂『色』,土质相对细腻。有墓葬地方的土颜『色』一般比较混杂,如黄『色』中夹杂红『色』、黑『色』等,这种土叫做五花土。因为修建墓葬时,首先在地上挖一个墓圹,下葬之后便将先前挖的土回填到墓中。不同深度的土颜『色』、质地各有不同,挖墓过程中便混杂了不同层次的土,因此五花土颜『色』、质地都不如生土纯正。五花土特殊的成因和特点,使其成为判断墓葬的依据,有经验的盗墓者只要探到五花土,就能确定此地一定有古墓。另外,一些大型古墓下葬后填土时,会将土夯实,以使墓葬更加牢固,因此夯土的质地都很坚硬。用洛阳铲打探碰到夯土,如果不是古代建筑遗址,便一定是墓葬。

    洛阳铲打探简单、准确,常常一铲下去,便会打到随葬品甚至是人骨,不仅盗墓者对它十分钟爱,就连专业考古工作者也将洛阳铲视为不可或缺的探测工具。在考古调查过程中,洛阳铲不仅能探测出墓葬所在,还能确定其他类型遗迹,如建筑址、聚落址等,并通过密集打探,大致确定遗迹的分布范围和深度。秦始皇陵园范围就是利用洛阳铲探测出来的。由于洛阳铲木杆拴绳后可以延长,在秦始皇陵园勘探中,有的地方遗迹埋藏较深,洛阳铲打探深度整整有20余米!

    铁斧蜡烛老鼠衣

    如果说洛阳铲在盗墓者手中属于训练有素的“侦察兵”的话,那么铁斧和铁锹,则是克敌攻坚的“重型武器”。当洛阳铲探定好墓葬的具体位置之后,就需要挖盗洞,进入墓室,掠取宝藏。这时候,铁斧和铁锹就用派上了用场。

第20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盗墓工具曝光(2)() 
我们可以想象,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两人结伙或者数人结伙的盗墓团队,他们用铁锹挖出一个可供一人进出上下的盗洞,派人手提灯笼进入墓室。对付木质葬具,最好的东西就是斧子。汉人所推崇的“黄肠题凑”是设在棺椁以外的一种木结构,由黄『色』的柏木心堆垒而成,十分坚固。但是在大斧的重击之下,依然会变得不堪一击。即使有墓墙阻隔,铁斧所到之处,照样也会畅通无阻。

    铁斧和铁锹的制作,是由经验丰富的铁匠,用精钢反复锻炼打造,重量轻,软硬适度,既不会因为质地太硬而易断,也不会因为质量太次而影响挖掘效果。铁锹和铁斧的柄,用粗细长短适宜的坚硬木棍做成。粗细以容易手握为度;长短以容易轮转砍劈为宜。

    除此之外,铁镐和精钢打造的铁凿子,也是古代盗墓者挖盗洞进墓室所不可缺少的“重型装备”。铁镐和铁凿子用来开启棺木和凿启墓墙砖,当盗墓者进入墓室后,如果棺椁封闭良好,就会用斧子劈、镐头刨、凿子凿的方法开启棺木,盗掠陪葬品。

    当你进入地下数米甚至十几米的墓室,除非你有火眼金睛,否则不能不借助亮光。并不是所有的墓葬都像皇陵贵族的墓葬一样豪华宽敞,金银财宝一目了然。有好多墓葬,由于日久天长,棺木腐烂变坏,一些陪葬品是很难搜寻的。有经验的盗墓者,会拿着竹签在碎土中仔细搜寻。如果没有极好的眼神和明亮光线的配合,很容易将这些宝物错过。

    在古代的盗墓者当中,最常用的照明工具是火把和蜡烛。古代的火把一般用松树木棍加上松油或者动物油脂做成,燃烧时间长亮度高;蜡烛则是较粗的那种,燃烧时间长,容易放置。现代盗墓者大多用手电和打火机,手电是特制的巡防强光手电筒。在深邃悠长的盗洞中和墓道中,手电的一束强光,会有一种穿越时光隧道的感觉。如果盗墓者是一个文学青年,一定会有许多感慨要说。打火机则可以用作不时之需,在一些狭小的空间,手电派不上用场,打火机就可以一展身手了。

    照明工具是盗墓者的必备之物,因为从事这一行业的群体属于“地下工作者”,像老鼠一样在夜间行动,在搜罗宝物时更需要借助于灯光。照明工具不仅仅是方便作业,还有一项重要的“保命”功能,如果发生“鬼吹灯”的现象,盗墓者必须立刻逃出墓『穴』,否则将缺氧而死。

    盗墓是非法的行为,不能在墓地周围久待,时间一长很容易暴『露』目标,所以盗墓需要行动利落,简单明了,那么身穿老鼠衣就是最佳选择。

    老鼠衣是一种连体套装,是由粗布、麻布或者帆布缝制而成,紧身合体,不会勾连扯拽,不怕蹭剐,也不会将沙子尘土弄到身体里面去。穿上老鼠衣的盗墓贼动作敏捷,就像一只嗅觉灵敏的夜行老鼠,手脚并用,探洞、挖坑、进墓、起宝、走人,工作效率极高。连体衣上布满了许多小口袋,里面携带着多种多样随手可用的工具,就像电工的工具夹一样。老鼠衣全身连体,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可爱娃娃的造型。不过,这可不是搞笑娱乐,这可是窃墓大盗的生财之宝。

    穿老鼠衣的同时,还要戴上手套,这也是盗墓者必备的常用工具之一。除非你有少林寺金刚指和二指禅的功夫,否则就要保护好你那双生财的手。如果不想让你的十指皮开肉绽、指甲脱落,带上防护手套,铲挖手抠,才能无所不用其能,无所不用其巧。戴好手套,手拿铁锹、铁斧、铁铲,风车似的劳作刨挖。要赶时间呀,天亮了就得撤了。贼不走空,怎么着也不能白忙活。

    『妇』孺皆知分土剑

    分土剑是民间传说中的盗墓工具,在中国古代甚至达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分土剑的起源来自于一个中原地区的民间传说。

    在我国北方有一座规模很大的王公陵墓,里面埋葬着无数的奇珍异宝。死者入殓时,他的家人为了使尸体不腐烂,在他的口中放入了一颗夜明珠。这颗夜明珠可不一般,有鸡蛋那样大,通体呈碧绿『色』,晶莹剔透。夜明珠在放入死者口中之前有人曾在晚上见过,发出的光就是在100米外也能看见。墓主人为了在死后得到安宁,并能够保住大量的陪葬品不被盗墓贼盗掘,就在修建陵墓时设置了许多道机关,陵墓内布满了暗器。若是有盗墓贼闯入,必定会被暗器和机关所伤,死无葬身之地。而且,这座陵墓的封土十分巨大,没有大量人手来挖掘是不会被打开的。

    因为有了这些防盗措施,墓主人下葬数百年来一直都没有受到盗墓贼的侵扰。然而,这个戒备森严的大墓却被一个南方人轻而易举地盗掘了。这个人制胜的法宝就是他身后背的那把分土剑。这个人来到这里后,先是住在了陵墓旁边的一个村庄里。白天,村民们见他悠闲地散着步,没有任何异常,也看不出他有什么奇特的本事。

    但是这个盗墓贼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就偷偷地溜出了家门。他身上穿着一身奇特的夜行衣,攀援腾跳十分灵活。他不走大路,直接从村民们的房顶、墙头而过,不一会儿就出了村,来到了大墓旁。他一个箭步就窜上了高高的封土顶上,接着俯下身子,把耳朵贴到了地上,似乎在听着什么声音。就这样,他在封土的顶上仔细地探听了一阵,然后轻松地站了起来,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他小心地向四周望了望,看见没有人发觉,就从身后抽出分土剑,对着选好的墓道方向,用力地刺了下去。奇异的事情发生了,只见随着剑的『插』入,剑身两侧的封土迅速地裂开,不一会儿,居然形成了一个洞口。那个人顺着洞口向下走去,随着剑的前进,地下的墓土也都被分裂开来。就这样,没过多久,他就顺利地到达了墓『穴』的内部。

    他用剑护住自己的面部,在墓室里进行了详细的探查。奇怪的是,那些传说中的机关、暗器一个也没有发作。之后,他按着道家的九宫八卦阵中的“生死休开”的路径顺利地来到了棺材前面。他毫不犹豫地用分土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